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体牙髓病学题库

牙合面洞底和邻面轴壁相交构成()

[单选题,B1型题] 牙合面洞底和邻面轴壁相交构成()A . 髓壁B . 轴髓线角C . 颊轴龈点角D . 侧壁E . 洞缘

  • 查看答案
  • 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疼痛()

    [单选题,B1型题] 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疼痛()A . 急性牙髓炎B . 慢性牙髓炎C . 牙髓坏死D . 牙髓钙化E . 牙内吸收

  • 查看答案
  • 釉质发育不全致病因素在1岁以内发病的牙位是()

    [单选题,B1型题] 釉质发育不全致病因素在1岁以内发病的牙位是()A . 12、22B . 11、16、21、26、31、32、36、41、42、46C . 34、35、44、45D . 11、13、16、21、23、26、31、32、33、36、41、42、43、46E . 14、15、17、24、25、27、34、35、37、44、45、47

  • 查看答案
  • 与洞侧壁垂直,位于洞底覆盖牙髓的洞壁称()

    [单选题,B1型题] 与洞侧壁垂直,位于洞底覆盖牙髓的洞壁称()A . 髓壁B . 轴髓线角C . 颊轴龈点角D . 侧壁E . 洞缘

  •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氟牙症的说法哪个不正确()

    [单选题,A1型题] 下列关于氟牙症的说法哪个不正确()A . 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B . 患牙耐酸不耐磨C . 乳牙患病的程度较重D . 水氟含量高是本病的病因E . 患牙表层釉质的含氟量高

  • 查看答案
  • 牙髓失活时,把亚砷酸失活剂放于邻面,由于封闭不严、药物渗漏可引起()

    [单选题,B1型题] 牙髓失活时,把亚砷酸失活剂放于邻面,由于封闭不严、药物渗漏可引起()A . 药物性根尖周炎B . 咬合创伤C . 残髓炎D . 药物性牙周组织坏死E . 慢性根尖炎

  • 查看答案
  • 牙脱位后可以发生各种并发症,除外()

    [单选题,A1型题] 牙脱位后可以发生各种并发症,除外()A . 牙髓坏死B . 髓腔变窄或消失C . 牙根外吸收D . 边缘性牙槽突吸收E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查看答案
  • 冠折造成牙本质暴露、敏感较重者,用临时塑料冠内衬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促进修复性牙本质

    [单选题,A1型题] 冠折造成牙本质暴露、敏感较重者,用临时塑料冠内衬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时间为()A . 2~4周B . 4~6周C . 6~8周D . 8~10周E . 10~12周

  • 查看答案
  • 常见于颌面和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也称为放射性龋()

    [单选题,B1型题] 常见于颌面和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也称为放射性龋()A . 猛性龋B . 静止龋C . 继发龋D . 潜行性龋E . 线形牙釉质龋

  • 查看答案
  • 牙再植后,牙根的牙骨质和牙本质可被吸收并由骨质所代替。这种置换发生的时间是()

    [单选题,A1型题] 牙再植后,牙根的牙骨质和牙本质可被吸收并由骨质所代替。这种置换发生的时间是()A . 受伤后2~4周B . 受伤后4~6周C . 受伤后6~8周D . 受伤后8~10周E . 受伤后10~12周

  • 查看答案
  • 窝沟龋呈锥形,底部朝牙本质,尖向牙釉质表面,病变早期牙釉质表面无明显破坏()

    [单选题,B1型题] 窝沟龋呈锥形,底部朝牙本质,尖向牙釉质表面,病变早期牙釉质表面无明显破坏()A . 猛性龋B . 静止龋C . 继发龋D . 潜行性龋E . 线形牙釉质龋

  • 查看答案
  • 急性牙髓炎患牙的定位,临床用()

    [单选题,B1型题] 急性牙髓炎患牙的定位,临床用()A . 叩诊B . 探诊C . 温度测验D . X线检查E . 电活力测验

  • 查看答案
  • 根髓失活不全,干髓术后数周至数年后又出现牙髓炎症状,称为()

    [单选题,B1型题] 根髓失活不全,干髓术后数周至数年后又出现牙髓炎症状,称为()A . 药物性根尖周炎B . 咬合创伤C . 残髓炎D . 药物性牙周组织坏死E . 慢性根尖炎

  • 查看答案
  • 着色牙漂白常用的过氧化氢的浓度是()

    [单选题,A1型题] 着色牙漂白常用的过氧化氢的浓度是()A . 1%B . 2%C . 3%D . 15%E . 30%

  • 查看答案
  • 对于畸形中央尖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1型题] 对于畸形中央尖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 . 圆钝而无妨碍的中央尖可不处理B . 牙刚萌出时发现的尖而长的中央尖可麻醉行根管治疗C . 适当调整对颌牙,多次少量调磨中央尖D . 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尽量避免露髓E . 折断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病变时,应促进根尖发育完成

