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6岁,患短肠综合征,拟行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最理想的静脉应选择()A .颈内静脉B .颈外静脉C .头静脉D . D.大隐静脉E .上肢静脉
[单选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的营养素是()A . 色氨酸B . 葡萄糖C . 精氨酸D . 苯丙氨酸E . 脂肪乳剂
[单选题]女性,40岁,脑外伤致昏迷的病人,给予实施肠内营养,营养师配制液体状的大分子聚合物制剂,其标准能量密度为()A . 4.18kj/mlB . 5.18kj/mlC . 6.18kj/mlD . 7.18kj/mlE . 8.18kj/ml
[单选题,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6岁,患短肠综合征,拟行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患者全胃肠外营养超过2周,全胃肠外营养可以克服的缺陷是()A .胆汁淤积B . 黄疸C . 脂肪肝D . 氨基转移酶升高E . 代谢性酸中毒
[单选题]张某,42岁,食管癌晚期,不能进食,给予脂肪乳、氨基酸等输入。1周后,患者主诉有疼痛感,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肿胀,发红。临床考虑静脉炎。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是()A . 输液速度过快B . 输液量过大C . 溶液含有致热物质D . 长期输人高浓度溶液E . 输液速度过慢
[单选题]利用体质指数判断营养不良的标准是()A . 小于16.5为消瘦,大于等于20为超重B . 小于18.5为消瘦,大于等于20为超重C . 小于18.5为消瘦,大于等于24为超重D . 小于20.5为消瘦,大于等于24为超重E . 小于20.5为消瘦,大于等于25为超重
[单选题]李先生,72岁,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肠内营养明显不耐受,需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考虑选择输注途径为中心静脉还是周围静脉时,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A . 病人的经济条件和依从性B . 病人的基础疾病和手术情况C . 病人的血管条件D . 肠外营养的天数和营养素需要量E . 肠外营养的配方
[多选题] 使用要素饮食,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 浓度由低到高,开始使用12.5%~15%要素饮食溶液,以后可逐渐提高浓度B . 溶液温度要保持在30℃左右C . 开始速度不宜过快,以40-50ml/h的滴速为宜D . 滴速可逐渐增加,但一般不超过80~100ml/hE . 溶液配制后应当天使用,以防止要素饮食变质
[单选题]下列关于营养支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高支链氨基酸配方适用于肾衰竭病人B . 首选肠内营养支持C . 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较易发生误吸D . 要素饮食是有渣饮食E . 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最好分别单独输注
[单选题,共用题干题] 张女士,55岁,胃癌根治术后1天,经鼻肠管采用重力滴注法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80滴/分。查体发现:T37.8℃,P82次/分,R20次/分,BP110/68mmHg。有效的处理方法是()A .停用肠内营养,改为TPNB . 应用胃肠动力制剂,促进肠蠕动C . 应用止吐药物D . 减慢营养液滴速,降低营养液浓度E . 心理支持、减轻焦虑
[单选题]通过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估讨计其接受营养支持的时间至少应为()A . 1周B . 2周C . 3周D . 4周E . 5周
[单选题,共用题干题] 赵先生,68岁,肠梗阻术后行TPN,遵医嘱给予TNA2000ml周围静脉输入。约3小时后,病人出现表情淡漠、嗜睡,随即出现昏迷。检查提示:血糖36.8mmol/L,血清Na+155mmol/L,血清K+4.5mmol/L,血浆渗透压380mmol/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此时TNA剩余不足1000ml,病人既往无糖尿病史。为防止营养液变质和污染,配制后的TNA应在()A .8小时内输完B . 10小时内输完C . 12小时内输完D . 24小时内输完E . 36小时内输完
[单选题,共用题干题] 钱先生,68岁。脑血管意外一周转入本院,消瘦、嗜睡。营养指标检测发现:清蛋白26g/L,转铁蛋白1.8g/L。病人无消化道出血和肠道感染,既往除高血压外无其他疾病史。此时对该病人的营养支持应首选()A .口服流质B .置管行肠内营养C .肠外营养D . D.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以肠外为主E .先治疗原发病再考虑营养支持
[单选题]男性,42岁,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早期最适当的营养液输注途径是()A . 鼻胃管B . 胃造瘘C . 鼻肠管D . 空肠造瘘E . 周围静脉营养支持
