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有关肾胚胎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 .病理包括典型的神经母细胞瘤B .术后放射治疗剂量依年龄大小而定C .不论分期,全部都要行术后放射治疗D .主要是血行转移E .对放射治疗敏感
[单选题]关于膀胱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分化较好(G、G)的表浅性膀胱癌,肿瘤<2cm,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B .分化较好(G、G)的表浅性膀胱癌,肿瘤<0.5cm,首选膀胱灌注治疗C .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应行膀胱内灌注治疗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D .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以外科开放性手术为主E .膀胱颈部或三角区的浸润性癌首选全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手术
[单选题]目前儿童Wilms瘤,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A .超过60%B .65%~75%C .75%~85%D .超过90%E .100%
[单选题]哪种因素可能与肾癌的预后无关()A .分期B .病理分级C .肾静脉受侵D .肾盂受侵E .区域淋巴结受侵
[单选题]患者男性,60岁,14天前查腹部B超提示腹膜后肿物,进一步查腹部CT,提示左侧中下腹巨大团块影(图20)。患者否认腰痛、尿频、尿痛、血尿及排尿困难等症。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9年,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治疗,血压控制良好。根据该患者腹部CT表现,可排除以下哪种疾病()A . 脂肪瘤B . 淋巴管瘤C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D . 纤维瘤E . 肾细胞癌F . 神经鞘瘤
[单选题]男性,47岁,B超右肾上极5cm大小中强回声肿物,CT平扫肿物CT值为-25Hu。无肉眼血尿史。最可能的诊断是()A .右肾癌B .右肾盂癌C .右肾囊肿D .右肾错构瘤E .右肾母细胞瘤
[单选题]男性,65岁,间断性肉眼血尿3月余,血尿时尿中偶有血块,期间曾有两次左肾区绞痛史。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左肾上盏拉长并向内侧移位。B超提示左肾上极3cm低回声实性占位。其诊断最可能是()A .左肾错构瘤B .左肾盂癌C .左肾囊肿D .左肾细胞癌E .左肾上腺肿瘤
[多选题] 患者男性,73岁,4年前因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分期为pT2bN0M0。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14.2μg/L,Gleason评分3+4。术后3个月血清PSA<0.01μg/L。3个月前患者复查血清PSA为0.23μg/L,此次复查血清PSA为0.29μg/L。患者既往体健。据现有资料判断,该患者的PSA升高主要考虑()A . 生化复发B . 局部复发C . 淋巴结转移D . 骨转移E . 内脏多发转移F . 检验误差
[单选题]关于排泄性尿路造影在诊断膀胱癌的价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了解双肾功能B .有否因膀胱肿瘤引起的上尿路梗阻C .有否合并肾盂癌及输尿管癌D .根据膀胱内充盈缺损,初步估计肿瘤大小及部位E .可确定膀胱肿瘤浸润深度
[单选题]男孩,3岁,其母给患儿洗澡时发现腹部形状异常。诊断为Wilms瘤,有关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 .发热B .严重血尿C .高血压D .腹部包块E .体质虚弱
[多选题] 患者男性,69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加重伴尿痛1天”就诊。患者无发热及腰痛。既往体健。查体:双肾区叩痛(-),直肠指诊(DRE)未及质硬结节。门诊接诊医师应为该患者安排哪些检查()A . 尿常规B . 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C . 泌尿系B超+残余尿D . 前列腺腔内超声E . 前列腺穿刺F . 静脉肾盂造影
[单选题]原发肿瘤切除术后肺转移灶可自发消退的肿瘤是()A .肾癌B .前列腺癌C .膀胱癌D .睾丸畸胎癌E .睾丸胚胎癌
[单选题]对于肾癌的治疗错误的是()A .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仍是目前惟一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的手段B .局部浸润性肾癌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应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C .局限性肾癌术后的放疗或化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D .转移性肾癌,行为状态较好的患者可行姑息性肾切除术E .局部浸润性肾癌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
[单选题]关于肾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高发年龄在50~60岁B .男女发病比为2:1C .典型症状为血尿、疼痛、肿块D .对放疗敏感E .对化疗不敏感
[单选题]肾母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 .虚弱婴幼儿腹部有巨大包块B .有血尿、尿频、尿痛C .血中肾素活性升高D .常早期转移至颅骨和肝E .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
[单选题]下列有关肾细胞癌影像学检查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腹部X线平片见肾影增大,可见钙化影B .在静脉肾盂造影中,肾盏受压,变形或移位C .B超对肾癌的诊断准确性接近CTD .B超、CT、MRI的检查结果有助于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E .静脉肾盂造影的结果有助于与肾囊肿的鉴别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因“右侧肾盂癌根治术后3年,血尿1周”就诊。患者于3年前,因右肾盂癌于当地医院行右侧肾盂癌根治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无排尿费力等不适。遂至门诊就诊。尿常规检查:尿隐血(+++)。尿脱落细胞检查:可见核异形性细胞。B超检查:右肾缺如,左肾、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内多发低回声占位。膀胱镜检查:膀胱左侧壁、后壁多发菜花样隆起。活检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G3)。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应首选()【提示】该患者选择了TURBt,术后病理检查:提示
