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1型题] 测得某物质的肾清除率为80ml/min,肾小管对该物质()A . 必定能重吸收,但不能确定能否分泌B . 必定不能重吸收,也必定不能分泌C . 必定能重吸收,也必定能分泌D . 必定能分泌,但不确定能否重吸收E . 能否重吸收和分泌都不能确定
[单选题,A1型题] 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是()A .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B .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 .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 .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E .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A1型题] 关于肾小管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 . 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B . 与H-的分泌有关C . HCO3-是以CO2扩散的形式重吸收D . HCO3-重吸收需要碳酸酐酶的帮助E . 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
[单选题,A1型题] 给兔静脉注射50%葡萄糖10ml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 .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 . 血容量增多C . 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D .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E . 血管内水过多
[单选题,B1型题] 急性大失血导致尿量改变的机制是()A .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 . 囊内压升高D .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 . 肾血浆流量减少
[单选题,A2型题] 某患者服用对髓袢升支粗段 NaCl 主动重吸收有抑制作用的呋塞米后,尿量增多,尿渗透压下降,该患者排低渗尿的原因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A . 对Na+主动重吸收减少B . 对Cl-主动重吸收减少C . 对水的通透性降低D . 管腔外渗透压梯度降低E . 管腔内溶质浓度增加
[单选题,B1型题] 大量饮水导致尿量改变的机制是()A .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 . 囊内压升高D .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 . 肾血浆流量减少
[单选题,A1型题] 某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但血压正常,分析该患者血钾增高()A . 肾小管K+-Na+交换减弱B . 肾小管H+-K+交换增强C . 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D .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 . 近端小管K+的吸收增加
[单选题,A1型题] 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 . 主要在近球小管重吸收B . 以CO2的形式重吸收C . 与H+的分泌有关D . 需要碳酸酶的参与E . 滞后于Cl-的重吸收
[单选题,A1型题] 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20ml,尿量将显著增多,其原因是()A . 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高B .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 醛固酮D .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E . 血管内水过多
[单选题,A1型题] 糖尿出现时,根据肾糖阈理论,全血血糖浓度至少为()A . 83.33mmol/L(1500mg/dl)B . 66.67mmol/L(1200mg/dl)C . 27.78mmol/L(500mg/dl)D . 11.11mmol/L(200mg/dl)E . 8.89mmol/L(160mg/dl)
[单选题,A1型题] 关于肾脏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A . 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B . 经过通道的易化扩散方式进行C . 需要转运蛋白D . 肾糖阈的正常值为10mmol/LE . 葡萄糖的重吸收与Na+的转运密切相关
[单选题,A1型题] 以下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机制是()A . 血糖浓度增高B . 血Ca2+浓度降低C . 血K+浓度增高D . 循环血量增多E . 血Na+浓度降低
[单选题,A1型题] 下列因素中,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最强的是()A . 循环血量减少B .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C . 血浆白蛋白及胶体渗透压增高D . 饮大量清水E . 白蛋白减少
[单选题,A1型题] 肾糖阈是()A .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的浓度B . 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C . 肾小球开始吸收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D . 肾小球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E . 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
[单选题,A1型题] 肾髓质高渗梯度建立的主要动力是()A . 近端小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B .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C . 远端小管,集合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D . 髓袢升支粗段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E . 远端小管,集合管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
[单选题,A1型题] 肾脏近髓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A . 释放肾素B . 分泌醛固酮C . 释放血管升压素D . 排泄钠、氯离子E . 浓缩与稀释尿液
[单选题,A2型题] 某患者服用对髓袢升支粗段NaCl主动重吸收有抑制作用的呋塞米后,尿量增多,尿渗透压下降,该患者排低渗尿的原因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A . 对Na+主动重吸收减少B . 对Cl-主动重吸收减少C . 对水的通透性降低D . 管腔外渗透压梯度降低E . 管腔内溶质浓度增加
[单选题,A2型题] 给家兔静脉注射血管升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液渗透压增高,该动物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A . 对水通透性增高B . 对Na+重吸收增多C . 对尿素重吸收增多D . 管腔内溶质浓度降低E . 管腔外渗透压升高
[单选题,A2型题]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20%葡萄糖50ml,患者尿量显著增加,尿糖定性阳性,分析该患者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A . 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B . 肾小球滤过率增大C . 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D . 肾小管对Na+吸收减少E . 血容量增大
[单选题,A2型题] 给家兔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迅速减少,该动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 肾小囊内压升高C . 肾小囊内液胶体渗透压降低D .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 . 肾血流量减少
[单选题,A1型题] 肾小管对H+分泌增加不引起()A . Na+吸收增加B . HCO3-重吸收增加C . NH3分泌增加D . K+分泌增加E . 水排出增加
[单选题,A2型题] 已知碘锐特在流经肾循环后可被完全清除,给某人静脉注射碘锐特后,肾每分钟可将660ml血浆中碘锐特完全清除,该数值等于()A . 肾小球滤过率B . 肾血流量C . 肾血浆流量D . 肾小管分泌率E . 肾小管重吸收率
[单选题,A1型题] 致密斑感受器直接感受下列哪项变化()A . 肾小球滤过率B . 流经致密斑的钠量C . 循环血量D . 动脉血压E . 血K+
[单选题,B1型题] 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A . 血管升压素B . 醛固酮C . 肾上腺素D . 血管紧张素ⅡE . 肾素
[单选题,A1型题] 血管升压素对肾脏的主要作用是()A . 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B . 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C . 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D . 促进近端小管对水重吸收E . 保Na+、排K+,保水
[单选题,A1型题] 67%NaCl吸收在()A . 皮质B . 远曲小管C . 集合管D . 近球小管E . 髓质
[单选题,A1型题]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是由于()A .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增高B . 囊内压下降C .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D . 肾血浆流量增多E . 囊内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单选题,A1型题] 正常情况下,肾脏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A . 约占滤液量的99%B . 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C . 与葡萄糖的重吸收率平行D . 受血管升压素的调节E . 受醛固酮的调节
[单选题,A1型题] 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调节()A . 自身调节B . 神经体液调节C . 负反馈调节D . 正反馈调节E . 前馈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