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自然接地极中的铁塔的各基础间的冲击利用系数ηi应为()。A . 0.8~0.8B . 0.4~0.5C . 0.6D . 0.7
[多选题] 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应符合()。A . 接地线与接地板或接地板之间的焊接点,应涂防腐材料B . 在腐蚀严重地区,敷设在电缆沟中的接地线和敷设在屋内或地面上的接地线,宜采用热镀锌,对埋入地下的接地极宜采取适合当地条件的防腐蚀措施C . 计及腐蚀影响后,接地装置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地面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当D . 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直按当地的腐蚀数据进行
[多选题] 接地装置在永冻土地区可采取()措施。A . 将接地装置敷设在溶化地带或溶化地带的水池或水坑中B . 敷设深钻式接地极,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埋在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极,还应敷设深度约0.5m的伸长接地极C . 在房屋溶化盘内敷设接地装置D . 在接地极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
[单选题]用铜做PEN导体时,其截面积不应小于()mm2。A . 5B . 10C . 12D . 15
[单选题]在任何情况下,非供电电缆或电缆外护物组成部分的每根保护线,有机械保护时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mm2。A . 1B . 2.5C . 4D . 6
[单选题]变电所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情况下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R≤()Ω。(I为计算入地短路电流)A . 20IB . 200IC . 2000ID . 20000I
[多选题] 变电所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连接应符合()要求。A . 当利用钢管作接地线时,钢管连接处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连接。B . 接地线与管道等伸长接地极的连接处,宜焊接C . 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宜用焊接D . 电气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母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部分
[单选题]在任何情况下,非供电电缆或电缆外护物组成部分的每根保护线,无机械保护时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mm2。A . 1B . 2.5C . 4D . 6
[多选题] 按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配置要求,有腐蚀防护的接地导体的最小截面为()。A . 无机械损伤防护的铜、铁导体,不小于16mm2B . 有机械损伤防护的铜导体,不小于2.5mm2C . 有机械损伤防护的铜导体,不小于4mm2D . 有机械损伤防护的铁导体,不小于10mm2
[单选题]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中明敷的接地线表面应涂()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A . 15~80B . 15~90C . 20~100D . 15~100
[单选题]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中潮湿的或有腐蚀性蒸汽的房间内,接地线离墙不应小于()mm。A . 10B . 15C . 20D . 25
[单选题]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中,接地线应采用焊接联结。当采用搭接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倍。A . 8B . 6C . 4D . 2
[多选题] 关于TT系统和IT系统的适用范围,正确的是()。A . TT系统适用于无变电所而适用TN-S系统的民用建筑B . TT系统适用于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C . TT系统适用于应急电源系统和矿井下电气装置D . IT系统适用于应急电源系统和矿井下电气装置
[多选题] 在有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变电所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截面,应按接地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钢接地线的短时温波不应超过400℃B . 铜接地线的短时温波不应超过350℃C . 铝接地线的短时温波不应超过300℃D . 钢接地线的短时温波不应超过380℃
[单选题]当L>>d时(下图)垂直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可利用下列等式中()计算。A . ['['B . C . D . 等边角钢,d=0.84b
[单选题]TN-S系统中"T"的意义是()。A . 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B . 系统电源中性点不接地C . 系统电源中性点经阻抗接地D . 系统电源中性点经灭弧圈接地
[多选题] 按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配置要求,埋入土壤中接地极的最小尺寸为()。A . 每股直径1.8mm的铜绞线,截面不小于25mm2B . 每股直径1.0mm的铜绞线,截面不小于50mm2C . 热浸锌的型钢,厚度不小于2mm,截面不小于50mm2D . 热浸锌的型钢,厚度不小于3mm,截面不小于90mm2
[单选题]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时,土壤电阻率ρ≤500Ω·m放射形接地极每根的最大长度为()m。A . 40B . 60C . 80D . 100
[多选题] 外露可导电部分、外部可导电部分的正确定义是()。A . 外露可导电部分是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但因外壳防护缺陷或损坏而能触及者B . 外露可导电部分是电气设备上能触及的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可变为带电的可导电部分C . 外部可导电部分是室外电气装置或其他设施上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D . 外部可导电部分是不是电气装置的组成部分且易于引入一个电位(通常是局部电位)的可导电部
[多选题] 关于TN-C系统、TN-C-S系统的适用范围,正确的是()。A . TN-C系统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民用建筑B . TN-C系统适用于有专业人员维护管理的一般工业厂房C . TN-C-S系统适用于无变电所而适用TN-S系统的工业与民用建筑D . TN-C-S系统适用于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
[单选题]下列部分()作保护接地。(1)采用设置绝缘场所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2)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接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3)采用电气隔离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4)采用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保护方式的绝缘外护物里面的可导电部分。A . 不应B . 严禁C . 应D . 必须
[多选题] 间接接触防护接地的一般要求包括()。A . 无论何种间接接触防护,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与保护导体相连接B . 间接接触防护采用自动切断电源时,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相连接C . 保护导体应按其系统接地型式的具体条件与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和接地D . 可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到同一个接地系统上
[单选题]建筑物()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等电位联接。A . 宜B . 均可C . 均应D . 均宜
[多选题] 保护导体由()中的一种或多种导体组成。A . 多芯电缆中的导体B . 与带电导体共用的外护物C . 固定安装的裸露的或绝缘的导体D . 符合规定条件的金属电缆护套
[单选题]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中,当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作为接地线时,金属构件之间应以截面不小于()mm2的钢材焊接截面。A . 500B . 300C . 200D . 100
[单选题]雷电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为()。A . 直流电阻B . Y-N电阻C . 高频电阻D . 冲击电阻
[多选题]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配置的一般要求为()。A . 根据电气装置的要求,接地配置可以兼有或分别地承担防护和功能两种功能B . 用于输送可燃液体或气体的金属管道,不应用作接地极C . 如若装置本身有接地极,则应将该接地极用一接地导体连接到总接地端子上D . 应当考虑到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共用接地配置时的情况
[单选题]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中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接地网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m。A . 0.3B . 0.5C . 0.6D . 0.7
[单选题]安装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时,在土壤电阻率100Ω·m<ρ≤300Ω·m的地区,接地极埋设深度不宜小于()m。A . 0.6B . 0.8C . 0.9D . 1.0
[单选题]低电阻接地系统的配电电气装置,其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的要求。A . R≤250/IB . R≤2000/IC . R≤12D . R≤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