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治疗落枕的主穴是()A .天柱、肩井、天髎、肩贞、合谷B .天柱、养老、后溪、阳池、合谷C .阿是穴、外关、天髎、肩井、合谷D . D.阿是穴、外劳宫、后溪、悬钟、天柱E .后溪、外劳宫、外关、束骨、昆仑
[单选题]下列腧穴,所属经脉错误的是:()A . 曲泽属手厥阴心包经B . 曲池属手太阴肺经C . 条口属足阳明胃经D . 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E . 太溪属足少阴肾经
[单选题]下列各穴,不属于募穴的是:()A .期门B .京门C .章门D . D.石门E .郄门
[单选题]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方法是()A .单手进针法B .舒张进针法C .提捏进针法D . D.夹持进针法E .指切进针法
[单选题]关于眼睑下垂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因风袭、脾虚、外伤等使眼部筋脉损伤所致B .治疗取足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C .毫针刺用补法D . D.以远部取穴和近部取穴相结合E .攒竹、丝竹空、阳白是常用穴
[单选题]关于咽喉肿痛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 属风热者,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B . 属虚热者,取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C . 属实热者,主取少商、尺泽、合谷、曲池D . 属虚热者,主取太溪、照海、鱼际E . 不宜用灸法
[单选题]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最佳体位是:()A . 俯卧位B . 仰卧位C . 侧卧位D . 坐位E . 站位
[单选题]治疗因体质虚弱所致的虚性晕厥,除主穴外应选用()A . 气海、关元B . 风池、肾俞C . 合谷、太冲D . 合谷、内关E . 素髎、内关
[单选题]与崩漏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经脉是()A . 肝经、肾经B . 肝经、脾经C . 任脉、带脉D . 任脉、冲脉E . 任脉、督脉
[单选题]属于行针基本手法的是()A .循法B .弹法C .刮法D . D.提插法E .震颤法
[单选题]关于痄腮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法B .取足少阳、足阳明经穴为主C .可选取颊车、合谷等穴D . D.针刺宜用泻法E .灯心灸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单选题]治疗热证、实证、瘀血证时宜选用的拔罐法是()A . 闪罐法B . 留罐法C . 走罐法D . 留针拔罐法E . 刺血拔罐法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下列穴位两者间距非1.5寸的是:()A .曲差、神庭B .曲差、承光C .五处、承光D . D.本神、头维E .通天、络却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下列穴位两者间距非1寸的是:()A . 关元、中极B . 水道、归来C . 梁门、太乙D . 中脘、建里E . 神门、通里
[单选题]关于蛇丹,以下哪项叙述是不准确的:()A .病位在腰肋部,取足少阳、厥阴经穴为主B .辨证有属于足阳明、太阴经者C .局部围针刺是必要的D . D.针用泻法E .症见口苦者,加支沟、阳陵泉
[单选题]剧烈胃痛首选下列哪组腧穴:()A . 中脘、足三里、建里、内关B . 脾俞、胃俞、梁丘、足三里C . 内关、公孙、中脘、足三里D . 梁丘、中脘、梁门、足三里E . 上脘、神阙、足三里、梁丘
[单选题]关于耳聋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 主取足少阴肾经穴B . 可选用翳风、听会等近部穴位C . 可选用太溪、中渚等远部穴位D . 毫针刺或补或泻E . 属虚者,可灸患部腧穴
[单选题]入下齿中,夹口、鼻的经脉是:()A . 手太阴肺经B . 手阳明大肠经C . 足阳明胃经D . 足太阴脾经E . 足厥阴肝经
[单选题]不宜进行拔罐的病证是()A .伤风感冒B .溃疡患处C .瘀血痹阻D . D.体弱疲劳E .闪挫扭伤
[单选题]下列各穴定位,不在耻骨联合上缘的是:()A .冲门B .曲骨C .横骨D . D.束骨E .气冲
[单选题]下列腧穴,不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是:()A .天容B .臂臑C .少泽D . D.天宗E .肩贞
[单选题]适宜仰靠坐位针刺的腧穴是()A .头、面、胸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B .身体侧面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C .头、项、脊背、腰骶部的腧穴D . D.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E .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单选题]患者肘关节外上方疼痛2周,肘关节活动时痛甚,局部怕凉。其辨证是()A .手阳明经筋病B .手太阳经筋病C .手少阳经筋病D . D.手太阴经筋病E .手少阴经筋病
[单选题]某女,36岁。经血淋漓不净30天,血色淡,质稀薄,伴面色萎黄,神疲肢倦,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除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外,应加取()A .肾俞、太溪B .然谷、太溪C .百会、脾俞D . D.隐白、血海E .隐白、地机
[单选题]下列对百会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B .可治疗神志病证C .可治疗头面病证D . D.可治疗气虚下陷证E .可用灸法
[单选题]下列十五络脉循行分布错误的是:()A . 脾之大络散布于全身B . 任脉别络散布于腹部C . 督脉别络散布于头部D . 肺之络脉走向大肠经E . 脾经络脉走向胃经
[单选题]下列有关消渴病的治疗论述正确的是:()A . 少府、心俞、太渊、肺俞、胰俞主治下消B . 内庭、三阴交、脾俞、胃俞、胰俞主治上消C . 太溪、太冲、肝俞、肾俞、胰俞主治中消D . 内庭、三阴交、脾俞、胃俞、胰俞主治中消E . 太溪、太冲、肝俞、肾俞、胰俞主治上消
[单选题]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的经脉是:()A . 足太阳膀胱经B . 足厥阴肝经C . 足少阳胆经D . 手太阳小肠经E . 手少阳三焦经
[单选题]有关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症,叙述不正确的是()A .治疗以足少阳经穴、胆的俞募穴为主B .毫针刺,用泻法C .可以选用针刺迎香透四白D . D.耳针治疗可取肝、胰胆、交感、神门、耳迷根等E .胆囊穴只用于治疗胆囊炎不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
[单选题]下列腧穴,不在第4肋间隙水平的是:()A .乳中B .膻中C .天池D . D.天溪E .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