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 . “求同存异”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另起炉灶”

D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

[单选题]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A .不结盟运动会议B .1954年日内瓦会议C .1955年万隆会议D .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查看答案
  • ()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填空题] ()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查看答案
  •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道,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

    [单选题]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道,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3年平均增长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A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D . 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 查看答案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样写道: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

    [单选题]《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样写道: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这表明新中国()A .变革经济增长方式B .经济结构失衡C .急于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 . D.脱离国情搞“一五”计划

  • 查看答案
  • 在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单选题]在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A .主席;书记B .主席;主席C .总书记;主席D .总书记;总书记

  • 查看答案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

    [单选题]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 .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 .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 .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 .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查看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任命周恩来为:()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任命周恩来为:()A . 内阁总理B . 国务总理C . 政务院总理D . 国务院总理

  • 查看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是按《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A .1B .3C .5D .6

  • 查看答案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

    [单选题]《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A . 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B . 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C .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D . 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 查看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活动。

    [主观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活动。

  • 查看答案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