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于有控告人的刑事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内送达控告人。A . 24小时B . 3日C . 5日D . 7日
[多选题] 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集、调取书面证据时必须履行的程序有()A . 出示《调取证据通知书》B . 被调取单位在《调取证据通知书》上盖章C . 书面证据上加盖单位印章D . 由提供人在书面证据上签名
[多选题] 公安机关收集证据时,必须做到()A . 依照法定程序B . 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C .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或者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D . 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
[单选题]下列有关勘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应当立即停止应用,保护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并复制电子数据B . 勘验时,侦查人员必须持有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C . 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具有专门知识的非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D . 勘验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有参加勘验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单选题]14岁以上,不满()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A . 15B . 16C . 18D . 20
[单选题]教唆犯是指()的犯罪分子。A . 帮助他人犯罪B . 过失引起他人犯罪C . 故意唆使他人犯罪D . 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A .破坏电力设备罪B .私藏枪支罪C .交通肇事罪D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单选题]我国刑法确立的三项基本原则是()A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2)罪刑相适应原则;(3)有罪推定原则B .(1)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2)有罪推定原则;(3)罪刑法定原则C .(1)罪刑法定原则;(2)罪刑相适应原则;(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 .(1)罪刑法定原则;(2)罪刑相适应原则;(3)无罪推定原则
[单选题]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凡经查证确属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A . 书证B . 视听资料C . 被害人陈述D . 鉴定结论
[单选题]关于从轻、减轻处罚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单选题]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应当立即停止应用,保护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并()A . 复制电子数据B . 关闭计算机C . 断开网络D . 储存设备
[单选题]甲因涉嫌抢劫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侦查期间,甲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对此公安机关下列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A . 对甲刑讯逼供直至查清其身份B . 在查清甲的真实身份以前,停止侦查活动C . 在查清甲的真实身份以前,不允许甲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D . 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按甲自报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单选题]下列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A . 重婚B . 非法侵入住宅C . 遗弃D . 侮辱
[单选题]某甲将他人的一台价值8000余元的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规劝,在失主发觉前,又偷偷送回原处。甲的行为属于()A . 犯罪中止B . 犯罪既遂C . 犯罪未遂D . 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A .醉酒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B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C .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一律不负刑事责任D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有()A . 王某和李某在小型出租车上实施抢劫B . 王某和李某在抢劫时致被害人重伤C . 王某和李某到一信用社抢劫D . 王某和李某冒充警察进行抢劫
[单选题]公安机关侦破了一个涉恶犯罪集团犯罪案件,许某、刘某在该集团中属于首要分子,对其的犯罪行为应当()A .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认定B .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认定C .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认定D .从重处罚
[单选题]办理()案件不得使用警械,但确有行凶、逃跑、自杀、自伤、自残等现实危险的除外。A . 外国人犯罪B . 未成年人犯罪C . 女性犯罪D . 老年人犯罪
[多选题] 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要求包括()A . 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取得原件有困难或者因保密工作需要的,可以是副本或者复制件B . 向有关单位调取证据材料,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C . 凡是伪造、隐藏、毁灭、丢失证据的,都必须受法律追究D . 调取实物证据,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
[单选题]某甲为了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在自己生产的劣质产品上假冒他人优质产品的注册商标,从而使他人受到重大损失。某甲构成()A .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罪B . 假冒注册商标罪C . 非法经营罪D . D .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假冒注册商标罪在客观上表现为()A . 以欺骗手段取得商标注册B . 制造假注册商标C . 销售假注册商标D . 使用假注册商标
[单选题]李某(男)深夜遇到一单身女子王某,遂起歹意将王某强奸,事后怕王某报案欲杀人灭口,王某苦苦哀求说“我不会报警”,李某将王某放走。李某的行为属于:()A .故意杀人罪(中止)B .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止)C .强奸罪D .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
[单选题]沈某因无证驾驶机动车辆被民警赵某依法查处,沈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某日,沈某见赵某独自散步,即对赵某进行殴打,致赵多处皮下出血(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沈的行为()A .构成故意伤害罪B .构成报复陷害罪C .不构成犯罪D .构成妨害公务罪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依法主持勘验、检查的工作人员是()A . 侦查人员B . 鉴定人C . 法官D . 侦查机关聘请的专家
[单选题]张某是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的关系掌握了大量持有信用卡的储户的资料,李某系保险公司临时工人,为了开拓客户,找到张某要他提供这些客户的信息,并给好处费3万元,张某将大量持有信用卡的储户的信息交给李某。张某构成()A . 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B .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C . 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D . 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甲系某百货大楼的职工,后被辞退。甲心怀不满,在2005年2月间,先后三次打电话给百货大楼,谎称大楼中有爆炸物,大楼工作人员均报警,并组织顾客疏散,共造成14万元的直接损失。对甲的行为应当定()。A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B .破坏生产经营罪C .报复陷害罪D .编造恐怖信息罪
[单选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检查妇女的身体,只能由()进行。A . 两名以上工作人员B . 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C . 指定的专门人员D . 女工作人员
[单选题]关于收集、调取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B .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有权拒绝向公安机关提供C .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应当保密D . 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必须受法律追究
[多选题] 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应当是()A . 证明案件事实存在与否的所有情况B . 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情况都应当收集C . 保障一切与案件有关的公民有客观充分提供证据的条件D . 通过合法程序取得的
[单选题]公安机关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卞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的审查。下列选项哪个是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A . 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B . 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C . 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D . 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