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女性患者,39岁。反复发热(39℃~40℃)17天就诊,检测全血细胞减少而入院治疗。自述1年前因贫血口服维生素B1和肌注维生素B12治疗,但无明显好转。传染史:无结核等病史。体格检查:心、胸、肺、腹未发现异常,无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象:RBC2.52×Lo12/L,Hb77g/L,Ret0.64%,RDW17.O,WBC1.29×109/L,PLT2×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6%、中性杆状核细胞4%、淋巴细胞48%、单核细胞8%
[多选题] 浆细胞特异性抗原有()A .CD8B .CD138C .PC-1D .CD4E .PCA-1
[单选题]某男性,50岁,因皮肤瘀斑27天,头痛16天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瘀斑,以四肢为主,压之不褪色,胸骨下段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BR示三系细胞均减少;BM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其中原始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49%,其余各阶段粒细胞占32%,单核细胞占14%,红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2/片,结合上述资料认为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A .急性髓系白血病M1B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C .急性髓系白血病M5bD .急性髓系白血病M2E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选题] 目前国内使用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包括哪些指标()A .临床表现为出血和骨痛等B .无其他原因的溶骨病变或广泛性骨质疏松C .血清中出现大量的M蛋白D .血片中浆细胞占2%~3%E .骨髓中浆细胞大于15%,并有异常浆细胞
[单选题]临床上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约占百分数为()A .80%B .70%C .60%D .40%E .20%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实验室检查的最主要特征()A .血液粘滞度增高B .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C .Ig增多,电泳显示M成分D .骨髓中淋巴样浆细胞增多E .骨髓中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多选题]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 .骨骼疼痛B .贫血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肾功能异常E .合并溶血性贫血
[案例分析题] 者,男,54岁。因高热、消瘦1个月,伴身目黄染、乏力10天入院。体格检查:T39℃,R24次/分,P100次/分,Bp12/8kPa。贫血貌,急性病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肋下2cm,脾肋下2cm,无胸骨压痛。实验室检查:WBC1.2×10/L,N59%,L41%,Hb78g/L,PLT32×10/L,RetO.2%。尿、粪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肝功能:ALT250U/L,AST238U/L,LDH1300U/L,ALB30g/L,TP72g/L,乙肝两对半阴性。4次血培养均阴性,血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6岁,因上腹不适、脾大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呼吸20次/分,脉搏84次/分,血压14/9kPa。神志清,发育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体表淋巴结不肿大,左上腹膨隆,肝未能触及,脾脐下2指;实验室检查:Hb100g/L,WBC21.0×109/L,幼淋33%,淋巴细胞46%,中性粒细胞20%,碱性粒细胞1%,多毛细胞2%。PLT72×109/L。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淋巴细胞为主,其中30%为多毛细胞,胞质多,呈灰蓝色,
[多选题] 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A .白细胞DNA含量B .白细胞吞噬能力C .白细胞表面抗原D .白细胞趋化性E .白细胞抗体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纤维化()A .多见于40岁以上B .巨脾C .常出现干抽D .骨髓活检见大量网状纤维组织E .外周血中不见幼稚粒细胞
[多选题] AML-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中下列化学染色为阳性的有()A .POXB .PASC .SBBD .NANEE .ACP
[案例分析题] 性,68岁,全身骨痛一年多,最近两周伴有发热。体检:淋巴结、肝、脾无肿大,胸骨压痛,下肢有皮肤紫癜。由于骨质疏松曾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症。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量92g/L,白细胞数7.8×109/L,血小板数35×109/L;血片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占71%,淋巴细胞19%,单核细胞10%,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血沉108mm/h,骨骼X线检查显示:多数骨质疏松,颅骨和肋骨有虫蚀样破坏。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为2.48:1,粒系占55.6%,红系占22.4%
[单选题]关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疾病多发生在多能干细胞(但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例外)B .细胞增生可发生于髓外组织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中红系大量增生,而粒巨二系增生受抑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种E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外周血中可找到幼稚细胞
