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急性轻度中毒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A . 5B . 10-20C . 30-40D . 50
[单选题]高处动火作业时,氧气瓶和乙炔瓶应距动火垂直距离()米以上。A . 5B . 10C . 15D . 20
[单选题]在吹扫置换煤气管道时不可以用何种气体做为置换介质()。A . 烟气B . 蒸汽C . 氮气D . 空气
[单选题]()者不能施行人工呼吸,易造成肺水肿。A . 煤气中毒B . 刺激性气体中毒C . 缺氧窒息D . 触电
[多选题]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必须设专职人员负责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每班要清理隔爆罩上的煤尘,发放前必须检查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零点和电压或电源欠压值,不符合要求的严禁发放使用。A . 质量B . 数量C . 充电D . 收发E . 维护
[多选题] 矿山救护大队质量标准化考核包括下列:()。A . 组织机构B . 技术装备与设施C . 训练与培训D . 综合管理
[单选题]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深度()厘米为宜,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A . 1--2B . 2--3C . 3--4D . 4--5
[多选题] 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后,应由()共同组成事故处理指挥部,并迅速准确的做出处理事故方案。A . 事故单位B . 消防队C . 煤气防护站D . 办公室
[单选题]开启关闭氧气阀门时,当采用带旁通阀的阀门时,应先开启旁通阀,使下游侧先冲压,当主阀两侧压差小于等于()MPa时,再开启主阀。A . 0.3B . 0.4C . 0.5D . 1
[单选题]直径为()盲板严禁用拼凑钢板焊接使用。A . Φ1800mmB . 大于Φ1800mmC . Φ1250mmD . Φ1500mm
[多选题] 井田内有与()等存在水利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时,应当查明其确切位置,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A . 山川B . 河流C . 湖泊D . 溶洞E . 含水层
[单选题]工作场所中CO含量在()以下可以连续工作。A . 24PPmB . 40PPmC . 80PPmD . 160PPm
[多选题] 每年必须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的鉴定工作,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审批,并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上报时应包括()的鉴定结果。A . 开采煤层最短发火期B . 自燃倾向性C . 煤尘爆炸性D . 瓦斯爆炸性E . 开采煤层最长发火期
[单选题]要在心脏和呼吸停止4分钟内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效果良好;4—6分钟部分有效;6—10分钟少有复苏者;超过()分钟几乎无成功可能。A . 20B . 15C . 12D . 10
[单选题]带煤气抽堵盲板时管道沿线停止其它一切施工,作业区域内不准有行人通过,下风侧()米内无火源,并设专人维护。A . 10B . 20C . 30D . 40
[多选题] 应急救援队伍在预防性安全检查结束后应做好下列工作:()。A . 及时向受检单位通报检查结果B . 及时向受检单位提交隐患整改建议书C . 监督受检单位整改隐患D . 双方签字
[多选题] 发生煤气严重中毒者,应现场及时采取的救护措施()。A . 在空气新鲜处休息并保持安静B . 进行人工呼吸C .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D . 苏生器强制送氧
[单选题]抢救中毒窒息患者时,不能采用哪种运送方式()。A . 用力摇晃,生拉硬拖B . 担架运送C . 人拉车式、双人平托式D . 单人肩扛式
[单选题]直径为300-500mm的盲板其厚度应为()mm。A . 8-10B . 10-12C . 6-8D . 12-14
[单选题]发生煤气管道着火事故后,管道直径在小于或等于()毫米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闸阀灭火。A . 100B . 150C . 200D . 300
[问答题] 井下避灾自救应遵守哪五条原则?
[问答题] 矿上救护队应在接到命令后多长时间出动?
[问答题]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问答题] 过滤式自救器可作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什么事故时,灾区人员逃生的工具?
[问答题] 在进入避难硐室前应注意哪些事?
[单选题]DC630―3―12表达式中“12”的含义应为:()。A . 曲线半径B . 12kg/m钢轨C . 1200的轨距
[问答题] 人工呼吸包括哪些方式?
[多选题] 基层应急队伍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A . 应急值守、接警处臵制度B . 预防性检查制度C . 救援队员职业病鉴定制度D . 财务后勤管理制度
[单选题]下列抽放设备中,可作为测量用具的是()。A . 放水器B . 瓦斯泵C . 孔板流量计D . 防回火网
[多选题] 排水器漏煤气的原因()。A . 排水器下水管插入排水器水封部分腐蚀漏孔或排水器简体,隔板等处腐蚀漏孔,造成排水器水封有效高度不够;B . 操作失误造成的管道压力升高过快;C . 排水器流量过大,而又无补充水;D . 低压煤气管网中窜入大量的高压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