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的毒性终点指标为()A . 机体死亡B . 生理、生化异常改变C . 基因突变D . 染色体畸变E . 肿瘤形成
[单选题]与外源化学物发生可逆结合的血浆蛋白主要是()A . 白蛋白B . α1球蛋白C . α2球蛋白D . β球蛋白E . γ球蛋白
[单选题]许多毒物对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CO可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阻碍其与氧的结合,这种抑制作用可以归结为()A . 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B . 引起酶的变构C . 减少酶的合成D . 破坏酶的结构E . 竞争性抑制酶的活性中心
[单选题]物种差异影响化合物的毒性的例子是()A . 大鼠、小鼠、狗体内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B . 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变成致癌物C . 家兔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变成致癌物D . 豚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变成致癌物E . 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变成致癌物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三角"的基本内涵()A . 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之中B . 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C . 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两个条件的适应性变化以维持新的动态平衡D . 三者关系的平衡失调,疾病就可能发生E . 一个条件变化,另两个条件不能适应、平衡失调,导致疾病发生
[单选题]生物转化的意义不包括()A . 降低化学毒物的毒性B . 毒性增高,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C . 提高多数化学毒物的极性D . 降低多数化学毒物的极性E . 提高多数化学毒物的水溶性
[单选题]致畸试验首选的实验动物是()A . 大鼠B . 小鼠C . 豚鼠D . 家兔E . 狗
[单选题]慢性毒性试验最常用的染毒途径为()A . 喂饲法B . 胶囊吞咽C . 灌胃法D . 注射法E . 吸入染毒
[单选题]皮肤致敏实验最常用的动物是()A . 大鼠B . 豚鼠C . 兔D . 小鼠E . 乳鼠
[单选题]最常受到烷化的是乌嘌呤的()A . N-5位B . N-6位C . N-7位D . O-7位E . O-5位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表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理加上,其比值比的表达式为()A . adB . ab/cdC . b/cD . c/dE . a/(a+B.)/(c/(c+D.)
[单选题]为求出某气态化合物的LD50,选择小鼠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染毒柜容积为100L,每只小鼠每小时最低需气量为3.45L,按接触2小时计算,每个染毒柜最多可放置的小鼠数为()A . 14B . 18C . 22D . 26E . 30
[单选题]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型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A . 简单扩散B . 滤过C . 主动转运D . 异化扩散E . 膜动转运
[单选题]在制定正常成人肺活量95%参考值范围时,宜采用界值为()A . x±1.96sB . >x-1.645sC . D . >P5
[单选题]对一室和二室开放模型叙述不正确的是()A . 一室开放模型指毒物吸收入血立即均匀分布各组织器官而达动态平衡B . 一室开放模型的时量曲线是一条直线C . 以一室开放模型处置的毒物的消除过程通常符合零级动力学D . 二室开放模型时量曲线可分解为分布相和消除相E . 二室开放模型指毒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分布速率不同
[单选题]关于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分布。表述不正确的是()A . 迅速分布全身B . 以肝含量最高C . 可透过血脑屏障D . 部分可透过胎盘屏障E . 以中枢神经系统内含量最高
[单选题]许多有机磷杀虫剂在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A . 氧化反应B . 还原反应C . 水解反应D . 结合反应E . 氧化和结合
[单选题]有关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的概念,描述不正确的是()A . 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两个分支B . 二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C . 致畸试验是发育毒性试验之一D . 二者也可统称为繁殖毒理学E . 发育毒理学比生殖毒理学更重要
[单选题]致畸指数>100时,认为该化学物()A . 无致畸作用B . 有致畸作用C . 强烈致畸作用D . 有母体毒性E . 无母体毒性
[单选题]致畸试验结果评定的指标除外()A . 母鼠的脏/体比B . 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C . 畸形出现率D . 母体畸胎出现率E . 致畸指数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毒性实验中经呼吸道染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研究气体、蒸汽、烟、尘等形式存在的污染物的急性毒性B . 呼吸道染毒可分为静式和动式吸入两种方式C . 静式染毒的优点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D . 动式染毒的不足之处为装置复杂、价格昂贵E . 静式染毒可以使实验动物得到充足的氧气补充
[单选题]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方针是()A .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B .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 .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D . 预防为主,分级负责E . 统一领导,预防为主
[单选题]铅、锰、镉、铊等重金属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主要是()A . 简单扩散B . 滤过C . 主动转运D . 异化扩散E . 膜动转运
[单选题]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排除的化学毒物占有的血浆容积值为()A . 消除率B . 消除速率常数C . 曲线下面积D . 表观分布容积E . 生物利用度
[单选题]在大于70岁的人中.虽然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加大而增高,但该病的患病率下降。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 . 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短B . 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C . 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措施D . 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病死率降低E . 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发病减少
[单选题]某化学物质经动物实验致癌证据充分,但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其应归类于()A . 人类致癌物B . 很可能是人类致癌物C . 可能是人类致癌物D . 未分类E . 非致癌物
[单选题]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对200名野外工作者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该病的试验.经过该病的流行季节后,结果表明85%的疫苗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 . 该疫苗免疫效果欠佳,以为还有15%的人发病B . 该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因为能使85%的人不发病C . 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D . 不能下结论,因为仅观察了该病的一个流行季节E . 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单选题]五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1(4),则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可认为()A . 各总体率不全等B . 各总体率均不等C . 各样本率均不等D . 各样本率不全等E . 至少有两个总体率相等
[单选题]热适应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产生的对热负荷的适应能力。下列改变不属于热适应表现的是()A . 体温保持稳定B . 心血管系统紧张性下降C . 热应激蛋白合成量减少D . 排汗和蒸发散热能力增强E . 劳动时代谢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