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侦民警执法综合题库

甲长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2000年3月因小偷小摸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15天的处

[单选题]甲长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2000年3月因小偷小摸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15天的处罚。但甲屡教不改,成天琢磨着如何能不花力气挣大钱。2001年4月的某天,甲在公交车上盗窃他人手机一部,价值3000多元。同年6月,甲又与朋友合伙抢劫他人摩托车一辆。后甲被警察抓获。对甲的行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 甲构成累犯B . 甲构成盗窃罪C . 甲构成抢劫罪D . 对甲应实行数罪并罚

  • 查看答案
  •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多选题]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 必须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B . 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C . 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D . 其行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 查看答案
  • 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把抓过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说:

    [单选题]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把抓过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说:“不像话,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拿钱就走。王某的行为构成()A . 抢劫罪B . 抢夺罪C . 诈骗罪D . 招摇撞骗罪

  • 查看答案
  • 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的是()。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的是()。A . 免除处罚情节B . 从轻处罚情节C . 从重处罚情节D . 减轻处罚情节

  • 查看答案
  • 王某风闻钱谋造谣自己和单位女同事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便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剁下

    [单选题]王某风闻钱谋造谣自己和单位女同事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便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剁下他一只手臂,以教训他的造谣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王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王某应如何处理?()A . 应当从轻处罚B . 应当不处罚C . 应当减轻处罚D . 应当免除处罚

  • 查看答案
  •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

    [单选题]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和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 . 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 . 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 .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 .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 查看答案
  • 甲某因与车间主任乙不和,欲除之而后快。某日,甲某将炸药带进车间,点燃后借故溜出,

    [单选题]甲某因与车间主任乙不和,欲除之而后快。某日,甲某将炸药带进车间,点燃后借故溜出,结果不仅炸死车间主任,还炸伤其他工人3人,价值数百万元的生产设备、厂房一并被毁。甲构成哪种犯罪?()A . 故意杀人罪B . 爆炸罪C . 故意毁坏财物罪D . 故意伤害罪

  • 查看答案
  • 甲某知道乙某租用自己的房子用于生产假药而将房屋出租给乙某使用,对甲某的行为应当如

    [单选题]甲某知道乙某租用自己的房子用于生产假药而将房屋出租给乙某使用,对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A . 构成生产假药罪的共犯B . 构成包庇犯C . 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罪D . 不构成犯罪

  • 查看答案
  •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多选题]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 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B . 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C . 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D .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 查看答案
  • 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的有()

    [多选题] 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的有()A . 七十岁以上的人B .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C .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D . 犯罪时哺乳自己1周岁以下婴儿的人

  • 查看答案
  • 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的是()。A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利用职权对乙进行非法拘禁,时间长达3天B . 军警人员甲持枪抢劫C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利用职权挪用数额巨大的救济款进行赌博D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 查看答案
  • 王某身为某国有服装公司的董事长,擅自兼任其妹妹拥有的一家私人服装公司的经理,从而

    [单选题]王某身为某国有服装公司的董事长,擅自兼任其妹妹拥有的一家私人服装公司的经理,从而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王某的行为()A . 不构成犯罪B . 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C . 构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D . 构成徇私舞弊罪

  •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胁从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下列关于胁从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胁从犯就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B . 胁从犯包括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C .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 对于胁从犯,可以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项属于酌定情节?()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酌定情节?()A . 从犯B . 前科C . 累犯D . 预备犯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A . 未遂犯B . 中止犯C . 自首的D . 有立功表现的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A . 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B . 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重伤C . 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D . 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 查看答案
  • 下列与犯罪故意和共犯有关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多选题] 下列与犯罪故意和共犯有关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 甲一开始不知道现住自己家的张三是罪犯而收留,但在知道其是杀人犯后仍然加以隐藏的,可以构成窝藏罪B . 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100万元。取得贷款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贷款转贷牟利,不构成高利转贷罪C . 丙发现李四挪用公款所取得的款项放在家中,尚未使用,就“借用”李四的公款50万元购买毒品,丙属于挪用公款罪共犯D . 丁(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田某多次受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

  • 查看答案
  • 2005年10月,甲利用电子邮件向某商场发送恐吓信,以引爆安装在商场内的炸弹为借

    [单选题]2005年10月,甲利用电子邮件向某商场发送恐吓信,以引爆安装在商场内的炸弹为借口要求商场向其帐户上汇入人民币20万元。商场向警方报案后,停止营业,紧急疏散人群,停止营业达6小时。甲的行为应该认定()A . 敲诈勒索罪B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C .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查看答案
  •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

    [多选题]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引起的,不是犯罪。A . 不能抗拒B . 过于自信C . 不能预见D . 疏忽大意

  • 查看答案
  • 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多选题] 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A . 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B . 行为人又聋又哑C . 行为人系醉酒人D . 行为人患精神病,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 查看答案
  • 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多选题] 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A . 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 . 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C . 李弟不构成犯罪D . 李弟构成犯罪

  • 查看答案
  • 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

    [单选题]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A . 非法经营罪B . 走私普通货物罪C . 收购赃物罪D . 偷税罪

  • 查看答案
  •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A .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B .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C . 在办公大楼抢劫的D . 入户抢劫的

  • 查看答案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

    [单选题]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A . 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B . 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C . 集资行为是否合法D . 数额是否较大

  • 查看答案
  •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题]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生理性醉酒的人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B . 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不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C .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 . 未成年人都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 查看答案
  • 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是()。A . 甲在盗窃某单位的枪支时,突然听到一阵电铃声,以为是自己触发了警报系统而逃走B . 乙为了报复而欲杀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实施投毒杀人行为。C . 丁在抢劫时发现被害人是其小学教师后逃走。D . 辛某在抢劫时被巡逻的民警当场擒获

  • 查看答案
  • 下列中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多选题] 下列中行为构成犯罪的是()。A . 在春运期间,张某携带50只雷管和10公斤炸药上了火车。当乘警询问其所携带的是否危险品时,张某谎称是大米B . 张某是派出所民警,某日外出时不慎把枪支丢失。张某一直隐瞒未报告上级。之后,犯罪分子使用其丢失的枪支抢劫银行,抢走50万元人民币并打死二名银行职员C . 体育裁判张某获准持有运动气枪一支,经常借给他人打猎,所幸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D . 张某是银行的保卫人员,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一支,有时借给他人打猎,所幸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 查看答案
  •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多选题]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A . 减轻B . 免除C . 从轻D . 从重

  • 查看答案
  •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多选题]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A . 社会危害性B . 主观恶性C . 刑事违法性D . 应受刑罚处罚性

  • 查看答案
  • 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甲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

    [单选题]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甲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A . 按既遂犯处罚B .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 应当免除处罚

  • 查看答案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