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地震工程题库

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题] 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 . 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C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D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 查看答案
  • 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

    [多选题] 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A . 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是指地震时能抑制可液化土层喷水冒砂的厚度B . 构成覆盖层的非液化土层除天然地层外,还包括堆积5年以上或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的人工填土层C . 当覆盖层中夹有软土层时不应从覆盖层中扣除D . 覆盖层厚度一般从第一层可液化土层顶面算至地表

  • 查看答案
  • 验算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时,下述是()是正确的。()

    [多选题] 验算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时,下述是()是正确的。()A . 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荷载值应取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B . 地基承载力应采用调整后的抗震承载力C . 地基抗震承载力的提高系数与基础类型有关D . 高宽比大于4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 查看答案
  • 下列对于选择建筑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下列对于选择建筑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不利地段只允许建造丙、丁类建筑B . 在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C . 危险地段不应建造丙类建筑D . 一般地段可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 查看答案
  • 场地土的刚性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建筑震害的影响十分明显,一般表征场地土的刚性时

    [多选题] 场地土的刚性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建筑震害的影响十分明显,一般表征场地土的刚性时不采用()。A . 承载力B . 压缩模量C . 剪切模量D . 剪切波速度

  • 查看答案
  • 下述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小震"和"大震"的理

    [多选题] 下述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小震"和"大震"的理解中()是正确的。()A . 小震烈度即为众值烈度,是发生概率最大的地震,即烈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B . 一般而言,基本烈度为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众值烈度(小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大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为2%~3%C . 一般而言,基本烈度比众值烈度高1.55度,而大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左右D . 如基本烈度为6度,大震烈度约为8度

  • 查看答案
  • 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哪些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

    [单选题]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哪些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A . 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地层中足够长度的桩基础B . 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C . 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D . 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 查看答案
  • 下述()常作为描写强震地面运动特征的物理量。()

    [多选题] 下述()常作为描写强震地面运动特征的物理量。()A . 最大振幅B . 加速度峰值C . 持续时间D . 主要周期

  • 查看答案
  • 影响饱和粉土地震液化的因素有()。

    [多选题] 影响饱和粉土地震液化的因素有()。A . 土的黏粒含量B . 土的应力状态C . 地震烈度大小D . 地下水位

  • 查看答案
  • 对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的黏性土,进行抗震验算时,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单选题]对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的黏性土,进行抗震验算时,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为()。A . 1.0B . 1.1C . 1.3D . 1.5

  • 查看答案
  • 下述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是正确的。()

    [多选题] 下述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是正确的。()A .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只对建筑结构进行原则性整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而无须进行数值设计B . 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C . 抗震概念设计虽然重要,但必须在数值设计结果的基础上进行D . 掌握抗震概念设计是明确抗震设计思想,灵活恰当地运用抗震设计的原则,不陷于盲目的计算工作,比较合理地进行抗震设计

  • 查看答案
  • 对饱和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进行初判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对饱和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进行初判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 . 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设防烈度为9度,判为不液化B . 8度烈度区中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2%时,应判为液化C . 7度烈度区中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D . 8度烈度时粉土场地的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为6.8m,地下水位埋深2.0m,基础埋深1.5m,该场地应考虑液化影响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场地为中等液化,正确的是()。

    [多选题] 某建筑场地为中等液化,正确的是()。A . 场地液化指数I=15B . 喷水冒砂严重C . 不均匀沉陷可能为240mmD . 可造成地面开裂

  • 查看答案
  •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烈度。()

    [多选题]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烈度。()A .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B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C . 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D .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 查看答案
  • 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可不直接受()的影响。

    [单选题]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可不直接受()的影响。A . 地震震级B . 场地类别C . 设计地震分组D . 结构自震周期

  • 查看答案
  • 下列对于建筑抗震设计中岩土名称与性状划分的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下列对于建筑抗震设计中岩土名称与性状划分的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丁类建筑和丙类建筑可按土的类型直接查表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B . 划分土的类型对于甲类、乙类建筑是没有意义的C . 当测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结合场地覆盖层厚度,可确定场地的类别D . 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弧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 查看答案
  • 下述对场地的卓越周期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多选题] 下述对场地的卓越周期的说法中()是正确的。()A . 场地的卓越周期一般等于地震波穿过覆盖层所用时间的2倍B . 不同场地的卓越周期不同是因为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及波速不同的缘故C . 卓越周期一般在0.1s至数秒之间变化D . 当建筑物的自震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同或相近时,可发生类共振现象,建筑物的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 查看答案
  • 对地震动参数有影响的是()。

    [多选题] 对地震动参数有影响的是()。A . 震源特征B . 传播途径C . 抗震设防类别D . 场地条件

  • 查看答案
  • 对于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题] 对于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液化指数是无量纲参数B . 液化土层的埋深越大,对液化指数的影响就越大C . 液化指数的大小与判别深度有关D . 液化土层的实测标贯锤击数与标贯临界值之比越大,其液化指数越大

  • 查看答案
  • 当结构的自振周期T=0时,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α值等于()

    [单选题]当结构的自振周期T=0时,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α值等于()A . 1.0αmaxB . 0.9αmaxC . 0.5αmaxD . 0.45αmax

  • 查看答案
  •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的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的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A .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甲类建筑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提高一度要求B . 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C .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D . 丁类建筑地震作用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

  • 查看答案
  • 建筑抗震设计进行设计地震分组的划分,可更好体现()的影响。()

    [多选题] 建筑抗震设计进行设计地震分组的划分,可更好体现()的影响。()A . 震级B . 震源深度C . 震中距D . 反应谱频谱特性

  • 查看答案
  • 下述()不是抗震设防目标的合理表述。()

    [单选题]下述()不是抗震设防目标的合理表述。()A .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B . 当遭受到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 . 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损坏D .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 查看答案
  •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规定,拱坝的设计反映谱

    [单选题]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规定,拱坝的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2.50,设计反映谱下限的代表值βmin应不小于()。A . 0.5B . 0.75C . 1.0D . 1.25

  • 查看答案
  • 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是()。

    [单选题]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是()。A . 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B . 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C . 采用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D . 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 查看答案
  •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在下列对抗震设防类别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在下列对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阐述中,()是描述乙类建筑的。()A .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B .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C . 地震作用应符

  • 查看答案
  • 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某大型医院综合楼属于()建筑。()

    [单选题]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某大型医院综合楼属于()建筑。()A . 甲类B . 乙类C . 丙类D . 丁类

  • 查看答案
  • 西藏自治区米林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及设计地震分组分别为()。

    [单选题]西藏自治区米林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及设计地震分组分别为()。A . 9度、0.4g、第二组B . 8度、0.2g、第二组C . 8度、0.3g、第二组D . 8度、0.3g、第三组

  • 查看答案
  • 对于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宜按(

    [单选题]对于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宜按()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A . 6度B . 7度C . 8度D . 9度

  • 查看答案
  •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震液

    [单选题]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震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 . 黏粒含量越大时,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相对越小B . 地下水位埋深越大时,土层越不易液化,临界标准贯入击数越小C . 临界标准贯入击数受深度影响,土层埋深越大时,临界标准贯入击数相对越小D . 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应进行钻杆长度修正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