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题库

下列哪项不是虚劳与肺痨的鉴别要点()

[单选题,A1型题] 下列哪项不是虚劳与肺痨的鉴别要点()A .致病原因及病理特点B .病位所在C .是否具有传染性D . D.主要临床表现E .病程长短

  • 查看答案
  • 老年男性,体虚多病,症见发热,兼见形寒怯冷,四肢不温,面色白无华,精神萎靡,腰膝

    [单选题,A2型题] 老年男性,体虚多病,症见发热,兼见形寒怯冷,四肢不温,面色白无华,精神萎靡,腰膝痰软,舌胖,苔白滑,脉浮大无力。宜选方()A . 补中益气汤B . 归脾汤C . 金匮肾气丸D . 丹栀逍遥散E . 六味地黄丸

  • 查看答案
  • 肝经郁热型内伤发热的特点是()

    [单选题,A1型题] 肝经郁热型内伤发热的特点是()A . 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B . 午后或夜间发热C . 热势随患者情绪变化而波动D . 五心烦热E . 骨蒸劳热

  • 查看答案
  • 治疗内伤发热痰湿郁热证,首选的方剂是()

    [单选题,A1型题] 治疗内伤发热痰湿郁热证,首选的方剂是()A . 苓桂术甘汤B . 龙胆泻肝汤C . 丹栀逍遥散D . 藿香正气散E . 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 查看答案
  • 男性,60岁,病久体虚,近二日来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

    [单选题,A2型题] 男性,60岁,病久体虚,近二日来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脉沉迟。治疗当以()A . 温补肾阳B . 养血安神C . 滋阴补心D . 益气温阳E . 益气养心

  • 查看答案
  • 患者徐某,50岁,心悸乏力一年,加重三天。症见心悸,乏力,健忘,失眠,多梦,纳呆

    [单选题,A2型题] 患者徐某,50岁,心悸乏力一年,加重三天。症见心悸,乏力,健忘,失眠,多梦,纳呆,面色不华,大便稀溏,食后腹胀,舌质淡,脉细弱。治疗最佳选方为()A . 养心汤B . 归脾汤C . 四君子汤D . 补中益气汤E . 天王补心丹

  • 查看答案
  • 张某,男,36岁。体虚久病,发热T37.9℃,劳累后发热症状加重,体温最高38.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张某,男,36岁。体虚久病,发热T37.9℃,劳累后发热症状加重,体温最高38.5℃,伴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食少便溏,舌质淡,脉薄白,脉细弱。其中医治法为()A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B .益气健脾,清热泻火C .益气健脾,养血敛阳D . D.益气健脾,升清降浊E .益气健脾,消食清热

  • 查看答案
  • 虚劳的辨证当以何为纲()

    [单选题,A1型题] 虚劳的辨证当以何为纲()A . 气血阴阳B . 阴阳C . 气血D . 五脏虚候E . 以上均是

  • 查看答案
  • 《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中指出下列何为治虚之道毕矣()

    [单选题,A1型题] 《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中指出下列何为治虚之道毕矣()A . 治心、治脾、治肾B . 治肺、治脾、治肾C . 治肺、治肝、治肾D . 治心、治肝、治肾E . 治心、治脾、治肝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性,50岁。自觉午后发热近2个月,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有固定痛处,面

    [单选题,A2型题] 患者,女性,50岁。自觉午后发热近2个月,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有固定痛处,面色晦暗,舌质青紫,有瘀点,脉涩。本证候的证机概要是()A .血行瘀滞,瘀热内生B .痰瘀互结,壅遏化热C .气郁日久,化火生热D . D.痰湿内蕴,郁而化热E .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 查看答案
  • 气虚发热可选用()

    [单选题,B1型题] 气虚发热可选用()A . 丹栀逍遥散B . 归脾汤C . 补中益气汤D . 八珍汤E . 升阳益胃汤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40岁。平素多病,自觉头晕、目眩加重半月,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闭

    [单选题,A2型题] 患者,女,40岁。平素多病,自觉头晕、目眩加重半月,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闭经,面色不华,唇、指甲色淡,肌肤枯糙,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本证候的证机概要是()A . 肝肾阴虚,瘀血阻络B . 阴虚阳亢,上扰清空C . 肝血亏虚,筋脉失养D . 肝阳上亢,神窍闭阻E . 气虚血瘀,脉络失样

  • 查看答案
  • 自汗表现为()

    [单选题,B1型题] 自汗表现为()A . 大汗淋漓,伴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B . 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C . 发热烦渴,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热势渐退D . 寐中汗出,醒来自止E . 汗出色黄如柏汁

  • 查看答案
  • 下列各项中,不属内伤发热病因的是()

    [单选题,A1型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内伤发热病因的是()A . 感受外邪B . 久病体虚C . 饮食劳倦D . 情志失调E . 外伤出血

  • 查看答案
  • 汗证的基本病机为()

