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60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前,中东(主要为西亚地区)国家的石油资源被西方的垄断公司独占。196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成员国个体和整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80年,该组织成员国石油收入达2090亿美元,比1970年增加52%。中东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控制石油产地和保障能源安全,主要发达国家在中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因此,这里战争不断,冲突不断。这就导致中东各国过高的军事支出和财政状况的恶化。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4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问答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查看答案
  •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查看答案
  •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多选题]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 .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 .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 .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查看答案
  •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多选题]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 .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 .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 .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查看答案
  •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多选题]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 .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 .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 .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查看答案
  •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单选题]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查看答案
  •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多选题]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 .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 .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 .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查看答案
  •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多选题]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 .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 .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 .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查看答案
  •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多选题]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 .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 .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 .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湾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

    [主观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湾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1)电子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2)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高中历史选修3《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海湾战争)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

  • 查看答案
  • (60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