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胸部,距前正中线4寸的经脉是()A . 足少阴肾经B . 足阳明胃经C . 手太阴肺经D . 足太阴脾经E . 手厥阴心包经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A . 足太阴脾的病变B . 足少阴肾的病变C . 手厥阴心包的病变D . 足厥阴肝的病变E . 足阳明胃的病变
[单选题]在脐平面,足阳明经位于腹面任脉旁开第几行()A . 第二行B . 第三行C . 第一行D . 第四行E . 以上均非
[单选题]太冲穴的定位是()A . 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B . 足背,当第2、3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C .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D . 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E . 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缘凹陷中
[单选题]善于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A . 孔最B . 尺泽C . 列缺D . 太渊E . 少商
[单选题]在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处的穴位是()A . 丰隆B . 地机C . 解溪D . 上巨虚E . 下巨虚
[单选题]一般不用于治疗胸痹病的方剂是()A . 枳实薤白桂枝汤B . 薏苡附子散C . 栝蒌薤白半夏汤D . 薏苡附子败酱散E . 人参汤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治疗急性吐泻有速效的是()()A . 委阳B . 委中C . 承山D . 飞扬E . 昆仑
[单选题]膀胱俞的定位是()A . 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骶后孔B . 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C . 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3骶后孔D . 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约平第2骶后孔E . 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约平第3骶后孔
[单选题]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呕血、咳血、疔疮的腧穴是()A . 内关B . 孔最C . 间使D . 外关E . 郄门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曲泽穴的主治病证()A . 心痛、善惊B . 胃痛、呕血C . 咳嗽、胸满D . 暑热病E . 肘臂挛痛
[单选题]位于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的腧穴是()A . 丘墟B . 足临泣C . 悬钟D . 申脉E . 束骨
[单选题]苏合香丸的功用是()A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B .芳香开窍,行气温中C .清热开窍,镇惊安神D . D.清热开窍,化浊解毒E .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单选题]大包穴位于腋中线上的()A . 第3肋间隙B . 第4肋间隙C . 第5肋间隙D . 第6肋间隙E . 第7肋间隙
[单选题]以下穴位不在发际以上的穴位是()A .上星B .哑门C .素髎D . D.风府E .头临泣
[单选题]位于耳前的耳门、听宫、听会三穴,所归属经脉分别是()A . 胆经、三焦经、小肠经B . 三焦经、胆经、小肠经C . 三焦经、小肠经、胆经D . 胆经、小肠经、三焦经E . 小肠经、胆经、三焦经
[单选题]有肺脏疾患的病人常在何穴处出现压痛()A . 太渊B . 鱼际C . 列缺D . 尺泽E . 中府
[单选题]手三里和尺泽分别在肘横纹下()寸.A . 3寸、1寸B . 2寸、1寸C . 2寸、0寸D . 3寸、0寸E . 2寸、2寸
[单选题]以下何组穴位最经常应用于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A .阳谷、太白B .阳白、四白C .日月、太阳D . D.阳池、三阳络E .阳交、冲阳
[单选题]下列各项,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有关的方剂是()A . 大补阴丸B . 六味地黄丸C . 地黄饮子D . 龟鹿二仙胶E . 肾气丸
[单选题]以下哪条经脉“贯脊”()A . 督脉B . 带脉C . 足少阴肾经D . 足太阳膀胱经E . 足少阳胆经
[单选题]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的腧穴是()A . 脑空B . 脑户C . 风池D . 玉枕E . 完骨
[单选题]不在赤白肉际取穴的穴位是()A . 八风、然谷B . 后溪、束骨C . 鱼际、腕骨D . 内庭、太白E . 中渚、大陵
[单选题]位于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1/3折点处的腧穴是()A . 肩贞B . 脯俞C . 天宗D . 秉风E . 曲垣
[单选题]治疗肝阳上亢头痛可选()。A . 梁丘B . 三阴交C . 曲泉D . 太冲E . 足三里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期门穴的主治病证()A . 胸胁胀痛B . 呕吐、腹胀C . 奔豚气D . 乳痈E . 癃闭、遗尿
[单选题]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A . 血海B . 少海C . 小海D . 照海E . 气海
[单选题]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是()。A . 中冲B . 关冲C . 少冲D . 少泽E . 隐白
[单选题]丰隆穴的功效中最突出的特点是()A . 健脾化痰B . 宣肺化痰C . 清肺止咳D . 通腑泻热E . 活血化瘀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的主治病证()A . 热病B . 神志病C . 皮肤病D . 胸胁病E . 头面五官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