[问答题]依照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 )。[2002年非法学真题]
[多选题]因( )被判过刑,又犯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毒品犯罪的,从重处罚。[2003年非法学真题]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B.非法持有毒品罪C.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拒不退还,可构成侵占罪的有( )。[2016年真题]A.民营酒店服务人员甲,在工作期间将他人遗忘在酒店房间的贵重物品带
[问答题]甲为了骗取保险金,花1万元买来一辆二手名牌轿车,通过在某国有保险公司担任业务员的好友乙经办,向该保险公司谎报轿车价值为20万元,投保车辆盗抢、毁损险。
[单选题]齐某想出国,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吕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电话要挟吕某用20万换孩子。吕某报警,齐某发现后
[单选题]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以其成立为前提B.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后不一定能生效C.民事法律行为的生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 )。[2013年非法学真题]A.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B.当事人提起诉讼C.权利人提出请求D.发生不可抗力
[单选题]某甲出生后不久,父母协议离婚。引起某甲与其父母之间扶养关系发生及甲之父母婚姻关系解除的法律事实分别是( )。[2006年非法学真题]A.事件、事件B
[多选题]我国《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对该规定中“为他
[单选题]孙某是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了获取保险金,他利用工作便利,编造从未发生过的保险事故,获得理赔,孙某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
[多选题]脱逃罪的主体不能包括( )。[2003年非法学真题]A.被宣告缓刑、假释并在考验期限内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C.被监视
[单选题]按照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在追诉期限内( )。[2004年非法学真题]A.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C.犯罪分子逃避
[多选题]下列关于刑法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在刑法溯及力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B.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2011年4
[单选题]赵某于2005年犯甲罪,该罪按照刑法规定应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则对赵某的追诉时效是( )。A.5年B.10年C.15年D.20年
[多选题]《刑法》第171条第1款前段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的有( )。[2012年非法学真题]A.甲在其竞争对手销售的面粉中掺入毒鼠强B.乙为了吸引顾客在火锅底料中掺入
[单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 )。[2001年非法学真题]A.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C.电车、船只、航
[问答题]金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3年11月,金某刑满释放,经过狱警改造,金某决定重新做人,于是金某跟随一名画师学艺。因金某天资较好,进步很
[问答题]李某是某村村长,1996年秋,将已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女青年乔某安排到本村小学做代课教师。李某多次到学校找乔某,在威逼利诱之下,乔某与其发生了性关系。其
[多选题]哪类犯罪分子可能构成特别累犯?( )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危害公共安全犯罪D.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单选题]某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着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某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后
[问答题]林某,男,35岁,工人。2000年3月窜入某百货公司,窃得自行车两辆、收音机一台及烟、酒等物价值3000余元,2000年4月被公安机关拘留。林某在被拘
[多选题]关于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人的行为能力有完全和不完全之分B.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决定C
[多选题]甲与乙因发生口角,甲将乙杀害并将尸体隐藏。然后甲写信放置于乙家门口,信中称乙被绑架,令乙母拿13万元赎人。在侦查过程中,公安人员发现甲经常在打探这件事
[单选题]甲收受乙公司50万元现金后,请求在某市交通局当处长的堂兄丙“帮助”乙公司承包某工程。丙遂利用职权,违规操作,帮助乙公司承包了该工程。甲的行为(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是( )。[2010年非法学真题]A.7个月的胎儿B.满月的婴儿C.会画画的猩猩D.被诽谤的死者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2010年真题]A.通知B.追认C.要约D.催告
[问答题]试论避险过当的特征。
[多选题]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
[单选题]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