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案例岩土题库

如图,挡土墙墙高H=6m,墙后砂土厚度h=6m,已知砂土的重度,γ=17.5kN/m3,内摩擦角为30°,黏聚力为0,墙后黏性土的重度为18.15kN/m3,内摩擦角18°,黏聚力为10kPa,按朗肯

[单选题]如图,挡土墙墙高H=6m,墙后砂土厚度h=6m,已知砂土的重度,γ=17.5kN/m3,内摩擦角为30°,黏聚力为0,墙后黏性土的重度为18.15kN

  • 查看答案
  • 某一土层采得粗砂试样,该试样高15cm,直径5.5cm,在常水头渗透试验仪中进行试验。在静水头高为40cm下经过历时6.0s,流过水量为400cm3,在试验温度20℃下该试样的渗透系数是(  )cm/

    [单选题]某一土层采得粗砂试样,该试样高15cm,直径5.5cm,在常水头渗透试验仪中进行试验。在静水头高为40cm下经过历时6.0s,流过水量为400cm3,

  • 查看答案
  • 已知基础宽10m,长20m,埋深4m,地下水位距地表5m。如图3-2-38所示。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在持力层以下有一软弱下卧层。该层顶面距地表6m,土的重度18kN/m3,已知软

    [单选题]已知基础宽10m,长20m,埋深4m,地下水位距地表5m。如图3-2-38所示。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在持力层以下有一软弱下卧层。

  • 查看答案
  • 一悬崖上突出一矩形截面的完整岩体(如图),长L为8m,厚(高)h为6m,重度γ为22kN/m3,允许抗拉强度[σt]为5MPa,试问该岩体拉裂崩塌的稳定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2010年真

    [单选题]一悬崖上突出一矩形截面的完整岩体(如图),长L为8m,厚(高)h为6m,重度γ为22kN/m3,允许抗拉强度[σt]为5MPa,试问该岩体拉裂崩塌的稳

  • 查看答案
  • 某填海造地工程对软土地基拟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加固,已知海水深0m,下卧淤泥层厚度10.0m,天然密度ρ=5g/cm3,室内固结试验测得各级压力下的孔隙比如表5-3-1所示,如果淤泥上覆填土的附加压力p

    [单选题]某填海造地工程对软土地基拟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加固,已知海水深0m,下卧淤泥层厚度10.0m,天然密度ρ=5g/cm3,室内固结试验测得各级压力下的孔隙

  • 查看答案
  • 某工程岩体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4.2MPa,压缩波速度为2.1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0.5MPa,压缩波速度为3.4km/s,该岩石的风化程度为(  )。

    [单选题]某工程岩体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4.2MPa,压缩波速度为2.1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0.5MPa,压缩波速度为3.4km/s,该

  • 查看答案
  • 某基坑长30m,宽20m,场地中自0~15m为砂层,渗透系数为0.9m/d,地下水埋深为2.0m,要求基坑水位降至地表以下7.0m,基坑远离地表水体及隔水边界,抽水井深15m,自2.0m以下为过滤器,

    [单选题]某基坑长30m,宽20m,场地中自0~15m为砂层,渗透系数为0.9m/d,地下水埋深为2.0m,要求基坑水位降至地表以下7.0m,基坑远离地表水体及

  • 查看答案
  • 某软黏土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根据设计,瞬时加载条件下加载后不同时间的平均固结度见下表(表中数据可内插)。加载计划如下:第一次加载(可视为瞬时加载,下同)量为30kPa,预压20d后第二次再加载30

    [单选题]某软黏土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根据设计,瞬时加载条件下加载后不同时间的平均固结度见下表(表中数据可内插)。加载计划如下:第一次加载(可视为瞬时加载,

  • 查看答案
  • 建筑物埋深10m,基底附加压力为300kPa,基底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各土层的压缩模量、回弹模量及建筑物中心点附加压力系数α分布见下图,地面以下所有土的重度均为20kN/m3,无地下水,沉降修正系数为Ψs

    [单选题]建筑物埋深10m,基底附加压力为300kPa,基底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各土层的压缩模量、回弹模量及建筑物中心点附加压力系数α分布见下图,地面以下所有土的重

