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毒题库

急性风湿热的病原体为()

[单选题,B型题] 急性风湿热的病原体为()A . 金黄色葡萄球菌B . 螺旋体C . 病毒D . 衣原体E . 链球菌

  • 查看答案
  • 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单选题,A1型题] 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 . 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B . 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C . 清创+抗生素D . 清创+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E . 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 查看答案
  •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是()

    [单选题,B型题]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是()A . 白细胞升高B . 腓肠肌痛明显C . 口腔内有科普利克斑D . 血液涂片是常用于确诊的方法E . 骨关节痛明显

  • 查看答案
  •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

    [单选题,A1型题]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A . 破伤风梭菌通过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繁殖致病B . 破伤风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C . 破伤风溶血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D . 破伤风梭菌产生内毒素引起休克E . 破伤风梭菌引起败血症

  • 查看答案
  •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阶段体温达40℃左右,昏迷,反复抽搐,但无呼吸衰竭,恢复期有

    [单选题,A2型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阶段体温达40℃左右,昏迷,反复抽搐,但无呼吸衰竭,恢复期有运动性失语,该病人属于乙型脑炎的()A . 轻型B . 普通型C . 重型D . 极重型E . 暴发型

  • 查看答案
  • 关于破伤风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1型题] 关于破伤风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属于兼性厌氧菌B . 为革兰阴性杆菌C . 外毒素致病D . 可以引起败血症E . 可以引起骨骼肌弛缓性麻痹

  • 查看答案
  • 风疹多见()

    [单选题,B型题] 风疹多见()A . 脾大,伴发肝损伤B . 起病后3~4天出疹C . 皮疹以红斑疹为主D . 皮疹细小色淡,无明显全身症状E . 出血疹,身损伤

  • 查看答案
  • 男性,20岁,外地来广州学生。高热3天,抽搐、意识障碍1天入院,体检体温40℃,

    [单选题,A2型题] 男性,20岁,外地来广州学生。高热3天,抽搐、意识障碍1天入院,体检体温40℃,呼吸30次/分,颈抵抗,病理神经反射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外周血象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92%,尿蛋白(+),为明确诊断,下列检查中最重要的是()A . 血培养B . 乙脑特异性抗体检查C . 脑脊液检查D . 病毒分离E . 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查

  • 查看答案
  • 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A1型题] 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是()A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B . 单纯疱疹病毒C . 人乳头瘤病毒D . 柯萨奇病毒E . HIV

  • 查看答案
  • 麻疹的临床特征是()

    [单选题,B型题] 麻疹的临床特征是()A . 白细胞升高B . 腓肠肌痛明显C . 口腔内有科普利克斑D . 血液涂片是常用于确诊的方法E . 骨关节痛明显

  • 查看答案
  • 有芽胞的细菌是()

    [单选题,A1型题] 有芽胞的细菌是()A . 布氏杆菌B . 金黄色葡萄球菌C . 白喉棒状杆菌D . 肺炎链球菌E . 炭疽杆菌

  • 查看答案
  • 麻疹多见()

    [单选题,B型题] 麻疹多见()A . 脾大,伴发肝损伤B . 起病后3~4天出疹C . 皮疹以红斑疹为主D . 皮疹细小色淡,无明显全身症状E . 出血疹,身损伤

  • 查看答案
  • 男性,12岁,高热伴头痛2天,神志不清半天,于7月中旬入院,体检体温40.5℃,

    [单选题,A2型题] 男性,12岁,高热伴头痛2天,神志不清半天,于7月中旬入院,体检体温40.5℃,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昏迷状态,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仅及,脾未触及,病理神经反射阳性,外周血象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92%,该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 败血症B . 结核性脑炎C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 . 流行性乙型脑炎E . 疟疾

  • 查看答案
  • HIV的结构基因是()

    [单选题,B型题] HIV的结构基因是()A . gap基因B . rev基因C . 逆转录酶D . 整合酶E . 蛋白酶

  • 查看答案
  • 女性,农民。发热4天,昨天尿量680ml,呈酒醉貌,注射部位可见片状瘀斑,尿蛋白

    [单选题,A2型题] 女性,农民。发热4天,昨天尿量680ml,呈酒醉貌,注射部位可见片状瘀斑,尿蛋白(++++),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A . 立即查血常规B . 立即查流行性出血热抗体C . 立即补充血容量D . 立即应用呋塞米200mg静脉注射E . 立即查电解质及CO2CP