[单选题]李某,男性,40岁,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人院,准备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代谢并发症是()A . 高钾血症B . 低钾血症C . 肝功能异常D . 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E . 高血糖
[单选题]属于重度营养不良的清蛋白标准是()A . 35g/LB . 29g/LC . 25g/LD . 15g/LE . 21g/L
[单选题]反映机体脂肪或能量贮备的人体测量指标是()A . 体重指数B . 体重C . 上臂周径D . 上臂肌围E . 皮褶厚度
[单选题]肠外营养发生导管性脓毒症时,最有效的措施为()A . 大剂量抗生素B . 更换营养液C . 镇静、退热D . 拔除导管E . 局部清洁、换药
[单选题]肠内营养支持有许多优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 . 应用和管理方便,应用得当很少发生并发症B . 肠内营养制剂组成成分简单,易被肠、胰液消化C . 肠内营养剂经肠道吸收入肝,并在其内合成机体所需要的各种成分D . 某些营养素可直接被黏膜利用,有利于代谢E . 防止胃肠道黏膜萎缩,维护胃肠道黏膜的防御系统
[单选题]张某,男性,50岁,短肠综合征患者,如果给予要素饮食,下列护理措施其中错误的是()A . 要素饮食配制后要在室温下保存B . 要素饮食配制后要在24h内用完C . 由小量、低浓度、低速度开始输入D . 每日冲洗鼻饲导管2次E . 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发生
[单选题]男性,50岁,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士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 . 若胃内容物残留量为200ml,可继续输注营养液B . 输注营养液时应取头部抬高30°的半卧位C . 若输注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应减慢输注速度D . 营养液浓度一般由25%开始逐渐增至50%E . 营养液量逐渐增加,3天内达到全量
[单选题]清醒患者鼻胃管灌注要素饮食时最佳体位是()A . 去枕平卧位B . 左侧卧位C . 右侧卧位D . 垫枕平卧位E . 半卧位
[单选题]保持肠内营养喂养管通畅的最有效方法是()A . 妥善固定、防止扭曲B . 做好插管长度标记,并班班交接C . 只用于输注营养液,禁止注入其他药物D . 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输入营养液E . 连续输注过程中每4小时以温开水30ml冲洗管道
[多选题]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病人可能发生的代谢性并发症有()A .低血糖B .空气栓塞C .导管败血症D . D.肝胆系统损害E .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单选题]肠内营养支持病人最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是()A . 黑便B . 腹泻C . 腹胀D . 便秘E . 恶心、呕吐
[单选题]女性,60岁,脑外伤昏迷,长期鼻饲,下列不妥的护理是()A . 鼻饲间隔时间不少于2hB . 所有灌注用品每日消毒一次C . 每日口腔护理2-3次D . 胃管每日更换E . 鼻饲前检查胃管位置是否正常
[单选题]张女士,55岁,胰十二指肠术后,经空肠造口管行肠内营养3天,病人出现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有助于判断为饲管移位造成急性腹膜炎的征象是()A . 开始发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B . 腹痛的部位、范围和性状C . 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营养液类似液体D . 胃肠减压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E . 有无休克等全身反应
[单选题]属于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的是()A . 鼻胃管B . 胃造瘘C . 空肠造瘘D . 中心静脉插管E . 鼻肠管
[单选题]李某,女性,35岁,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准备给予要素饮食加强营养。有关要素饮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是多种营养物质配伍成的未消化营养制剂B . 不需消化或稍经消化即刻吸收利用C . 对胃肠刺激小,不引起消化道分泌增加D . 无渣粪少,有利于肠道休息及清洁E . 最适宜管饲
[单选题]女性,67岁,因患结肠癌入院治疗,可以帮助护士判断其有营养不良的依据是()A . 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B . 一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kgC . 一年内体重下降5%D . 血清白蛋白40g/LE . 体质指数高于正常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