  • 查看答案
  • 如图所示的顺层岩质边坡,已知每延米滑体作用在桩上的剩余下滑力为900kN,桩间距为6m,悬臂段长9m,锚固段8m,剩余下滑力在桩上的分布按矩形分布,试问抗滑桩锚固段顶端截面上的弯矩是下列哪个选项?( 

    [单选题]如图所示的顺层岩质边坡,已知每延米滑体作用在桩上的剩余下滑力为900kN,桩间距为6m,悬臂段长9m,锚固段8m,剩余下滑力在桩上的分布按矩形分布,试

  • 查看答案
  • 在一正常固结软黏土地基上建设堆场。软黏土层厚10.0m,其下为密实砂层。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砂井长10.0m,直径0.30m。预压荷载为l20kPa,固结度达0.80时卸除堆载。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沉降

    [单选题]在一正常固结软黏土地基上建设堆场。软黏土层厚10.0m,其下为密实砂层。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砂井长10.0m,直径0.30m。预压荷载为l20kPa,

  • 查看答案
  • 多层建筑物,条形基础,基础宽度l.0m,埋深2.0m。拟增层改造,荷载增加后,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160kN/m,采用加深、加宽基础方式托换,基础加深2.0m,基底

    [单选题]多层建筑物,条形基础,基础宽度l.0m,埋深2.0m。拟增层改造,荷载增加后,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160kN/m,

  • 查看答案
  •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5000kN,x方向的偏心距为0.1m,不计承台及承台上土自重,承台下布置4根桩,如下图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承台承受的正截面

    [单选题]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5000kN,x方向的偏心距为0.1m,不计承台及承台上土自重,承台下布置4根桩,如下图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查看答案
  • 某工程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桩长10m,桩径600mm,桩身28d强度为3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为0.33,基底以下相关地层埋深及桩侧阻力特征值,桩端阻力特征值如下图所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桩长10m,桩径600mm,桩身28d强度为3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为0.33,基底以下相关地层埋深及桩侧阻力特征值,桩端

  • 查看答案
  • 取直径为50mm,长为70mm的标准岩石试件,进行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极限荷载为4000N,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生贯入现象,该岩石的坚硬程度属于(  )。 [2009年真题]

    [单选题]取直径为50mm,长为70mm的标准岩石试件,进行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极限荷载为4000N,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生贯入现象,该岩石的坚硬程度属

  • 查看答案
  • 如图1-6-5所示是一组不同成孔质量的预钻式旁压试验曲线。请分析(  )条曲线是正常的旁压曲线。<br /><img border="0" style="

    [单选题]如图1-6-5所示是一组不同成孔质量的预钻式旁压试验曲线。请分析(  )条曲线是正常的旁压曲线。图1-6-5A.1线B.2线C.3线D.4线

  • 查看答案
  • 某小型土石坝坝基土的颗粒分析成果见下表,该土属级配连续的土,孔隙率为0.33,土粒比重为2.66,根据区分粒径确定的细颗粒含量为32%。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单选题]某小型土石坝坝基土的颗粒分析成果见下表,该土属级配连续的土,孔隙率为0.33,土粒比重为2.66,根据区分粒径确定的细颗粒含量为32%。试根据《水利水

  • 查看答案
  • 某小型土石坝坝基土的颗粒分析成果见下表,该土属级配连续的土,孔隙率为0.33,土粒比重为2.66,根据区分粒径确定的细颗粒含量为32%。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问答题]某小型土石坝坝基土的颗粒分析成果见下表,该土属级配连续的土,孔隙率为0.33,土粒比重为2.66,根据区分粒径确定的细颗粒含量为32%。试根据《水利水

  • 查看答案
  • 某工程场地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的8m以内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如下:<br /><img border="0" style="width: 474px

    [问答题]某工程场地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的8m以内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如下:其中软土层的十字板剪切强度与深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8),最能代表试验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松散砂土地基,处理前现场测得砂土孔隙比e=0.78,砂土最大、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91和0.58,采用砂石桩法处理地基,要求挤密后砂土地基相对密实度达到0.85,若桩径0.8m,等边三角形布置,

    [单选题]某建筑松散砂土地基,处理前现场测得砂土孔隙比e=0.78,砂土最大、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91和0.58,采用砂石桩法处理地基,要求挤密后砂土地基相对密

