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怀疑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 .及早扩容利尿,保护肾脏B .早期应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C .给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D .详细核对并采集标本作有关实验室检查E .立即停止输血
[单选题]哪种方法预防输血时的凝血障碍最有效()A .血液加温B .新鲜冰冻血浆C .加葡萄糖酸钙D .新鲜全血E .浓缩血小板
[单选题]为达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晶体液需用量通常是等效胶体液用量的()A .1~3倍B .2~4倍C .3~5倍D .4~6倍E .5~7倍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符合AB型血的血清抗体()A .有抗AB抗体B .兼有抗A、抗B抗体C .既无抗A抗体,也无抗B抗体D .有抗O抗体E .有抗A或抗B任一种抗体
[单选题]误输异型血可发生()A .过敏反应B .发热反应C .细菌污染反应D .血液凝集反应E .溶血反应
[单选题]下列叙述哪项错误()A .预计术中失血超过1200ml,又无禁忌证者均可考虑采集自体血B .手术当日采集的多单元血,应先回输最先采集单元的血C .一般情况下不宜回收肝脏的失血D .在血液稀释过程中,外周血管阻力与血液稀释度呈平行下降E .为使组织不致缺氧,血液稀释宜保持红细胞比容不低于0.25
[判断题] 休克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细胞缺氧的综合征。()A . 正确B . 错误
[单选题]高张溶液多用于休克、多发性外伤等急症危重病人的复苏,其安全有效剂量为()A .1~2ml/kgB .3~4ml/kgC .5~6ml/kgD .6~8ml/kgE .8~10ml/kg
[问答题] 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单选题]一般腹腔内手术,浆膜下隔离液量平均约为()A .<500mlB .500mlC .1000mlD .1500mlE .2000ml
[单选题]血液贮存期间生化及血液学变化,下列哪项错误()A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存活时间缩短B .凝血因子(主要是Ⅴ、Ⅷ因子)活性降低,但一般不致引起凝血功能障碍C .因血中2,3-二磷酸甘油酸盐含量下降使血红蛋白氧离解曲线左移D .血钾含量升高,血游离钙浓度降低E .pH随贮存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
[判断题] 大量输库血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数降低。()A . 正确B . 错误
[单选题]术中输血最主要的目的是()A .改善氧的运输能力B .改善微循环C .补充血液胶体成分D .补充凝血因子E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单选题]自体输血的临床意义不包括()A .节约库血用量B .减少血液细菌污染C .减少疾病传播D .减少血型不合或过敏反应E .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
[多选题] 大量输血包括以下哪些()A .输血总量超过2000mlB .一次输血量达到或超过病人总血容量的1~1.5倍C .1小时内输血量相当于病人总血容量的1/2D .输入浓缩红细胞超过10单位E .20分钟内输血速度超过1.5ml/(kg·min)
[配伍题,B型题] 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陷的出血病人()去除了95%以上的白细胞和99.5%以上的血浆,去除了细胞碎屑及其他微聚物()主要用于Ⅷ因子、纤维蛋白原缺乏的出血病人()适用于血友病乙()适用于器官移植术、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病人()用于稀有血型的红细胞输血()A .洗涤红细胞B .冰冻红细胞C .新鲜冰冻血浆D .血浆冷沉淀E .凝血酶原复合物
[多选题] 术中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为()A .凝血功能障碍B .枸橼酸中毒C .血钾改变D .酸碱紊乱E .低钙血症
[单选题]血液稀释时,凝血因子需保持在正常水平的何种程度以上时才能维持凝血的需要()A .25%B .30%C .20%D .35%E .40%
[单选题]补充第三间隙丢失的液体宜用()A .生理盐溶液B .复方生理盐溶液C .5%葡萄糖液D .胶体液E .乳酸钠林格液
[判断题] 怀疑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及早扩容利尿,保护肾脏。()A . 正确B . 错误
[判断题] 枸橼酸中毒表现有低钙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心肌抑制及心律失常应用大量ACD库血应常规补充钙剂。()A . 正确B . 错误
[多选题] 血液稀释的禁忌证包括()A .重度贫血B .低蛋白血症C .凝血功能障碍D .老年人或小儿E .脑压过高
[单选题]在明显的末梢循环衰竭时,脉压()A .增大B .变小C .无变化D .变化不一E .变小,然后增大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胶体液的优点()A .限制和防止外周组织、肺问质水肿液蓄积B .维持血浆胶渗压C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D .扩充血浆容量效果好,维持时间长E .改善微循环
[判断题] 交叉配血试验最主要的目的是观察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是否相配合。()A . 正确B . 错误
[多选题] 成人输血的适应证包括()A .失血量达15%~20%B .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C .严重感染D .凝血异常E .替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单选题]加温血液的温度不宜超过()A .30℃B .32℃C .34℃D .36℃E .38℃
[多选题] 血液稀释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机体通过哪些途径维持血浆渗透压()A .肝脏加速蛋白质的合成B .减缓蛋白质的分解代谢C .代偿性血液浓缩D .血管内、外蛋白质贮备的补充E .降低间质液蛋白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