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港口工程勘察时测得土层的天然重度值如下表所示。该土样天然重度的变异系数为()。A . 0.007B . 0.008C . 0.009D . 0.010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民用建筑场地中钻孔ZK-4,0~5m为黏性土,5.0~13.0m为粗砂土,地下水位为1.5m,对4.0m黏土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时,共进行3阵击,第一阵贯入5.0cm,锤击数为6击,第二阵贯入5.2cm,锤击数为6击,第三阵贯入5.0cm,锤击数为7击,触探杆长度为5m,在砂土层8m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时,贯入14cm的锤击数为28击,触探杆长度为9m,该黏土层和砂土层中修正后的锤击数分别为()。A . 11.5、18.4B . 12.1、18.3C . 12.3、18.6D .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在稍密的砂层中作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方形,面积0.5m2,各级载荷和对应的沉降量如下表所示。砂层承载力特征值应取下列()数值。()A . 138kPaB . 200kPaC . 225kPaD . 250kPa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红黏土地基详勘时资料如下:ω=46,ωp=32,wl=58,该红黏土的状态及复浸水性类别分别为()。A . 软塑、Ⅰ类B . 可塑、Ⅰ类C . 软塑、Ⅱ类D . 可塑、Ⅱ类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港口工程勘察工作对地面下10m处粗砂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锤击数为47击,场地中地下水埋深为1.5m,该粗砂土的密实状态为()。A . 稍密B . 中密C . 密实D . 极密实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黏性土场地中地下水位为0.5m,基础埋深为1.0m,土层重度为19kN/m3,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为36kPa,场地中黏性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应为()。A . 72kPaB . 85kPaC . 91kPaD . 100kPa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土样的固结不排水孔压三轴试验,其中某次测试结果为:最大主应力σ1=86kPa,最小主应力σ2=28kPa,孔隙水压力μ=13kPa,按有效应力法求莫尔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计算结果最接近()。A . 莫尔圆圆心坐标为(57,0),半径为29B . 莫尔圆圆心坐标为(44,0),半径为29C . 莫尔圆圆心坐标为(57,0),半径为58D . 莫尔圆圆心坐标为(44,0),半径为58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潜水含水层中打了一口抽水井及观测孔,进行潜水完整井抽水试验,已知初始水位为14.69m,抽水井直径0.3m,抽水试验参数见下表,该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A . 34.51m/dB . 35.83m/dC . 35.77m/dD . 36.37m/d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干燥砂土天然密度为1.57,比重为2.68,若使砂土饱水,其饱水后的含水量、密度、浮密度分别为()。A . 26.4、1.89、0.99B . 26,4、1.98、1.05C . 25.1、1.98、1.05D . 26.4、1.98、0.98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土样的压缩曲线如图1.3.8.3所示曲线1,该土样100~200kPa压力区间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和100~300kPa压力区间的压缩指数分别为()。A . 0.45、4.24、0.24、0.358B . 0.25、4.24、0.24、0.147C . 0.45、4.24、0.83、0.147D . 0.45、4.24、0.24、0.147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判别()选项的无黏性土的渗透变形的破坏形式属于流土。()A . 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5B . 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6C . 不均匀系数大于5D . 不均匀系数大于6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隧道工程地质钻探时,某一回次进尺中共进尺1.2m,采取的岩芯长度分别为3.2cm、1.5cm、9.8cm、16cm、30cm、6cm、27cm、11cm、10cm、5.3cm,该段岩石的质量指标为()。A . 好的B . 较好的C . 较差的D . 差的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铁路通过多年冻土区,路基土层为粉质黏土,相对密度d=2.72,质量密度ρ=2.0g/cm3,冻土总含水量ω0=39%,冻土融沉后含水量ω=22%,塑限含水量ω0=19%。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计算该段多年冻土融沉系数δ0,并判定符合下列()融沉等级。()A . 9.7(Ⅳ)B . 12.2(Ⅳ)C . 15.5(Ⅳ)D . 24.8(Ⅴ)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拟建建筑物为单体12层高层住宅楼,框架剪力墙结构,拟采用筏板基础,如习图1.3.1所示。根据临近岩土工程报告可知,场地地层土类型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为20m。下列()勘察点布置方案最合理。()A . 勘探孔4个,A、B、C、D角点各一个,钻孔深15~20mB . 勘探孔5个,A、B、C、D角点各一个,矩形中心点1个,钻孔深15~20mC . 勘探孔8个,AB和DC边线上间距20m,AD和BC边线上间距18m,钻孔深20~25m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流网分析图,共划分流槽数12个,等势线间隔数15个,各流槽的流量和等势线间的水头差均相等,流线平均距离与等势线平均距离的比值均为1,总水头差ΔH=5.0m。其中,某段流线长10m,该流线自第3条等势线至第6条等势线,并交于4条等势线,计算该段流线上的平均水力梯度与下列()最接近。()A . 1.0B . 0.5C . 0.1D . 0.01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民用建筑工程中对土层采取了6组原状土样,直剪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土层内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标准值为()。A . 20.8,16°70B . 18.5,15°30C . 19.2,17.3°D . 18.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