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再结晶退火适用于()A .淬火钢B .经冷变形的钢C .经热加工的钢D .碳钢
[单选题]具有变态根的植物是()。A .马铃薯B .生姜C .大蒜D .红薯
[单选题]表面化学热处理是把零件置于一定的加热介质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使介质中产生的()渗入零件表面的工艺。A .原子B .分子C .元素D .活性原子
[单选题]不完全退火时应把过共析钢加热,使之全部为()A .铁素体B .铁素体+奥氏体C .奥氏体D .奥氏体+渗碳体
[单选题]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热处理。A .等温退火B .完全退火C .球化退火D .正火
[单选题]零件淬火时,由于表面和心部的冷却速度不同,所获得的组织亦不同。零件表面冷却速度≥V临时获得()A .马氏体组织B .屈氏体组织C .索氏体组织D .珠光体组织
[单选题]下列退火中,无相变的热处理工艺是()A .完全退火B .不完全退火C .球化退火D .低温退火
[单选题]过共析钢加热温度在(),钢的组织没有完全奥氏体化,称为不完全淬火。A .Ac3+30~50℃B .Acl+30~50℃C .Ac3+10~30℃D .Acl+10~30℃
[单选题]离子氮化渗入零件表面的是()A .N原子B .C+N原子C .N离子D .氮气
[填空题] 钢经退火处理后,可使其硬度(),塑性()。
[单选题]完全退火亦可称为()A .退火B .重结晶退火C .再结晶退火D .高温扩散退火
[单选题]关于退火的目的,正确的叙述是()。A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B .提高塑性,降低硬度C .消除组织缺陷,提高强度D .提高强度,防止变形
[单选题]表面淬火适用于以下()材料强化表面。Ⅰ.中碳合金钢;Ⅱ.低碳钢;Ⅲ.铸铁;Ⅳ、低碳合金钢。A .Ⅰ+Ⅱ+ⅢB .Ⅱ+ⅢC .Ⅱ+ⅣD .Ⅰ+Ⅲ
[单选题]球化退火是把()加热到Acl+10~20℃长时间保温后缓冷的一种操作工艺。A .钢B .亚共析钢C .共析钢D .过共析钢
[单选题]等温退火相对于一般退火工艺而言,更能()A .减少工件变形B .消除应力C .细化晶粒D .缩短退火周期
[单选题]火焰表面淬火存在的缺点是()。A .设备简陋B .加热温度高C .加热温度不易控制D .冷速快
[单选题]零件表面渗碳后可获得的组织相当于()A .低碳钢B .中碳钢C .高碳钢D .合金钢
[单选题]再结晶退火是把经过()的零件,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后缓冷的一种操作。A .热处理B .热加工C .冷加工D .焊接
[单选题]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范围,使钢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此称完全淬火。A .Ac3+30~50℃B .Acl+30~50℃C .A+10~30℃D .A+10~30℃
[单选题]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经保温后急速冷却的一种操作。A .相变温度以上30~50℃B .相变温度以下30~50℃C .重结晶温度以上30~50℃D .重结晶温度以下30~50℃
[单选题]表面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表面()来提高和改善表面性能。A .化学成分B .显微组织C .温度D .应力状态
[单选题]低温退火的加热温度应在()A .A1以下B .A3以下C .Acl以下D .Arl以下
[单选题]在船上,用喷灯将用过的紫铜加热至600℃左右后,再放在水中冷却这种操作属于()A .淬火B .再结晶退火C .低温退火D .完全退火
[单选题]中频淬火,工作电流频率为2.5~8kHz,淬硬层深度为()A .<2mmB .2~10mmC .2~8mmD .10~15mm
[单选题]碳钢正火处理后将获得()A .F组织B .P组织C .S组织D .T组织
[单选题]将已加热的零件先经常规淬火,然后再进一步深冷至室温以下的操作称()A .冷处理B .等温淬火C .分级淬火D .双液淬火
[单选题]碳的目的是为了使零件表面具有()高、耐磨性好,心部仍保持原材料的一定韧性。A .强度B .硬度C .刚度D .塑性
[单选题]为消除淬火钢的()和调配使用性能常采用不同的回火处理。Ⅰ.应力;Ⅱ.偏力;Ⅲ.粗大晶粒;Ⅳ.脆性;Ⅴ.气孔;Ⅵ.夹渣。A .Ⅱ+Ⅲ+ⅤB .Ⅰ+ⅣC .Ⅱ+Ⅳ+ⅥD .Ⅰ+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