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的冷凝液应选()A . 水B . 乙醇C . 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D . 煤油与乙醇的混合物E . 液体石蜡
[单选题]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硬胶囊中药物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A . 2.0%B . 3.0%C . 5.0%D . 9.0%E . 15.0%
[多选题] 下列关于蜜丸用蜜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一般用量1:1~1:1.5B . 黏性较强的药粉用蜜量宜少C . 含纤维多的药粉用蜜量宜多D . 手工和药用蜜量较多,机械和药用蜜量较少E . 夏季用蜜量应少,冬季用蜜量宜多
[单选题]发挥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A . 接近直肠上静脉B . 接近直肠下静脉C . 接近肛门括约肌D . 应距肛门口2cm处E . 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
[多选题] 可起靶向作用的制剂有()A . 复乳B . 口服乳剂C . 脂质体注射液D . 毫微粒注射液E . 肌内混悬型注射液
[多选题] 下述关于颗粒剂质量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 . 外观应干燥,颗粒大小均匀,色泽一致B . 泡腾性颗粒剂遇水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呈泡腾状C . 可溶性颗粒剂的溶化性检查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混浊D . 颗粒剂无需进行装量差异检查E . 不含原生药粉的颗粒剂细菌数不超过1000个/g
[单选题]将处方中全部饮片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辅料制成的中药片剂称为()A . 分散片B . 全浸膏片C . 全粉末片D . 半浸膏片E . 提纯片
[单选题]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上限为()A . 10minB . 20minC . 30minD . 40minE . 50min
[多选题] 下关于缓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缓释制剂可以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B .注射剂不能设计为缓释制剂C .缓释制剂的释药率与吸收率不易取得一致D . D.缓释制剂一定能减少用药的总剂量E .缓释制剂要求药物缓慢恒速地释放
[单选题]表面活性剂系指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常用做增溶剂、起泡剂、消泡剂、去污剂、抑菌剂或消毒剂、乳化剂、润湿剂等。HLB值在8~16的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常用作()A . W/O型乳化剂B . O/W型乳化剂C . 润湿剂D . 增溶剂E . 消泡剂
[多选题] 下列有关滴丸的叙述,正确的有()A . 用滴制法制成的球状固体制剂称为滴丸B . 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C . 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为滴丸常用水溶性基质D . 水溶性基质的滴丸制备时,常选用甲基硅油,液体石蜡等作为冷凝液E . 液滴与冷凝液的密度差是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之一
[多选题] 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A .速率常数B .生物半衰期C .表观分布容积D . D.体内总清除率E .解离常数
[多选题] 可用作气雾剂的附加剂有()A . 防腐剂B . 潜溶剂C . 增塑剂D . 增稠剂E . 抗氧剂
[单选题]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颗粒剂粒度的检查中,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A . 5%B . 6%C . 15%D . 10%E . 12%
[单选题]下列是水性凝胶基质的是()A . 植物油B . 凡士林C . 卡波姆D . 泊洛沙姆E . 硬脂酸钠
[多选题] 包衣的目的有()A .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B .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C . 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D . 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 . 防止松片现象
[多选题] 下列有关泡腾颗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泡腾颗粒剂之所以有泡腾性是因为加入了有机酸及弱碱B . 泡腾颗粒剂有速溶性C . 加入的有机酸有矫味作用D . 应注意控制干燥颗粒的水分E . 应将有机酸与弱碱分别与干浸膏粉制粒再混合
[单选题]栓剂的应用历史悠久,古称坐药或塞药。《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千金方》、《证治准绳》等医籍中均有栓剂制备与应用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也有耳用栓、鼻用栓、阴道栓、尿道栓、肛门栓的记述。最初栓剂仅限于局部用药,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现栓剂能通过直肠吸收而起全身治疗作用,应用范围日渐扩大。下列关于栓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常用的有肛门栓和阴道栓B . 可以在腔道起局部治疗作用C . 不能发挥全身治疗作用D . 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E . 药物不受胃肠道酶的破坏
[单选题]制备黑膏药的植物油常用的是()A . 豆油B . 菜油C . 麻油D . 花生油E . 棉籽油
[多选题] 下列丸剂中,需做溶散时限检查的是()A . 水丸B . 糊丸C . 大蜜丸D . 蜡丸E . 浓缩丸
[多选题] 在现行版《中国药典》中收载了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A . 外观B . 粒度C . 溶化性D . 水分E . 融变时限
[多选题] 生物药剂学中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A . 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B . 药物的剂型与给药方法C . 制剂的质量标准D . 药物的物理性质E . 药物的化学性质
[单选题]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全部融化或软化变形的时间上限是()A . 20minB . 30minC . 60minD . 90minE . 120min
[单选题]中药片剂的生产与上市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药学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辅料、新设备在片剂研究和生产中不断应用,中药片剂的成型工艺、生产技术日臻完善,中药片剂的类型和品种不断增加,质量迅速提高,已发展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下列关于片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 生产自动化程度高B . 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C . 剂量准确D . 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大E . 运输、贮存及携带、应用都比较方便
[多选题] 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A . 药物的解离度B . 药物的剂型C . 给药途径D . 给药剂量与酶的作用E . 生理因素
[单选题]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软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上限为()A . 20minB . 30minC . 40minD . 50minE . 60min
[单选题]下列有关滴丸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滴丸可内服,也可外用B . 液滴越大,滴丸的圆整度越好C . 滴丸属速效剂型,不能发挥长效作用D . 用压制法制成的滴丸有球形与其他形状的E . 用滴制法制成的球形制剂均称滴丸
[单选题]糖粉和糊精是制备颗粒剂的常用辅料,其与清膏的比例一般为()A . 清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2B . 清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3C . 清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1D . 清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1E . 清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2
[单选题]适用于制备保护性软膏的基质是()A . 硅酮B . 烃类基质C . 油脂类基质D . 水溶性基质E . 类脂类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