  • 查看答案
  • 肺炎的病原体为()

    [单选题,B型题] 肺炎的病原体为()A . 杜克雷嗜血杆菌B . O157:H7大肠杆菌C . 军团菌D . 幽门螺杆菌E . 密螺旋体

  • 查看答案
  • 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单选题,A1型题] 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 . 磷脂B . 蜡脂DC . 分枝菌酸D . 索状因子E . 硫酸脑苷脂

  • 查看答案
  •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单选题,B型题]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 发热、出血及周围循环衰竭B . 发热、出血、黄疸、肾损害C . 发热、出血、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明显D . 发热、出血、休克、肾损害E . 发热、出血、原发病灶、多器官损害

  • 查看答案
  • 生殖器疱疹的主要传播方式是()

    [单选题,A1型题] 生殖器疱疹的主要传播方式是()A . 性传播B . 血制品C . 粪-口途径D . 飞沫传播E . 垂直传播

  • 查看答案
  • 百日咳杆菌可经()

    [单选题,B型题] 百日咳杆菌可经()A . 水及食物传播B . 飞沫传播C . 性传播D . 接触传播E . 虫媒传播

  • 查看答案
  •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最常见类型是()

    [单选题,A1型题]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最常见类型是()A . 隐性或轻症感染B . 瘫痪型感染C . 延髓麻痹型感染D . 慢性感染E . 迁延型感染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39岁。广东佛山人,8月份入院。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天入院

    [单选题,A2型题] 患者女,39岁。广东佛山人,8月份入院。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天入院。体检:体温39.3℃,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伴有痒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肋下仅及,脾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3.8×109/L,红细胞数为4.5×1012/L,血小板为7.8×109/L,ALT300U/L,本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 流行性出血热B . 登革热C . 疟疾D . 钩端螺旋体病E . 病毒性肝炎

  • 查看答案
  • 疟疾的临床特征是()

    [单选题,B型题] 疟疾的临床特征是()A . 白细胞升高B . 腓肠肌痛明显C . 口腔内有科普利克斑D . 血液涂片是常用于确诊的方法E . 骨关节痛明显

  • 查看答案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

    [单选题,A1型题]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A . 猪B . 蚊C . 蜱D . 虱E . 鼠

  • 查看答案
  • 对狂犬病毒的正确叙述是()

    [单选题,A1型题] 对狂犬病毒的正确叙述是()A . 病兽发病前10天唾液开始排毒B . 抵抗力强,不被碘、乙醇、肥皂水等灭活C . 固定毒株接种动物发病所需潜伏期长D . 可以用灭活疫苗预防E . 可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嗜碱性包涵体

  • 查看答案
  • 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单选题,A1型题] 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A . 肺炎球菌B . 脑膜炎奈氏菌C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查看答案
  • 布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

    [单选题,A1型题] 布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A . 芽孢B . 荚膜C . 鞭毛D . 血浆凝固酶E . 链激酶

  • 查看答案
  • 猩红热多见()

    [单选题,B型题] 猩红热多见()A . 脾大,伴发肝损伤B . 起病后3~4天出疹C . 皮疹以红斑疹为主D . 皮疹细小色淡,无明显全身症状E . 出血疹,身损伤

  • 查看答案
  • 主要以内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单选题,A1型题] 主要以内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 . 布氏杆菌B . 金黄色葡萄球菌C . 白喉棒状杆菌D . 肺炎链球菌E . 炭疽杆菌

  • 查看答案
  • 被铁锈钉深刺造成外伤时,应给予注射()

    [单选题,A1型题] 被铁锈钉深刺造成外伤时,应给予注射()A . 破伤风减毒活疫苗B . 白百破三联疫苗C . 破伤风抗毒素D . 破伤风类毒素E . 丙种球蛋白

  • 查看答案
  • 首页 上一页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