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儿,男性,7岁,下恒切牙、上恒中切牙萌出,无拥挤,其中左上中切牙为舌侧错位,反牙合,反覆牙合中度,余乳牙健康,颌骨关系协调。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A . 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解决个别牙反牙合B . 咬撬法解决个别牙反牙合C . 上颌斜面导板解决个别牙反牙合D . 调磨法解决个别牙反牙合E . 上颌活动矫治器解决个别牙反牙合
[单选题]下列哪项分析法是对牙颌面形态结构深度及高度的测量()A . Wylie分析法B . Wits分析法C . Tweed分析法D . Stelner分析法E . Downs分析法
[单选题]影响咀嚼效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咀嚼肌B .性别C .牙的功能性接触面积D . D.颌位E .年龄
[单选题]替牙牙合时期是指()A .2.5~4.0岁B .4.0~6.0岁C .6.0~7.0岁D . D.8.0~9.0岁E .6.0~12.0岁
[单选题]以下不是“0.022”托槽优点的是()A . 托槽更小,患者更舒适B . 弓丝选择较多C . 治疗早期保持轻力D . 更适用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E . 与镍钛方丝配合,可使转矩充分表达而保持温和的力
[单选题]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是()A .后牙反牙合B .个别前牙反牙合C .Ⅲ度深覆牙合、Ⅲ度深覆盖D . D.Ⅲ度牙列拥挤E .上颌侧切牙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牙根吸收最常见的牙依次为()A .上中切牙、侧切牙、上尖牙、下中切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磨牙和上第一、二磨牙B .侧切牙、上中切牙、上尖牙、下中切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磨牙和上第一、二磨牙C .上尖牙、上中切牙、侧切牙、下中切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磨牙和上第一、二磨牙D . D.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侧切牙、上尖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磨牙和上第一、二磨牙E .下中切牙、侧切牙、上中切牙、上尖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磨牙和上第一、二磨牙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咀嚼周期的轨迹图形为()A . 似水滴形B . 椭圆形C . 三角形D . 圆形E . 新月形
[单选题]在牙体组织的反应中哪项反应与矫治力无关()A .牙骨质的吸收与牙槽骨相比,其吸收范围小、程度轻B .牙根尖进行性吸收C .牙根特发性吸收D . D.牙髓组织可发生轻度充血,对温度的变化敏感E .矫治力过大可发生牙髓炎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乳牙早失的最常见原因是()A .外伤B .恒尖牙阻生C .先天缺失D . D.龋齿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后牙中性牙合、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原则为()A . 缩小牙弓或结合修复治疗B . 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径或减数C . 矫治前牙深覆盖D . 肌功能训练矫治法E .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Congenital missing tooth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 . 影响邻牙的位置B . 影响牙弓形态C . 上、下牙弓不协调D . 牙弓出现间隙E . 以上都有可能
[单选题]造成前牙开牙合的不良习惯是()A . 偏侧咀嚼B . 口呼吸C . 咬下唇D . 吮拇指E . 咬上唇
[单选题]下述关于固有口腔境界的描述,错误的是()A .前界为牙列B .上界为腭C .下界为舌下区D . D.两侧为颊E .后界为咽门
[单选题]有关正常乳牙牙合特征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前牙覆盖很少,可有稍深的覆牙合B .下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可能有灵长间隙C .3~6岁时,由于生长发育,乳牙列前部可能出间隙D . D.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之间以垂直型和近中型的关系较多E .上颌乳尖牙的近中侧面与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唇侧面相接触
[单选题]咀嚼运动中的三种生物力是()A . 咀嚼肌力、咀嚼力、最大牙合力B . 咀嚼力、咀嚼压力、牙合力C . 牙合力、咀嚼力、最大牙合力D . 最大咀嚼力、咀嚼压力、牙合力E . 肌力、牙合力、咀嚼力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错牙合畸形的全身危害()A .影响口腔健康B .影响容貌外观C .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影响生长发育D . D.影响口腔功能E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面中部发育不良易导致哪种错牙合畸形()A .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B .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C . 安氏Ⅲ类错牙合D . 安氏Ⅰ类错牙合E .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关于颅部生长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A .颅部前后径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颅底骨缝的生长B .颅部生长不成比例,前后径比上下径及左右径增加为多C .蝶枕骨结合在18~20岁仍存在生长发育D . D.蝶骨间软骨结合在出生时钙化,蝶筛软骨结合大约在出生后7年钙化E .颅底软骨结合过早钙化可造成上颌后缩,面中部凹陷
[单选题]患者,男性,12岁,颅颌面矢状关系:磨牙关系完全近中,前牙反牙合,上颌发育不足位置后缩,凹面型。垂直关系:反覆牙合深,下颌平面平直,为低角。此患者前牵引治疗时,牵引钩的位置最好放在()A .切牙区B .尖牙区C .第一前磨牙区D . D.第二前磨牙区E .磨牙区
[单选题]固定型药疹的好发部位()A . 口唇及口周皮肤B . 舌部C . 颊D . 上腭E . 牙龈
[单选题]乳牙牙合建成的时间是()A . 出生时B . 6个月C . 1.0岁D . 2.5岁E . 6.0岁
[单选题]上中切牙间生理性间隙原因()A .暂时性错牙合B .异常唇系带C .多生牙D . D.不良习惯E .遗传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相对上颌骨而言,下颌骨生长特点呈现()A . 与上颌骨同步B . 比上颌骨生长快C . 比上颌骨生长时间长D . 比上颌骨生长时间短E .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患儿,8岁,所有的乳磨牙均未脱,第一恒磨牙尖对尖关系。作为口腔医生应该()A .继续定期复诊B .计划序列拔牙以调整至较正常咬合C .转诊至正畸科,咨询治疗意见D . D.牵引以改变上颌磨牙位置E .片切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使恒磨牙调整至正常牙合关系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关于颌骨矫形力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一般为每侧250~500gB .一般为每侧500~1000gC .一般为每侧1000~1500gD . D.一般为每侧1500~2000gE .一般为每侧2000~2500g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关于高角病例的治疗方法,不正确的是()A . 倾向于拔牙矫治,尤其是拔除后牙B . 避免Ⅱ类牵引C . 上颌采用横腭杆可将舌上抬的力量传至上磨牙,以控制其伸长D . 尽量采用非拔牙矫治E . 以上说法均错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哪项功能异常易致远中错牙合()A . 翼外肌功能不足B . 翼外肌功能亢进C . 咀嚼功能异常D . 以上都对E .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新鲜唾液的pH范围约为()A .6.0~7.9B .6.0~6.7C .4.5~6.0D . D.4.5~6.7E .4.5~7.9
[单选题]咬下唇不良习惯可导致的错牙合畸形是()A .下前牙拥挤B .前牙深覆牙合C .前牙深覆盖D . D.下颌后缩E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