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A型题]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胸片示主动脉弓及肺动脉段突出,肺血增多。可能性最大的疾病是()。A . 房间隔缺损B . 室间隔缺损C . 肺动脉瓣狭窄D . 动脉导管未闭E . 法洛四联症
[单选题,A型题]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反流与二尖瓣血流同为舒张期流向左心室的血流,区别两者的最佳超声技术为()。A . M型B . 二维超声C . 脉冲多普勒D . 连续多普勒E . 彩色多普勒
[单选题,A型题] 关于心影呈"主动脉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凹陷及心尖左下移B . 严重者可呈靴形心C . 常见于房间隔缺损D . 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E . 可见于心肌病
[单选题,B型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肌红蛋白从升高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A . 5~10天B . 10~14天C . 24~36小时D . 24~30小时E . 3~5天
[单选题,B型题] 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后出现肌肉疼痛,应检测的生化指标是()。A . LDHB . CKC . ASTD . cTnE . Myo
[单选题,A3型题]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患者接受运动试验检查,运动前血压120/90mmHg。运动3分钟时出现胸痛,心电图示V2~V6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05mV,测血压为100/85mmHg,此时应该()。A .继续完成检查B . 立即停止检查,平卧观察C . 静脉注射多巴胺D . 减慢运动速度E . 补充血容量
[单选题,A型题] P波消失,QRS-T波不能区分,心率为220次/分,节律规整,其可能的诊断为()。A .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B . 心房扑动C . 心房颤动D . 心室扑动E . 心室颤动
[单选题,A型题] P波消失,QRS-T不能区分,心率为350次/分,节律不规整,其可能的诊断为()。A .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B . 心房扑动C . 心房颤动D . 心室扑动E . 心室颤动
[单选题,A型题] P波消失,心房率>350次/分,心室率为110次/分,节律不规整,其可能的诊断为()。A .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B . 心房扑动C . 心房颤动D . 心室扑动E . 心室颤动
[单选题,A3型题] 患者女性,30岁,反复发作心悸4年。此次因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如图3-12-7所示。图中短阵宽QRS波心动过速应诊断为()。A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B . 房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 .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D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E . 室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A型题] 图3-13-2应诊断为()。A . 室性期前收缩B . 心房扑动C . 心室扑动D . 心房颤动E . RonT现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单选题,A型题] 下列情况易发生心室颤动,但除外()。A . 早期复极B .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明显抬高C .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D . Brugada综合征E .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单选题,A型题] PR间期为0.18s,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心率为130次/分,节律规整,应首先考虑为()。A .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B . 心房扑动C . 心房颤动D . 心室扑动E . 心室颤动
[单选题,A型题] P波消失,心房率为280次/分,心室率为140次/分,节律规整,其可能的诊断为()。A .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B . 心房扑动C . 心房颤动D . 心室扑动E . 心室颤动
[单选题,A型题] 正常人肢体导联P波电轴的范围为()。A . -30°~+90°B . 0°~+75°C . +45°~+90°D . 大多数在0°~+45°E . -30°~0°
[单选题,A型题] 男性,24岁,心电图诊断为早期复极。比较准确的说法应是()。A . 心电图正常B . 心电图不正常,不需要治疗C . 心电图可疑,需要治疗D . 心电图正常变异,不需要治疗E . 心电图不正常,需要治疗
[单选题,B型题] 移行区(R/S=1)位于V1导联,则为()。A . 逆钟向转位B . 顺钟向转位C . V1导联D . V2导联E . V3导联
[单选题,A型题] 在标准心电图纸速(25mm/s)的情况下,测相邻两个R-R之间的大格数为8大格,其心率为()。A . 30次/分B . 33.3次/分C . 37.5次/分D . 42.8次/分E . 50次/分
[单选题,A型题] 关于正常人QRS波群的电压标准,不正确的是()。A . V5导联R波振幅<2.5mVB . RavL+SV3<2.8mV(男性)或<2.0mV(女性)C . aVR导联R波振幅<0.5mVD . aVF导联R波振幅<2.5mVE . aVL导联R波振幅<1.2mV
[单选题,A型题] V5、V6导联R峰时间>0.06s,可见于()。A . 右心室肥大B . 右束支阻滞C . 左束支阻滞D . 左前分支阻滞E . 左后分支阻滞
[单选题,A型题] 测量PR段抬高或压低的叁考水平为()。A . ST段B . TP段(T波终末至P波的开始)C . J点D . J点后40ms处E . J点后60ms处
[单选题,A型题] 幼稚型T波是指()。A . 健康人V3或V4导联T波倒置B . 健康青年人V1~V3导联T波倒置C . 左胸导联出现T波倒置D . Ⅲ导联出现T波倒置E . aVL导联出现T波倒置
[单选题,A型题] 关于早期复极的描述,错误的是()。A . 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B . 常见于年轻人C . 运动时或心率增快时,ST段抬高程度加重D . ST段抬高主要以胸导联(V2~V5)明显,J点可上移0.1~0.4mVE . 是由于部分心室肌提前复极所致
[单选题,A型题] 正常人一般U波的振幅是同导联T波振幅的()。A . 5%~10%B . 5%~20%C . 10%~20%D . 5%~25%E . 10%~25%
[单选题,A型题] 属于R波递增不良的是()。A . 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B . 过渡区位于V2~V4导联C . 过渡区位于V5或V6导联D . 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升高E . V5导联R波振幅超过V6导联R波
[单选题,A型题] 关于正常人PR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 PR段常呈等电位B . 正常人PR段亦可向P波相反方向偏移C . 抬高通常<0.05mVD . 压低通常<0.08mVE . 心率加快不会引起PR段偏移
[单选题,A型题] 非特异性T波改变通常是指()。A . T波深倒置B . T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C . T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或轻度倒置D . Ⅲ导联或aVL导联出现T波倒置E . T波倒置深度<0.5mV
[单选题,A型题] 目前推荐测量ST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A . TP段B . J点C . QRS起始部水平线D . U波终点E . Q波起点
[单选题,A1型题] 医务人员根据确定的医学行为目标,拟定多个诊疗方案,然后从中选出达到最佳诊疗效果的方案是()A . 医学伦理决策B . 医学道德修养C . 医学伦理难题D . 医学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