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 电阻应变仪的准确度不应低于1.0级,其()等技术部指标应符合该组别的相应要求A . 精度B . 示值误差C . 稳定度D . 蠕变
[多选题] 加载过程中应对比实测数据与预估值,判断试件是否达到预计的()等临界状态。A . 开裂B . 屈服C . 挠曲D . 承载力标志
[单选题]当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最短视线长度不宜小于()m。A . 3B . 2C . 5D . 8
[多选题] 当采用流体(水)进行均布加载时,应有()等有效防止渗漏的措施。A . 水囊B . 围堰C . 堆载D . 隔水膜
[单选题]当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最低水平视线高度不应低于()m。A . 0.1B . 0.2C . 0.4D . 0.6
[多选题] 对密封容器进行内压加载试验时,()。A . 可采用气压进行均布加载B . 可采用水压进行均布加载C . 可依托固定物利用气囊或水囊进行加载D . 气压加载还可以施加任意方向的压力
[多选题] 批量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单位在批量生产之前宜进行首件检验;当()等有较大调整变化时,也宜进行首件检验。A . 生产工艺B . 设备C . 原材料D . 加载条件
[单选题]二级水准观测需使用()型号水准仪进行。A . DS3B . DS1C . DSZ3
[多选题] 为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并对量测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宜选用具有()的配套仪器、仪表系统。A . 手动数据采集B . 自动数据采集C . 初步整理功能D . 计算功能
[单选题]100M<Hg的高层建筑物的的整体倾斜允许值为()。A . 0.002B . 0.003C . 0.004D . 0.005
[单选题]大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应采用()以上精度进行变形测量。A . 一级B . 二级C . 三级D . 特级
[单选题]一级水准观测的前后视距差累积应为()m。A . ≤0.5B . ≤1.0C . ≤2.0D . ≤3.0
[多选题] 原位加载试验的加载方式及程序应遵守《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规定的有关要求,根据实际条件选择下列加载方式()。A . 楼板、屋盖宜采用上表面重物堆载B . 梁类构件宜采用悬挂重物或捯链—地锚加载,或通过相邻版区域加载C . 水平荷载宜采用捯链加载的形式D . 可在内力等效的条件下综合应用上述加载方式
[多选题] 方案设计时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或简化计算方法,分析试件内力、变形分布变化的规律,为确定试件的()等提供依据。A . 几何尺寸及相似比B . 主要参数的影响C . 量测方案D . 试验设备的容量
[多选题] 预制构件的合格性检验:对于要求不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检验。A . 承载力B . 挠度C . 裂缝宽度D . 抗裂
[多选题] 预制构件试验应按阶段分级加载,加载等级、持荷时间等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的有关规定。()。A . 型式检验加载到试件出现承载力标志后宜进行后期加载B . 型式检验加载到试件出现承载力标志后宜停止加载C . 首件检验应加载到试件出现承载力标志D . 合格性检验可加载至所有规定的项目通过检验,直接判为合格不再继续加载
[单选题]一级水准观测的前后视距差累积符合JGJ8-2007规定的是()m。A . 0.6B . 1.2C . 2.4D . 3.6
[多选题] 试验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A . 观察裂缝B . 描绘和记录裂缝形态及发展趋势C . 测读最大裂缝宽度D . 在裂缝边标注相应的荷载值(或荷载等级)及相应的裂缝宽度
[多选题] 试件的应力、应变可根据下列要求进行分析整理()。A . 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试件控制界面上的应力、应变分布B . 试件控制截面上最大应力(应变)—荷载关系曲线C . 试件内钢筋和混凝土的极限应变D . 试件复杂应力区剪应力和主应力的大小以及主应力的方向
[多选题] 对于需要研究试件恢复性能的试验,全部卸载完成以后,宜经过一定的时间后重新量测()等,以检验试件的恢复性能。A . 临界荷载B . 残余程度C . 残余裂缝形态D . 最大裂缝宽度
[多选题] 位移量测的仪器、仪表可根据精度及数据采集的要求,选用()等。A . 电子位移计、百分表、千分表B . 水准仪、经纬仪C . 倾角仪、全站仪D . 激光测距仪、直尺
[多选题]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的检验记录表中,裂缝观测包括()等。A . 开裂荷载B . 裂缝发展C . 宽度变化D . 裂缝分布图
[多选题] 实验室试验宜按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后期加载,直至出现下列破坏现象()。A . 荷载达到最大值后自动减退;B . 水平构件弯折、断裂或构件解体;C . 竖向构件屈曲、压溃或构件倾覆;D .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破坏状态。
[单选题]()是为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的、需长期保存的测量控制点。A .控制点;B .基准点;C .工作基点;D .观测点。
[多选题]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的检验记录表应包括下列内容()。A . 试验检验背景B . 试验检验方案C . 试验记录D . 检验结论
[多选题] 当要求获得试件的实际承载力和破坏形态时,在试件出现承载力标志后,宜进行后期加载。后期加载应加载到()等破坏状态,探讨试件的承载力裕量、破坏形态及实际的抗倒塌性能。A . 荷载减退B . 试件弯曲C . 试件断裂D . 结构解体
[多选题] 制定试验方案时,试件的()的设计应留有余量,确保其在试验过程中的承载力及刚度。A . 支座B . 加载区域C . 与加载设备连接D . 场地安全
[多选题] 量测结构构件应变时,测点布置应符合:对轴心受力构件,()。A . 应在构件量测截面两侧或四侧沿轴线方向相对布置测点B . 应在构件量测截面两侧或四侧沿对角线方向相对布置测点C . 每个截面不少于2个D . 每个截面不少于5个
[单选题]二级水准测量的前后视距差符合JGJ8-2007规定的是()m。A . 5.0B . 4.0C . 1.5D . 2.5
[多选题] 对()等构件的受弯裂缝应在构件侧面受拉主筋处量测最大裂缝宽度。A .梁B .柱C .墙D .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