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于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抗震设防区低承台柱基,当同时满足下列()所包含的条件时,桩项作用效应计算可不考虑地震作用。()A .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计算的且位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的建筑物B . 不位于斜坡地带或地震可能导致滑移、地裂地段的建筑物C . 桩端及桩身周围无液化土层D . 承台周围无液化土、淤泥、淤泥质土
[多选题] 下述计算桩基础沉降的方法中,()不是桩基规范JGJ94-2008中推荐的方法。()A . 半经验实体深基础法B .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C . 明德林一盖得斯法D . 影响圆法
[多选题] 下列对于建筑桩基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强度计算B . 桩基宜选高、中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C . 同一结构单元内的桩基不宜采用部分摩擦桩和部分端承桩D . 在深厚黏土中不宜采用大片密集有挤土效应的桩基
[多选题] 对于可能产生负摩阻力的预制桩,下列()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A . 对淤泥质土先进行设置塑料排水板固结后再沉桩B . 对中性点以上的桩基进行减摩处理C . 需填土的地基先沉桩后填土D . 对非挤土沉桩应采取控制沉桩速率
[多选题] 建筑桩基中引起桩周土沉降大于桩沉降时,应考虑桩侧负摩擦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是()。A . 湿陷性土B . 欠固结软土C . 地下水位上升D . 场地大面积堆载
[单选题]桩顶作用有轴向压力的竖直桩,按照桩身截面与桩周土的相对位移,桩周摩阻力的方向()。A . 只能向上B . 可能向上、向下,或沿桩身上部向下、下部向上C . 只能向下D . 与桩的侧面成某一角度
[单选题]在()的情况下桩基础可考虑承台效应。()A . 多层民用建筑,框架结构,端承桩承台底面以下为可塑黏性土和中密砂土,无其他软土层B . 多层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桩数为3根的非端承桩基,承台下不存在高压缩性土层C . 工业建筑,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桩基,承受经常出现的较大的动力作用,承台下存在高压缩性的土层D . 上部结构整体刚度好,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桩基,承台底面以下依次为非饱和黏性土和稍密以上的中、粗砂
[单选题]桩与承台的连接、承台之间的连接宜满足有关要求,下列正确的是()A . 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于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50mm,对于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B . 混凝土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0倍主筋直径,对于抗拔桩基不应小于35倍主筋直径C . 桩下单桩宜在桩顶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设置连系梁。当桩柱截面积之比较小(一般小于2)且桩底剪力和弯矩较小时,可不设连系梁D . 两桩桩基的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连系梁
[多选题] 下列()项不属于建筑桩基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内容。()A . 桩身裂缝宽度计算B . 承台的抗冲切计算C . 桩身强度计算D . 桩基的变形计算
[单选题]打入式敞口钢桩属于()。A . 非挤土桩B . 部分挤土桩C . 挤土桩D . 复合型桩
[多选题] 按变刚度调平设计时,主裙楼连体建筑,当高层主体建筑采用桩基时,裙房的地基基础可采用()。A . 复合地基B . 长桩基础C . 天然地基D . 密桩基础
[单选题]对打入同一地基且长度、横截面面积均相同的圆形桩和方形桩而言,下述正确的是()。A . 总端阻力两者相同,总侧摩阻力圆桩大B . 总侧摩阻力方桩大,单桩承载力圆桩大C . 总侧摩阻力圆桩大,单桩承载力圆柱小D . 总端阻力两者相同,单桩承载力方桩大
[多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桩基设计不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是()。A . 桩穿越较厚超固结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B . 桩穿越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进入较硬土层C . 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地面产生大面积长期堆载D . 基坑施工临时降水,桩周为饱和软黏土
[多选题] 建筑柱下两桩承台的计算内容有():A . 受弯承载力计算B .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C . 受剪承载力计算D .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单选题]根解析: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定,当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竖向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应为下列()。A . ['['Nk≤RB . C . D .
[多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于桩侧负摩阻力和中性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当基桩的沉降超过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时,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B . 负摩阻力对摩擦型基桩的影响大于对端承型基桩的影响C . 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时的中性点深度比小于桩端持力层为砾石时的中性点深度比D . 单桩的负摩阻力取值与桩周土的类别和平均竖向有效应力有关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关于桩基水平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当作用于桩基上的外力主要为水平力时,应对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进行验算B . 当外力作用面的桩距较小时,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可视为各单桩的水平承载力之和C . 承台侧面所有土层的抗力均应计入桩基的水平承载力D . 当水平推力较大时,可设置斜桩提高桩基水平承载力
[多选题] 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压桩进行桩身受压承载力计算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轴心受压时,混凝土的f0应考虑基桩施工工艺的影响B . 轴心受压时,一般不考虑压曲影响C . 当桩身穿越液化层且受轴心受压时,可不考虑压屈影响D . 当桩身穿越软弱土层(不排水剪强度小于10kPA.且受偏心受压时,考虑偏心距.的影响
[多选题] 按成桩方法划分,下列()项属于部分挤土桩。()A . 泥浆护壁法挖孔灌注桩B . 冲孔灌注桩C . 沉管灌注桩D . 预钻孔打入预制桩
[单选题]某建筑桩基设计直径为800mm,该桩为()。A . 小桩B . 中等直径桩C . 大直径桩D . 特大直径桩
[单选题]桩基础进行详细勘察时,下述()不正确。()A . 对于端承桩和嵌岩桩,勘探点间距宜为12~24mB . 当相邻勘探点露出的层面高差大于10m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C . 对于摩擦桩,勘探点间距宜为20~35mD . 地质条件复杂时的柱下单桩基础宜每桩设一勘探点
[单选题]现有以下桩基情况:Ⅰ.桩数n≤3的端承桩;Ⅱ,桩数n≤3的非端承桩;Ⅲ,桩数n>3的端承桩;Ⅳ.桩数n>3的非端承桩;Ⅴ.承台底面以下不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久固结土、新填土。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定,群桩基础在()的组合情况下,方可考虑承台底土阻力。()A . Ⅰ、ⅤB . Ⅱ、ⅤC . Ⅲ、ⅤD . Ⅳ、Ⅴ
[单选题]高层建筑柱基平板式承台的厚度不宜小于()mm。()A . 400B . 500C . 600D . 800
[多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为提高低承台桩基的基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可采取()。A . 大幅度增大桩长B . 增大桩身抗弯刚度C . 增大桩径D . 对承台侧面土体进行加固
[单选题]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A . 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B . 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C . 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D .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多选题] 确定单桩水平临界荷载时可采用()。A . 曲线第一直线段的终点所对应的荷载作为水平临界荷载B . 当H0-t-x0曲线出现突变点时,取突变点所对应的荷载作为水平临界荷载C . 取1gH0-1gx0曲线拐点所对应的荷载作为水平临界荷载D . 取变形值x0=100mm时的荷载作为水平临界荷载
[多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下列对于混凝土预制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正方形截面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300mmB . 根据吊运、打桩及桩的受力,预制桩桩身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6%C . 静压法沉桩时,打入桩桩顶以下(4~5)d(d为桩径)范围内箍筋应加密D .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单选题]由桩和承台底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称为()。A . 单桩基础B . 群桩基础C . 复合桩基D . 复合基桩
[单选题]下述不正确的是()。A . 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B . 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C . 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耐久性要求D . 承台的最小埋深为500mm
[单选题]中等直径桩的桩顶嵌入承台内长度不宜小于()mm。()A . 20B . 30C . 40D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