[单选题]判断白细胞DNA生物合成的有效指标是()A .核糖核酸酶B .3H-TdT掺入率C .5’-核苷核酸D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E .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女性,78岁,右上腹痛伴高热一周,有糖尿病病史。体检: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检验:HGB104g/L,PLT443×109/L,WBC56×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90%、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2%,幼稚粒细胞3%,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B超检查可见肝区有4cm×6cm大小的液性暗区。为了要排除其他疾病,必须要做哪一项检查()A .骨髓检查B .NAP染色C .POX染色D .PAS染色E .费城染色体检查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A .4.O×109/LB .3.0×109/LC .2.0×109/LD .1.0×109/LE .0.5×109/L
[单选题]肩峰下滑囊炎患者活动受限的方向是()A . 上举B . 外展C . 后伸D . 内收E . 外旋
[单选题]下列各组合项描述中,正确的是()A .TdT——B-ALL阳性B .酸性α-醋酸酯酶——不能区分T细胞和B细胞C .N-碱性磷酸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活性增强D .5-溴脱氧尿嘧啶掺入法——可用于检测白细胞DNA含量E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NBT)——判断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单选题]与中性粒细胞粘附作用有关的是()A .C3biRB .CD66C .CD67D .CD11b/CD18E .CD15
[案例分析题] 病例2:患者,女性,52岁,橡胶厂工人,因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伴下肢反复瘀点2年就诊,体检重度贫血貌,心率120次/分,肝脾未及,红细胞2.5×1012/L,血红蛋白63g/L,白细胞2.8×109/L,血小板34×109/L,网织红细胞O.5%,骨髓检查见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见增生;其中红细胞系增生尤为明显且以中、晚幼阶段为主、病态改变可见;原始细胞见3%。幼红细胞化学染色见PAS呈不同程度阳性;α-NAE呈弱阳性;铁染色内铁阳性
[单选题]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为()A .酸性磷酸酶染色B .酯酶染色C .铁染色D .过氧化物酶染色E .瑞氏染色
[单选题]白血病性原始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以下不属于胞核内特殊结构的是()A .核环B .Auer小体C .核泡D .假性包涵体E .核内小体
[单选题]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A .是一种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B .要注意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区分C .首发和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D .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E .男性多于女性
[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8岁。间断发热,周身乏力2个月,双下肢骨酸痛10天。2个月前无诱因反复发热,体温37.5~38.6℃,伴周身乏力不适,多汗,面色苍白。10天来双下肢骨酸痛,休息不缓解,逐渐游走累及双手。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4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8kPa。轻度贫血貌,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呈黄豆大,有6个,无触痛。心率94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肋下2.0cm,剑突下2.0cm,脾肋下3.5cm,质Ⅱ。硬。脊柱四肢无畸形,双手指关节呈梭形肿胀。化验检查:W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A .增生性贫血B .ITP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 .恶性组织细胞病E .类白血病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4岁,因面色苍白月余,近1O天发现双下肢瘀点而入院。体格检查:T37.5℃,P98次/分,R22次/分,Bp14/10kPa。轻度贫血貌,双下肢皮肤见散在出血点,左颈和右腹股沟可触及1.5cm×1.0cm淋巴结,质中,无压痛,胸骨下端压痛,腹软,肝肋下仅及,脾肋下1.0cm。右侧睾丸肿大,质软,无明显压痛,阴囊透光试验阴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80g/L,PLT32×109/L,WBC80×109/L,原粒45%,早幼粒26%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病变的细胞来源是()A .前B细胞B .浆细胞C .造血前体细胞D .前T细胞E .成熟B细胞
[案例分析题] 女,30岁,主诉腹部不舒服,近来加重。查体:脾肋下10cm,肝肋下3cm。血常规检查:Hb100g/L,WBC4.8×109/L,BPC84×109/L,涂片分类:未见明显异常细胞;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2.5:1,片中有大量形态特殊的细胞,其胞体50~80μm。胞质丰富,其中含有许多空泡,核较小,染色质疏松,核仁未见。SBB及PAS染色呈阳性,POX及ACP染色阴性。家族中有类似的病人。试分析该病案。
[单选题]AML与ALL中下列那个细胞器比较区别最明显()A .高尔基复合体B .微丝束C .内质网D .线粒体E .核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