  • 查看答案
  • 患者左下第一磨牙面浅龋,卡探针,叩诊(-),冷测(-),无明显症状。该牙正确的处

    [单选题,A2型题] 患者左下第一磨牙面浅龋,卡探针,叩诊(-),冷测(-),无明显症状。该牙正确的处理方案应为()A . 充填治疗B . 再矿化治疗C . 化学疗法D . 窝沟封闭E . 无须治疗

  • 查看答案
  • 主要发生于上前牙唇面新生线处()

    [单选题,B1型题] 主要发生于上前牙唇面新生线处()A . 猛性龋B . 静止龋C . 继发龋D . 潜行性龋E . 线形牙釉质龋

  • 查看答案
  • 根管上段侧穿孔修补()

    [单选题,B1型题] 根管上段侧穿孔修补()A . Ca(OH)2B . MTAC . EDTAD . 3%H2O2+0.9%NaOHE . 0.5%~5.25%NaClO+3%H2O2

  • 查看答案
  • 下列疾病中,好发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是()

    [单选题,A1型题] 下列疾病中,好发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是()A . 畸形中央尖B . 畸形舌侧窝C . 畸形根面沟D . 畸形舌侧尖E . 釉珠

  • 查看答案
  • 冷热刺激可引起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或仅持续几秒钟()

    [单选题,B1型题] 冷热刺激可引起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或仅持续几秒钟()A . 急性牙髓炎B . 可复性牙髓炎C . 深龋D .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E . 牙本质过敏症

  • 查看答案
  • 颊、轴、龈三个洞壁所成的角称()

    [单选题,B1型题] 颊、轴、龈三个洞壁所成的角称()A . 髓壁B . 轴髓线角C . 颊轴龈点角D . 侧壁E . 洞缘

  • 查看答案
  • 关于畸形中央尖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1型题] 关于畸形中央尖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A . 对圆钝无妨碍的中央尖可不处理B . 调磨牙尖应多次少磨C . 宜早做牙髓治疗,防止根尖感染D . 牙刚萌出时若发现这种牙尖,可一次磨除,行盖髓术E . 中央尖折断露髓的年轻恒牙可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

  • 查看答案
  • 患者2年前上前牙外伤后出现咬合痛,后逐渐好转,未治疗,此后牙冠逐渐变色。其可能的

    [单选题,A2型题] 患者2年前上前牙外伤后出现咬合痛,后逐渐好转,未治疗,此后牙冠逐渐变色。其可能的原因为()A . 色素沉着B . 牙髓坏死C . 牙髓钙化D . 牙髓息肉E . 牙内吸收

  • 查看答案
  • 由于病变环境发生改变,龋病不再继续发展,损害仍保持原样()

    [单选题,B1型题] 由于病变环境发生改变,龋病不再继续发展,损害仍保持原样()A . 猛性龋B . 静止龋C . 继发龋D . 潜行性龋E . 线形牙釉质龋

  • 查看答案
  • 冷刺激牙面无疼痛,但冷水进入龋洞后可引起疼痛()

    [单选题,B1型题] 冷刺激牙面无疼痛,但冷水进入龋洞后可引起疼痛()A . 急性牙髓炎B . 可复性牙髓炎C . 深龋D .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E . 牙本质过敏症

  • 查看答案
  • 出现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

    [单选题,B1型题] 出现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A . 急性牙髓炎B . 慢性牙髓炎C . 牙髓坏死D . 牙髓钙化E . 牙内吸收

  • 查看答案
  • 诊断邻面龋的是()

    [单选题,B1型题] 诊断邻面龋的是()A . 温度测试B . 染色法C . 选择性麻醉D . X线检查E . 叩诊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16岁,主诉摔伤上前牙3小时,伤后自觉患牙松动、疼痛。临床检查见临床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16岁,主诉摔伤上前牙3小时,伤后自觉患牙松动、疼痛。临床检查见临床牙冠变短,与对颌牙失去咬合,未露髓,牙齿动度约2mm,叩痛(+),X线检查未见患牙牙根连续性破坏。该疾病应诊断为()A .牙震荡B . 部分牙脱位C . 嵌入性牙脱位D . 完全牙脱位E . 牙折

  • 查看答案
  • 患者左上第一磨牙缺失,左上第二磨牙近中颈部龋洞,诊断为中龋,其制备的洞形为()

    [单选题,A2型题] 患者左上第一磨牙缺失,左上第二磨牙近中颈部龋洞,诊断为中龋,其制备的洞形为()A . 邻牙合面的单面洞B . 邻牙合面洞C . 邻邻面洞D . 邻舌面洞E . 邻颊面洞

  • 查看答案
  • 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每日出现定时钝痛()

    [单选题,B1型题] 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每日出现定时钝痛()A . 急性牙髓炎B . 慢性牙髓炎C . 牙髓坏死D . 牙髓钙化E . 牙内吸收

  • 查看答案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