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题库

简述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问答题]简述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 查看答案
  • 简述挪用资金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问答题]简述挪用资金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 查看答案
  • 简述法律上的认识的概念、表现形式。

    [问答题]简述法律上的认识的概念、表现形式。

  • 查看答案
  • 甲在某银行的存折上有4万元存款。某日,甲将存款全部取出,但由于银行职员乙工作失误,未将存折底卡销毁。半年后,甲又去该银行办理存储业务,乙对甲说:“你的4万元存款已到期。”甲听后,灵机一动,对乙谎称存折

    [单选题]甲在某银行的存折上有4万元存款。某日,甲将存款全部取出,但由于银行职员乙工作失误,未将存折底卡销毁。半年后,甲又去该银行办理存储业务,乙对甲说:“你的

  • 查看答案
  • 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2003年真题]

    [多选题]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2003年真题]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C.李弟不构成

  • 查看答案
  • 2010年7月,甲成立了一公司,宣称只要购买该公司999元的产品,便可成为“商务代表”,获取发展人员资格,并以发展人员的数量支付报酬。甲共引诱2987人参加并形成了五级“销售”网络,骗取财物总值200

    [单选题]2010年7月,甲成立了一公司,宣称只要购买该公司999元的产品,便可成为“商务代表”,获取发展人员资格,并以发展人员的数量支付报酬。甲共引诱2987

  • 查看答案
  • 下列行为中,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的是(  )。[2014年真题]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的是(  )。[2014年真题]A.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他人幼儿B.以索取赌债为目的偷盗他人婴儿C.以索取工程款为目的偷盗他

  • 查看答案
  • 某甲被判处管制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执行如何确定才符合法律规定。(  )

    [单选题]某甲被判处管制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执行如何确定才符合法律规定。(  )A.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 查看答案
  • 甲、乙、丙在公园内闲逛,他们走到一座小山后面的僻静处,窥视到一对男女搂抱在一起玩笔记本电脑。甲向乙递了一个眼色,并低声说:“试试你的胆量,敢不敢?”乙说:“有什么不敢的!”乙顺手从地上抓起一把土,向他

    [问答题]甲、乙、丙在公园内闲逛,他们走到一座小山后面的僻静处,窥视到一对男女搂抱在一起玩笔记本电脑。甲向乙递了一个眼色,并低声说:“试试你的胆量,敢不敢?”乙

  • 查看答案
  • 被告人,孙某,男,31岁,农民。2004年6月,孙某写信给当地专业户,“借3万元钱给我买房子,10日下午5时40分你一人到某公园假山后找我,如果不带钱或带来他人,我们就要绑架你的女儿。”10日,孙某按

    [问答题]被告人,孙某,男,31岁,农民。2004年6月,孙某写信给当地专业户,“借3万元钱给我买房子,10日下午5时40分你一人到某公园假山后找我,如果不带钱

  • 查看答案
  • 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2003年真题]

    [多选题]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2003年真题]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

  • 查看答案
  • 甲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人事前通谋,为其提供账户以转移走私所得。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2年法学真题]

    [单选题]甲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人事前通谋,为其提供账户以转移走私所得。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2年法学真题]A.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B.洗

  • 查看答案
  • 甲教唆乙杀文某,并指使丙为乙提供枪支,乙、丙按甲的要求实施了相应的行为。甲、乙、丙的犯罪属于(  )。[2009年真题]

    [单选题]甲教唆乙杀文某,并指使丙为乙提供枪支,乙、丙按甲的要求实施了相应的行为。甲、乙、丙的犯罪属于(  )。[2009年真题]A.必要共同犯罪B.特殊共同犯

  • 查看答案
  • 甲得知乙在贩卖毒品,于是冒充缉毒警察,用手铐将乙铐在水管上,拿走毒品。之后,甲将这批毒品贩卖出去。甲的行为应(  )。[2010年法学真题]

    [单选题]甲得知乙在贩卖毒品,于是冒充缉毒警察,用手铐将乙铐在水管上,拿走毒品。之后,甲将这批毒品贩卖出去。甲的行为应(  )。[2010年法学真题]A.以抢劫

  • 查看答案
  • 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  )。[2004年真题]

