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卫生医学高级题库

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多选题] 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A . 直接验证病因假设B . 早期发现病人C .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D .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E . 治疗病人

  • 查看答案
  • 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的病例,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多选题] 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的病例,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 . 最好选择较典型的重病例B . 为保证病例诊断一致,应从同一所医院选择全部对象C . 最好是新发生的病例D . 应尽量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危险因素的病例E . 应符合统一的明确的诊断标准

  • 查看答案
  • 散发是指()

    [多选题] 散发是指()A . 较大地区内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的发病B . 发病呈历年一般水平C . 较大地区内年发病率未显著超过该地区前3年该病发病的平均水平D . 发病保持在历年一般水平的3~10倍之间E . 较小范围内的发病未超过其历年一般水平

  • 查看答案
  • 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单选题]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A . 暴发调查B . 横断面研究C . 前瞻性研究D . 生态性研究E . 实验性研究

  • 查看答案
  • 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

    [单选题]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A . 严重型患者B . 男、女人数必须相等C . 患者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D . 对照组为非患某病的人组成E . 非典型症状的患者

  • 查看答案
  •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多选题]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包括()A . 临床实验B . 病例报告C . 现患研究D . 病例对照研究E . 现场干预研究

  • 查看答案
  •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可以出现()

    [多选题]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可以出现()A . 晕针B . 过敏性休克C . 过敏性皮疹D . 血清病E . 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 查看答案
  • 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

    [多选题] 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A . 贯彻卫生立法,开展卫生监督B . 降低危害,促进安全行为C . 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D . 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E . 定期健康检查

  • 查看答案
  • 队列研究对象的选择应当符合()

    [多选题] 队列研究对象的选择应当符合()A . 研究人群有足够数量该病患者B . 当地有健全的医疗机构C . 尽可能在多所医院选择D . 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在当地比较低E . 有较高的暴露率,非暴露组的可比性好

  • 查看答案
  • 发病率通常不用来表示()

    [单选题]发病率通常不用来表示()A . 病程短的急性病的调查B . 各种疾病的暴发调查C . 各种疾病流行时的调查D . 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调查E . 突发卫生事件时的疾病调查

  • 查看答案
  • 病因的研究方法有()

    [多选题] 病因的研究方法有()A . 描述性研究B . 分析性研究C . 病例发现D . 现场试验E . 健康状况研究

  • 查看答案
  • 呃逆的病机在于()

    [单选题]呃逆的病机在于()A . 胃气上逆B . 肺失肃降C . 肾失摄纳D . 肝失条达E . 胃气上逆动膈

  • 查看答案
  • 选择临床治疗方案,较好的判断方法是()

    [单选题]选择临床治疗方案,较好的判断方法是()A . 临床试验结果B . 临床经验C . 疾病自然史D . 现况调查研究结果E . 前瞻性观察结果

  • 查看答案
  • 有人拟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未产是否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设计时,下列哪种因素最应在病例

    [单选题]有人拟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未产是否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设计时,下列哪种因素最应在病例与对照之间进行配比()A . 年龄B . 产次C . 孕次D . 文化程度E . 经济状况

  • 查看答案
  • 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有()

    [多选题] 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有()A . 花费比较大B . 代表性仅限于合格的被研究患者,有一定局限性C . 安慰剂使用不当,会出现医德问题D . 随机分组难以进行E . 用盲法试验可使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 查看答案
  • 为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比,

    [单选题]为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这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A . 队列研究B . 病例对照研究C . 临床试验D . 回顾性队列研究E . 横断面调查

  • 查看答案
  • 下列选项中能恰当而概括地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是()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能恰当而概括地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是()A . 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情况B . 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层,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C . 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D . 调查者必须选择人群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E . 以上都不对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些疾病常用病死率()

    [多选题] 下列哪些疾病常用病死率()A . 关节炎B . 消化道溃疡C . 流行性出血热D . 结核病E . 心肌梗死

  • 查看答案
  • 就病例对照研究而言,下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就病例对照研究而言,下述错误的是()A . 属于描述性研究B . 设立比较组C . 研究方向由果及因D . 特别适合对罕见病的研究E . 省时省力

  • 查看答案
  • 我国规定的儿童基础免疫的生物制品中包括()

    [单选题]我国规定的儿童基础免疫的生物制品中包括()A . 乙脑疫苗B . 流脑多糖体菌苗C . 麻疹疫苗D . 伤寒菌苗E . 钩端螺旋体菌苗

  • 查看答案
  •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

    [单选题]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A . 以样本人群结果来推论总体人群特征B . 不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C . 设计、实施、资料分析均较复杂D . 特别适用于个体间变异程度大的材料E . 正确性高

  • 查看答案
  • 在300名病例与3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20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

    [单选题]在300名病例与3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20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根据此资料,可计算出OR值为()A . 18B . 16C . 20D . 10E . 无法计算

  • 查看答案
  • 对2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评价某种新药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有效率60%,

    [单选题]对2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评价某种新药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有效率60%,对照组有效率为45%,则()A . 绝对危险度降低率为33%B . 相对危险度降低率为35%C . 相对危险度增高率为15%D . 相对危险度增高率为25%E . 比值比为1.3

  • 查看答案
  • 队列研究中选择对照人群的常用形式有()

    [单选题]队列研究中选择对照人群的常用形式有()A . 内对照B . 外对照C . 总人口对照D . 多重对照E . 以上都是

  • 查看答案
  • 某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数比对照组的多,进行统计学检

    [单选题]某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数比对照组的多,进行统计学检验,χ=10.85,P<0.001,因此()A .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度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高11倍B . 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比例之差为10.85,出现这个差异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C . 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现高血压家族史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D . 出现这种家族史差异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E . 无效假设正确的概率为99.99%

  • 查看答案
  • 某因素既与疾病有联系,又与暴露有联系,由于该因素的存在所引起的偏倚称为()

    [单选题]某因素既与疾病有联系,又与暴露有联系,由于该因素的存在所引起的偏倚称为()A . 信息偏倚B . 混杂偏倚C . 选择偏倚D . 测量偏倚E . 报告偏倚

  • 查看答案
  • 在临床试验中,非试验因素会影响疗效,需排除的非试验因素为()

    [多选题] 在临床试验中,非试验因素会影响疗效,需排除的非试验因素为()A . 年龄B . 免疫水平C . 病情D . 病程E . 其他疗法

  • 查看答案
  • 流行病学实验中的盲法是()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中的盲法是()A . 研究对象见不到研究者B . 实验者见不到研究对象C . 负责安排和控制卖验的人不知道研究目的D . 参与研究的人员全部不知道分组情况E . 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

  • 查看答案
  • 效果测量指标包括()

    [多选题] 效果测量指标包括()A . 治愈率的提高B . 发病率的下降C . 婴儿死亡率的下降D . 生命年增加E . 伤残调整生命年增加

  • 查看答案
  • 100名高血压患者,用气功疗法降压,随访3个月,80%血压降至正常,下列哪个结论

    [单选题]100名高血压患者,用气功疗法降压,随访3个月,80%血压降至正常,下列哪个结论正确()A . 气功疗法降压效果好,观察3个月80%患者有效B . 此法效果可疑,因观察时间不长,20%未显效C . 因样本不大,故无法下结论D . 无法作出结论,因未设对照组E . 无法作出结论,因未作统计学检验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