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有关全面质量管理含义的正确论述是()。A . 全面质量管理以全面质量为中心B . 建立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C . 全面质量管理是组织进行管理的唯一途径D . 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E .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生产全过程管理
[多选题] 2000版IS0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是()。A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 .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D . D.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E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单选题]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为了加强政府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掌握重要产品的质量状况,我国于1985年建立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B . 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可以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可以另行重复抽查C . 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执行的标准包括国家现行的四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经过备案的企业标准D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单选题]控制图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关于控制图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控制图又被称为管理图B . 在控制图示意图中,LCL代表上控制界限,CL代表中心线,UCL代表下控制界限C . 控制图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D . 工序处于控制状态的判断规则是:控制图上的点既不超过控制界限,又没有排列分布缺陷
[多选题] 过程能力指数就是表示过程能力满足产品技术标准的程度,下列关于过程能力指数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说明过程能力越能满足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越易保证B .过程能力指数越小,说明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准的程度越低,产品质量越不易保证C .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说明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准的程度越低,产品质量越不易保证D . D.过程能力指数越小,说明过程能力越能满足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越易保证E .过程能力指数不能衡量过程能力对技术标准的满足程度
[多选题] 关于质量认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B .有利于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C .能够促进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D . D.会增加社会检验费用E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单选题]()又称工序能力或工艺能力,它是指过程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通俗地说,它是过程能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即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A . 加工能力B . 制造能力C . 生产能力D . 过程能力
[单选题]PDCA循环可以使质量水平()。A . 螺旋上升B . 直线上升C . 时升时降D . 上升到某一水平后下降
[多选题] 以下关于六西格玛管理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 . 以顾客为关注中心B . 聚焦于流程改进C . 各部门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各司其职D . 强调骨干队伍的建设E . 有预见的积极管理
[单选题]某技术改造项目有四个互斥方案,其投资额和年净收益额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最佳方案为方案()。A .1B .2C .3D .4
[单选题]六西格马管理方法是一种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A . 公司需求B . 顾客需求C . 生产需求D . 销售需求
[单选题]在下面的选项巾,()不属于六西格玛流程改进模型DMAIC的范围。A . 界定B . 测量C . 重复D . 分析
[单选题]“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是指()A . 固有的B . 赋予的C . 潜在的D . 明示的
[多选题] 个人产品网点开户(签约)流程优化涵盖的业务范围为()和其他业务。A .个人账户开户B .电子银行业务C .投资理财业务D .投资理财业务
[单选题]在质量管理领域,六西格玛表示产品的不合格率不超过()。A . 1.5%B . 3.4%C . 1.5ppmD . 3.4ppm
[多选题] 产品质量担保的方式包括()A . 修理B . 更换C . 退货D . 赔款E . 转售
[多选题] 有关全面质量管理含义的正确论述()A . 以全面质量为中心B . 建立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C . 全面质量管理是组织进行管理的唯一途径D . 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E .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生产全过程管理
[多选题]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是()A .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 .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D . 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多选题] 新产品开发任务书的主要内容有()。A . 新产品开发的意义B . 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主要参数C . 预期的技术经济效益D . 产品研制方式和可行性E . 研制周期和完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