    [多选题]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  )。[2004年真题]A.必要共犯B.任意共犯C.简单共犯D.复杂共犯

  • 查看答案
  • 《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  )。[2009年真题]

    [单选题]《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  )。[2009年真题]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

  • 查看答案
  • 刑法理论上所说的处断的一罪是指(  )。[2003年真题]

    [多选题]刑法理论上所说的处断的一罪是指(  )。[2003年真题]A.想象竞合犯B.牵连犯C.连续犯D.吸收犯

  • 查看答案
  • 简述决定社会危害性轻重大小的因素。

    [问答题]简述决定社会危害性轻重大小的因素。

  • 查看答案
  • 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2012年真题]

    [单选题]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2012年真题]A.重婚罪B.遗弃罪C.绑架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查看答案
  • 甲因侵占科研经费被捕。在侦查期间,甲主动供述自己曾和同事一起套取另一科研项目经费19万元用于自己房屋装修。甲供述与他人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属于(  )。[2015年真题]

    [单选题]甲因侵占科研经费被捕。在侦查期间,甲主动供述自己曾和同事一起套取另一科研项目经费19万元用于自己房屋装修。甲供述与他人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属于(  )。

  • 查看答案
  • 请对“两人以上共同犯罪是共同犯罪。”进行辨析。

    [问答题]请对“两人以上共同犯罪是共同犯罪。”进行辨析。

  • 查看答案
  • 甲认为:“我国刑法对外国人没有效力。”请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和刑法学理论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问答题]甲认为:“我国刑法对外国人没有效力。”请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和刑法学理论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 查看答案
  •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表述是(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表述是(  )。A.甲与乙是男女朋友关系,因乙家人极力反对二人交往,乙提出分手。甲怀恨在心,将乙骗至市郊树林杀害,后又于第二日晚将乙母

  • 查看答案
  • 甲在丈夫的水杯中投毒,意图杀害丈夫,丈夫中毒后呕吐不止,甲见状不忍,将丈夫送到医院,使之得救。甲的行为属于(  )。[2016年真题]

    [单选题]甲在丈夫的水杯中投毒,意图杀害丈夫,丈夫中毒后呕吐不止,甲见状不忍,将丈夫送到医院,使之得救。甲的行为属于(  )。[2016年真题]A.犯罪预备B.

  • 查看答案
  • 李某等4名制假者在位于桂林市某村旁的一栋外观豪华的别墅内从事制假活动,他们伪造了“茅台”、“五粮液”、“酒鬼酒”、“剑南春”、“泸州老窖”等牌子的酒瓶、瓶盖、标签、防伪标志、内外包装盒(箱)等一整套材

    [单选题]李某等4名制假者在位于桂林市某村旁的一栋外观豪华的别墅内从事制假活动,他们伪造了“茅台”、“五粮液”、“酒鬼酒”、“剑南春”、“泸州老窖”等牌子的酒瓶

  • 查看答案
  • 简述禁止令的含义和禁止令中禁止接触的人员。

    [问答题]简述禁止令的含义和禁止令中禁止接触的人员。

  • 查看答案
  • 甲将自己亲生的婴儿以2万元价格卖给他人。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这一认识错误属于(  )。[2010年真题]

    [单选题]甲将自己亲生的婴儿以2万元价格卖给他人。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这一认识错误属于(  )。[2010年真题]A.法律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

  • 查看答案
  • 甲(15周岁)盗窃他人钱包,被陈某发现后,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失手将陈某打死。甲的行为构成(  )。[2012年真题]

    [单选题]甲(15周岁)盗窃他人钱包,被陈某发现后,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失手将陈某打死。甲的行为构成(  )。[2012年真题]A.抢劫罪???B.盗窃罪

  • 查看答案
  • 我国《刑法》第295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本条的罪状形式是(  )。[2013年真题]

    [单选题]我国《刑法》第295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本条的罪状形式是(  )。[2013年真题]A.空白罪状B.简单罪状C.引证罪状D.叙明罪状

  • 查看答案
  • 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2005年真题]

    [单选题]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查看答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