[单选题]63岁,女性,间歇无痛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查体:左肾下极可及,B超提示左肾占位病变,IVP肾盂肾盏受压,尿细胞学(-),膀胱镜检查可见左输尿管口喷血,最刚可能诊断的疾病是()A .左肾癌B .左肾结石C .左肾盂肿瘤D .左肾母细胞瘤E .左肾囊肿
[多选题] 患者男性,53岁,因“右侧肾盂癌根治术后3年,血尿1周”就诊。患者于3年前,因右肾盂癌于当地医院行右侧肾盂癌根治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无排尿费力等不适。遂至门诊就诊。尿常规检查:尿隐血(+++)。尿脱落细胞检查:可见核异形性细胞。B超检查:右肾缺如,左肾、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内多发低回声占位。膀胱镜检查:膀胱左侧壁、后壁多发菜花样隆起。活检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G3)。该患者下一步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是()A . 膀胱灌注化疗B
[单选题]男性.64岁,全程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2个月,排泄性尿路造影示膀胱右壁充盈缺损,直径2cm,首先考虑什么疾病()A .前列腺中叶增生B .阴性结石C .膀胱憩室D .膀胱癌E .膀胱息肉
[多选题] 患者男性,41岁,主因“阴茎癌术后2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5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于外院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考虑存在转移,术后行放疗。5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约20cm长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直径约4cm肿物,活动度差;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该患者行腹股沟区CT检查,提示左侧腹股沟区肿物,直径约5cm,考虑为阴茎癌转移。进一步较
[多选题] 患者男性,42岁,已婚已育,主诉“右侧阴囊肿痛1个月”就诊。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既往史:5岁时行右侧隐睾下降固定术;8年前因会阴部外伤致左侧睾丸破裂出血,行保守治疗后出现左侧睾丸萎缩。体检:右侧睾丸、附睾增大,界限不清,右附睾体尾部触及2.5cm×3cm肿块,质地中等偏硬,表面结节感,轻触痛,与周围无明显粘连;左侧阴囊无肿大,左侧睾丸明显缩小,左侧附睾大小质地正常;阴囊皮肤无红肿。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附睾体尾部结节,考虑附睾炎。左侧睾丸萎缩,大小2
[多选题] 患者男性,42岁,发现左侧睾丸肿大1周余,大小约5cm×4cm×6cm,有沉重感,无畏寒、发热,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测:甲胎蛋白(AFP):458mg/L,(酶联免疫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306IU/L,胸部X线片及头颅CT未见异常,腹部CT检查提示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若患者在进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3年出现了复发病灶,可行何种治疗()【提示】患者取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为非精原细胞瘤。A . VIP×4疗程B . TIP×4疗程C . VeIP&tim
[单选题]与长期接触化工燃料有着密切关系的是()A .肾癌B .膀胱癌C .阴茎癌D .睾丸癌E .前列腺癌
[多选题] 患者男性,45岁,已婚已育,主诉“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伴右侧睾丸肿大半年”就诊。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年。体检:血压150/95mmHg(1mmHg=0.133kPa),两侧乳房弥漫性增大,乳头、乳晕发育良好,无明显触痛,未触及明显结节;两侧睾丸位于阴囊内,右侧睾丸增大,大小4.0cm×4.0cm×3.5cm,质地中等偏硬,沉重感,表面光滑,无触痛,与周围无明显粘连;左侧睾丸、附睾大小及质地正常,无触痛。阴囊皮肤无红肿。超声检查提示:右侧睾丸下极低回声结节,大小1.2cm×1.0cm,界限清晰
[单选题]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取决于()A .血尿的程度B .肿瘤的大小和数目C .排尿困难程度D .浸润膀胱壁的深度E .患者的年龄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最大特点()A .易复发B .预后差C .转移快D .肾功能衰竭早E .早期即处理困难
[单选题]关于肾癌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血尿、疼痛或肿块都出现时已是晚期B .可有腰部钝痛,有时亦可出现肾绞痛C .肿块可在腹部或腰部出现D .肾外表现有高热、低血压、红细胞减少等E .间歇无痛肉眼血尿为常见症状
[单选题]关于Wilms瘤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尿液分析一般正常B .不会引起高血压C .肾功能常无障碍D .儿童多发E .与成神经细胞瘤的区别在于后者的X线片常有钙化影
[单选题]患者男性,41岁,主因“阴茎癌术后2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5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于外院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考虑存在转移,术后行放疗。5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约20cm长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直径约4cm肿物,活动度差;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该患者行腹股沟区CT检查,提示左侧腹股沟区肿物,直径约5cm,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