  • 查看答案
  • 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12m,桩径d=0.8m,桩顶荷载<img border="0" style="width: 70px; height: 19px;&q

    [单选题]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12m,桩径d=0.8m,桩顶荷载,由于地表进行大面积堆载而产生了负摩阻力,负摩阻力平均值为,中性点位于桩顶下6m,桩身最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场地为松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孔隙比为0.78,要求采用振冲法处理后孔隙比为0.68,初步设计考虑采用桩径为0.5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的砂石桩处理,按正方形布桩,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为松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孔隙比为0.78,要求采用振冲法处理后孔隙比为0.68,初步设计考虑采用桩径为0.5m,桩体承载

  • 查看答案
  • 拟在砂卵石地基中开挖10m深的基坑,地下水与地面齐平,坑底为基岩。拟用旋喷法形成厚度2m的截水墙,在墙内放坡开挖基坑,坡度为1︰5,截水墙外侧砂卵石的饱和重度为19kN/m3,截水墙内侧砂卵石重度17

    [单选题]拟在砂卵石地基中开挖10m深的基坑,地下水与地面齐平,坑底为基岩。拟用旋喷法形成厚度2m的截水墙,在墙内放坡开挖基坑,坡度为1︰5,截水墙外侧砂卵石的

  • 查看答案
  • 某宿舍楼采用墙下C15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0.38m,基底平均压力为250kPa,基础底面宽度为l.5m,基础的最小高度应符合(  )的要求。[2007年真题]

    [单选题]某宿舍楼采用墙下C15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0.38m,基底平均压力为250kPa,基础底面宽度为l.5m,基础的最小高度应符合(  )的

  • 查看答案
  • 某场地作为地基的岩体结构面组数为2组,控制性结构面平均间距为5m,室内9个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26.5MPa,变异系数为0.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上述数据

    [单选题]某场地作为地基的岩体结构面组数为2组,控制性结构面平均间距为5m,室内9个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26.5MPa,变异系数为0.2,按《建筑地基基础

  • 查看答案
  • 某湿陷性黄土试样取样深度为8.0m,此深度以上土的天然含水率19.8%,天然密度为57g/cm3,土样比重为2.70,在测定土样的自重湿陷系数时施加的最大压力最接近(  )。[2009年真题]

    [单选题]某湿陷性黄土试样取样深度为8.0m,此深度以上土的天然含水率19.8%,天然密度为57g/cm3,土样比重为2.70,在测定土样的自重湿陷系数时施加的

  • 查看答案
  • 某场地同一层软黏土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出的抗剪强度,设:①原位十字板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②薄壁取土器取样做三轴不排水剪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③厚壁取土器取样做三轴不排水剪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按其大小排序

    [单选题]某场地同一层软黏土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出的抗剪强度,设:①原位十字板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②薄壁取土器取样做三轴不排水剪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③厚壁取土器

  • 查看答案
  • 已知粉质黏土的土粒比重为2.73,含水量为30%。土的密度为85g/cm3,浸水饱和后该土的水下有效重度最接近(  )<img border="0" style="

    [单选题]已知粉质黏土的土粒比重为2.73,含水量为30%。土的密度为85g/cm3,浸水饱和后该土的水下有效重度最接近(  )。A.7.5B.8.0C.8.5

  • 查看答案
  • 条形基础宽度为3.0m,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最大边缘压力为80kPa,最小边缘压力为0,基础埋置深度为2.0m,基础及台阶上土自重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指出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单选题]条形基础宽度为3.0m,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最大边缘压力为80kPa,最小边缘压力为0,基础埋置深度为2.0m,基础及台阶上土自重的平均重度为20

  • 查看答案
  • 某常水头试验装置见下图,土样I的渗透系数k1=0.7cm/s,土样Ⅱ的渗透系数k2=0.1cm/s,土样横截面积A=200cm2,如果保持图中的水位恒定,则该试验的流量Q应保持在(  )。[2009年

    [单选题]某常水头试验装置见下图,土样I的渗透系数k1=0.7cm/s,土样Ⅱ的渗透系数k2=0.1cm/s,土样横截面积A=200cm2,如果保持图中的水位恒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