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甲型肝炎病毒属于()A . 嗜肝DNA病毒属B . 嗜肝RNA病毒属C . 肠道病毒属72型D . 嵌杯病毒科E . 黄病毒科
[配伍题,B1型题] 尖锐湿疣的病原体是()软下疳的病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A . 杜克嗜血杆菌B . 阴道加特纳菌C . 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亚种D . 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E . 人乳头状瘤病毒
[多选题,X型题] 目前AIDS的主要预防措施有()A . 建立监测机构B . 进行广泛宣传C . 筛选供血者D . 杜绝性滥交和吸毒E . 加强国际检疫
[单选题,A型题] HIVgp120的主要功能是()A . 逆转录酶功能B . 介导膜融合C . 与细胞CD4分子结合D . 调控蛋白E . 介导病毒基因组整合
[单选题,A型题]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属于()A . RNA肿瘤病毒亚科B . 呼肠病毒科C . 冠状病毒科D . 正黏病毒科E . 杯状病毒科
[多选题,X型题] 某些逆转录病毒可以致癌的主要原因是()A . 可在细胞核中形成癌前病毒B . 病毒核酸可能激活癌基因C . 病毒核酸内有致癌基因D . 病毒内存在单链RNAE . 引起细胞染色体突变
[多选题,X型题] 艾滋病毒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的原因有()A . 侵犯CD4+T细胞B . 基因整合而形成"无抗原"状态C . 包膜糖蛋白高度变异D . 感染单核-吞噬细胞长期储存病毒E . 病毒基因缺陷
[多选题,X型题] 逆转录病毒()A . 有逆转录酶B . 有包膜C . 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D . 基因组为单负链RNA二聚体E . 复制时可形成RNA∶DNA杂交中间体
[单选题,A型题] HIV的传播方式不包括()A . 性接触传播B . 输血传播C . 垂直传播D . 使用生物制品E . 食品、餐具传播
[单选题,A型题] HIV侵犯的细胞主要是()A . B淋巴细胞B . NK细胞C . CD8+细胞D . CD4+细胞E . APC细胞
[单选题,A型题] HIV初次感染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 . p24抗体B . p55抗体C . p64抗体D . gp41抗体E . gp120抗体
[多选题,X型题] AIDS的传播途径有()A . 性接触B . 输入血制品C . 垂直传播D . 呼吸道飞沫E . 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单选题,A型题] HIV感染者的哪项标本不能分离到病毒()A . 血液B . 脑脊液C . 精液D . 粪便E . 中枢神经组织细胞
[单选题]治疗急惊风兼有高热时,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A . 中脘B . 大椎C . 印堂D . 气海E . 足三里
[多选题,X型题] HIV感染的临床主要特点()A . 潜伏期较长B . 并发肿瘤C . 病毒可侵犯多器官及脏器D . 免疫系统严重受损E . 合并各种机会感染
[单选题,A型题] HIV细胞培养时出现的最明显的细胞病变是()A . 细胞溶解B . 融合成多核巨细胞C . 细胞肿大D . 出现包涵体E . 培养液pH改变
[单选题,A型题] HIV的致病机制不包括()A . 直接杀伤CD4+细胞B . 形成包涵体损伤细胞C . 引起细胞融合而损伤细胞D . 细胞表达病毒抗原而遭到免疫攻击E . 病毒基因整合引起持续感染
[单选题,A型题] 与Kaposi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是()A . HIVB . EBVC . HTLVD . HSVE . HPV
[单选题,A型题] HIV的结构蛋白中,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是()A . gpl20B . pl9C . p7D . p14E . p24
[单选题,A型题] HIV感染早期的检测指标是()A . p24抗体B . p55抗体C . p24抗原D . gp41抗体E . gpl20抗体
[单选题,A型题] 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是间质性肺炎,其病原体主要是()A . 鼠弓形体B . 隐孢子菌C . 鸟-胞内结核分枝杆菌D . 卡氏肺孢菌E . 巨细胞病毒
[多选题,X型题] 艾滋病毒基因组5’和3’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A . 具启动子作用B . 具增强子作用C . 编码逆转录酶D . 调控基因转录E . 含TATA序列
[多选题,X型题] 艾滋病病毒()A . 主要攻击CD4+T细胞B .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C . 通过抗原不断变异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清除D . 含逆转录酶的DNA病毒E . 无包膜
[单选题,A型题] 近年治疗AIDS常用齐夫拉定(AZT)与indinavir联用,后者的作用机制是()A . 抑制HIV蛋白水解酶B . 抑制HIV逆转录酶C . 阻断DNA聚合酶的焦磷酸结合位点D . 作为离子通道阻断剂,阻止HIV侵入易感细胞E . 作为核苷类似物阻断病毒复制
[单选题,A型题] HIV中特异性最高的蛋白是()A . 包膜糖蛋白(gp120)B . 包膜糖蛋白(gp41)C . 核衣壳蛋白(p7)D . 内膜蛋白(p17)E . 衣壳蛋白(p24)
[单选题,A型题] AIDS的首次报告是()A . 1981年美国B . 1982年美国C . 1983年美国D . 1981年法国E . 1983年法国
[单选题,A型题] 带有反转录酶的病毒有()A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EB . 病毒C . 单纯疱疹病毒D . 人乳头瘤病毒E . 流感病毒
[多选题,X型题] HIV损伤CD4+T细胞的可能机制包括()A . 使受染细胞通透性增加B . 干扰细胞正常新陈代谢C . ADCC效应导致细胞受损D . Ⅲ变态反应E . 受染细胞与正常细胞融合
[单选题,A型题] HIV与CD4分子结合的部位是()A . 衣壳B . 内膜C . 核蛋白D . 包膜E . 刺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