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常用控制性降压药有哪些?
[判断题] 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最重要因素是氧分压。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控制性降压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器官缺血。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机体在恒定状态时,平均动脉压等于心排血量×周围血管阻力。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理论上可保证组织不发生缺氧的最低平均动脉压为32mmHg。A . 正确B . 错误
[配伍题] 使用三甲噻芬患者脑血流量自身调节丧失()使用异氟烷诱导控制性低血压()对脑血管自动调节影响不大()脑血管自动调节减弱或消失()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保持的是()A . 平均动脉压50~55mmHgB . 平均动脉压30~40mmHgC . 脑灌注压低于60mmHgD . 低脑灌注压时,还可维护良好的脑氧代谢率E . 交感神经兴奋
[配伍题] 嗜睡()意识完全消失()有随意运动,表达能力减弱()瞳孔光反射消失()记忆力减弱()A . 34℃B . 33~32℃C . 32~31℃D . 26~25℃E . 20~18℃
[判断题] 扩张阻力血管方法降压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组织血流不变甚至增加。A . 正确B . 错误
[单选题]麻醉期间应用低温的注意事项哪项不正确:()A . 要避免御寒反应B . 降温最应注意的是防止室颤和脑损害C . 避免降温时身体各部位之间温度差过大D . 心前区避免直接用冰覆盖E . 体表复温时,可用60℃温水,以加快复温
[配伍题] 与硝普钠合用使降压及恢复过程更平稳()可缓解或消除硝普钠降压后的反跳()对心输出量影响较少,且有脑保护作用()易引起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A . 卡托普利B . 三磷酸腺苷C . 拉贝洛尔D . 异氟烷E . 尼卡地平
[判断题] 降压最有效的是降低心输出量。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平均动脉压超过总胶体渗透压,则能充分保证组织、器官的灌流量。A . 正确B . 错误
[单选题]有关低温在麻醉中的应用,下列哪项不正确:()A . 低温可使组织器官代谢率及耗氧量下降B . 低温主要用于心内直视手术、颅内动脉瘤及其他创伤大、出血多的手术C . 复温时使体温升至36℃即可停止复温D . 低温可降低麻醉药代谢,使苏醒延迟E . 低温实施前应给予适量的吩噻嗪类药物
[问答题] 控制性降压的并发症的产生因素有哪些?
[问答题] 控制性降压的限度是什么?
[单选题]下哪项不是低温的并发症:()A .脱水B .心律失常C .酸中毒D . D.胃肠出血E .御寒反应
[配伍题] 可阻断循环时间10~14min()可阻断循环时间15~45min()可阻断循环时间5min()可阻断循环时间60min()可阻断循环时间8~9min()A . 体温33℃B . 体温30℃C . 体温29.9~28℃D . 体温27.9~18℃E . 体温<18℃
[判断题] 硝普钠降压后出现反跳性高血压主要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索系统激活有关。A . 正确B . 错误
[配伍题] 不停跳的心内直视手术宜用()复杂的先心病手术宜用()大血管手术宜用()心脏骤停复苏后宜用()房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宜用()A . 34~30℃B . 30~28℃C . 26~20℃D . 20~15℃E . 14~10℃
[配伍题]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的范围是()正常成人直肠温度的范围是()正常成人腋窝温度的范围是()正常成人鼻咽部温度的范围是()A . 36~37℃B . 36~37.4℃C . 36.7~37.7℃D . 36.9~37.9℃E . 38.5~38.9℃
[配伍题] 出现麻醉作用()各种反射消失()开始嗜睡()清醒但寒战()随意运动消失()A . 37~34℃B . 33~32℃C . 32~31℃D . 29~28℃E . 26~25℃F . 20℃以下
[判断题] 正常成人的脑灌注压为60~75mmHg。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为确保控制降压时成年病人的安全,平均动脉压应不低于60mmHg。A . 正确B . 错误
[单选题]控制性降压期间,应避免()A . MAP低于80mmHgB . 头高脚低位C . 麻醉适度D .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25mmHgE . 应用β受体阻滞药
[判断题] 新生儿及婴幼儿因代谢旺盛而不易出现体温下降。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钙通道阻滞药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而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末稍血管,并使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等反应减弱,从而起到降压作用。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硝酸甘油主要扩张静脉系统,可扩冠,还扩脑血管,减少肾血流量。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体表降温时病人最适合的麻醉深度是Ⅲ期2级。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婴儿及早产儿手术时要求最佳是周围环境温度是29℃。A . 正确B . 错误
[单选题]控制性降压后应当重点注意下述哪项因素()A .保温B .体位调整C .吸氧D . D.止痛E .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