    [单选题,B1型题] 汗证的基本病机为()A . 气血阴阳失调B . 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C . 气血阴阳亏虚,脏腑虚损D . 阴阳失调,营卫不和E . 脏腑功能失调

  • 查看答案
  • 虚劳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而有血瘀者,症状见肌肤甲错,面目黯黑者,治疗应选以下何方为

    [单选题,A1型题] 虚劳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而有血瘀者,症状见肌肤甲错,面目黯黑者,治疗应选以下何方为宜()A .四物汤B .大黄廑虫丸C .补阳还五汤D . D.血府逐瘀汤E .丹参饮

  • 查看答案
  • 虚劳患者因体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感邪之后治以扶正与祛邪兼顾,可选用()

    [单选题,A1型题] 虚劳患者因体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感邪之后治以扶正与祛邪兼顾,可选用()A . 桂枝汤B . 玉屏风散C . 薯蓣丸D . 补阳还五汤E . 参苏饮

  • 查看答案
  • 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可导致发热,治当甘温除热的说法出于何书()

    [单选题,A1型题] 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可导致发热,治当甘温除热的说法出于何书()A . 《河间六书》B . 《儒门事亲》C . 《格致余论》D . 《景岳全书》E . 《脾胃论》

  • 查看答案
  • 脱汗表现为()

    [单选题,B1型题] 脱汗表现为()A .大汗淋漓,伴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B .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C .发热烦渴,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热势渐退D . D.寐中汗出,醒来自止E .汗出色黄如柏汁

  • 查看答案
  • 沙参麦冬汤可治疗何脏阴虚()

    [单选题,A1型题] 沙参麦冬汤可治疗何脏阴虚()A . 心B . 肾C . 肝D . 肺E . 脾胃

  • 查看答案
  • 肝肾阴虚均可见之症状为()

    [单选题,A1型题] 肝肾阴虚均可见之症状为()A .目干畏光B .眩晕耳鸣C .腰膝疫软D . D.肢体麻木E .潮热盗汗

  • 查看答案
  • 李某,中年女性。平素性喜抑郁,每于情绪不好时出现发热,以面部烘热最为突出,伴有颜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李某,中年女性。平素性喜抑郁,每于情绪不好时出现发热,以面部烘热最为突出,伴有颜面红赤,太息频频,口苦咽干,乳房胀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略数。乃肝郁发热证。肝郁发热与外感发热少阳病鉴别要点是()A .男女性别B .病程长短C .治疗难易D . D.发热是否随情绪变化而波动E .是否伴见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等症状

  • 查看答案
  • 虚劳的治疗,除药物之外,还与以下哪些有关()

    [单选题,A1型题] 虚劳的治疗,除药物之外,还与以下哪些有关()A . 调情志B . 调饮食C . 慎起居D . 避风寒E . 以上均是

  • 查看答案
  • 素体阴虚,肝经郁热或肝郁化热伤阴,方剂可选用()

    [单选题,A1型题] 素体阴虚,肝经郁热或肝郁化热伤阴,方剂可选用()A .龙胆泻肝汤B .丹栀逍遥散C .滋水清肝饮D . D.知柏地黄丸E .杞菊地黄丸

  • 查看答案
  • 气血亏虚心悸可选用()

    [单选题,B1型题] 气血亏虚心悸可选用()A . 丹栀逍遥散B . 归脾汤C . 补中益气汤D . 八珍汤E . 升阳益胃汤

  • 查看答案
  • 治疗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首选的方剂是()

    [单选题,A1型题] 治疗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首选的方剂是()A .清营汤B .清骨散C .归脾汤D . D.补中益气汤E .青蒿鳖甲汤

  • 查看答案
  • 治疗心脾血虚常用方剂为()

    [单选题,A1型题] 治疗心脾血虚常用方剂为()A .归脾汤B .养心汤C .四物汤D . D.六君子汤E .附子理中汤

  • 查看答案
  • 下列各项,不符合内伤发热临床特征的是()

    [单选题,A1型题] 下列各项,不符合内伤发热临床特征的是()A .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B . 多为低热,亦有高热C . 测量体温都升高D . 可有气、血、阴、阳亏虚的症状E . 可有气郁、血瘀、湿阻的症状

  • 查看答案
  • 虚劳症见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

    [单选题,A1型题] 虚劳症见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可选以下何方()A . 附子理中汤B . 归脾汤C . 参苓白术散D . 补中益气汤E . 右归丸

  • 查看答案
  • 张某,女,42岁。久病肌衄,头晕心悸,身疲乏力,低热,体温最高37.9℃,面色无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张某,女,42岁。久病肌衄,头晕心悸,身疲乏力,低热,体温最高37.9℃,面色无华,甲爪色淡,失眠健忘,食少纳呆,月经量多,舌淡苔少,脉细弱。该患者中医治法为()A . 健脾统血,益气养血B . 益气养血,解表退热C . 益气固脱D . 养血益气,回阳固脱E . 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 查看答案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