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学生的受教育权的是()。A.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B.学习权C.隐私权D.公正评价权
[单选题]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的()是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问答题]有一位日本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蜘蛛网般的人际关系;二是要有健康向上的性格。这充分说明了一
[问答题]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
[单选题]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A.主观意识B.集体世界观C.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
[单选题]素质教育是促进()的教育。A.个性发展B.认识发展C.情感发展D.意志发展
[单选题]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批准。A.学校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单选题]所谓(),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而系统地教授给儿童。A.吸收的心智B.“整个教学法”C.全面教育D.教、学、做合一
[单选题]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造成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
[单选题]李某性格怪癖,因受单位领导批评而发泄不满,驾车冲向闹市区人群,当场撞伤5人。李某的行为构成()。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交通肇事罪C.重大责任
[单选题]教师申诉制度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一项救济制度,以下不属于该项制度特点的是()。A.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B.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C.是一项行政性
[单选题]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
[单选题]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A.共存B.共发展C.共产生D.共存、共产生、共发展
[单选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单选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A.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
[单选题]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单选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规定教师节的时间是()。A.每年的10月1日B.每年的9月1日C.每年的9月10日D.每年的10月10日
[单选题]任何扎实、有效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及时、巧妙、精要的()和指导。A.提问B.讲授C.演示D.操作
[单选题]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A.社会公德B.家庭道德C.职业道德D.法律规定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孟子思想的一项是()。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C.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D.知之者不
[单选题]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的原则。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教育与惩罚并重D.开除学籍
[问答题]某地三名女学生,相约服农药自杀,其中一名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重度昏迷成为植物人,还有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期中考试后,
[单选题]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单选题]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单选题]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A.校长B.学校董事会C.学校工会D.教职工代表
[单选题]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A.滞后性B.长期性C.隐蔽性D.复杂性
[单选题]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A.《诗经》B.《文心雕龙》C.《春秋》D.《国语》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单选题]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未来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