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软硬腭交界处稍后方,腭部黏液腺导管的开口处

A.P切迹

B.颧突

C.腭小凹

D.颊侧翼缘区

E.远中颊角区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对腭小凹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腭中缝的后部B、位于软硬腭交界处的稍后方C、

[单选题]对腭小凹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腭中缝的后部B.位于软硬腭交界处的稍后方C.数目多为并列的两个,左右各一D.上颌义齿的后缘应止于腭小凹E.腭小凹是口内黏膜腺导管的开口

  • 查看答案
  • 位于软硬腭结合处的稍后方中线两侧的是

    [单选题]位于软硬腭结合处的稍后方中线两侧的是A.切牙乳突B.上颌结节C.腭小凹D.颊棚区E.磨牙后垫

  • 查看答案
  • 位于软硬腭结合处的稍后方中线两侧的是

    [单选题]位于软硬腭结合处的稍后方中线两侧的是A.切牙乳突B.上颌结节C.腭小凹D.颊棚区E.磨牙后垫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36岁,近1个月发现右侧腭部肿块,偶有疼痛。软硬腭交界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

    [单选题]患者男,36岁,近1个月发现右侧腭部肿块,偶有疼痛。软硬腭交界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黏膜表面形成火山口样溃疡,溃疡直达骨面。溃疡中心可见坏死。应诊断为A.急性涎腺炎B.慢性涎腺炎C.坏死性唾液腺化生D.舍格伦综合征E.涎腺结石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36岁,近1个月发现右侧腭部肿块,偶有疼痛。软硬腭交界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

    [单选题,A2型题] 患者男,36岁,近1个月发现右侧腭部肿块,偶有疼痛。软硬腭交界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黏膜表面形成火山口样溃疡,溃疡直达骨面。溃疡中心可见坏死。应诊断为()。A . 急性涎腺炎B . 慢性涎腺炎C .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D . 舍格伦综合征E . 涎腺结石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70岁,腭部血疱2天。检查:软硬腭交界处黏膜见一血疱,直径2cm。发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腭部血疱2天。检查:软硬腭交界处黏膜见一血疱,直径2cm。发病前患者因进烫食而有烫伤史。最可能的诊断是A.创伤性血疱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D.天疱疮E.血友病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40岁,发现腭部肿胀并破溃2个多月,查软硬腭交界处见一深在溃疡,可探至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发现腭部肿胀并破溃2个多月,查软硬腭交界处见一深在溃疡,可探至骨面,直径1.3cm,形状不规则,界限尚清晰,溃疡边缘隆起。活检示组织坏死,唾液腺导管和腺泡上皮有鳞状化生。拟诊A.腭部鳞癌B.口腔结核C.坏死性唾液腺化生D.腭部腺癌E.腺周口疮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40岁,发现腭部肿胀并破溃2个多月,查软硬腭交界处见一深在溃疡,可探至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男,40岁,发现腭部肿胀并破溃2个多月,查软硬腭交界处见一深在溃疡,可探至骨面,直径1.3cm,形状不规则,界限尚清晰,溃疡边缘隆起。活检示组织坏死,唾液腺导管和腺泡上皮有鳞状化生。拟诊()A . 腭部鳞癌B . 口腔结核C .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D . 腭部腺癌E . 腺周口疮

  • 查看答案
  • 男,40岁,发现腭部肿胀并破溃2个多月,查软硬腭交界处见一深在溃疡,可探至骨面,

    [单选题]男,40岁,发现腭部肿胀并破溃2个多月,查软硬腭交界处见一深在溃疡,可探至骨面,直径1.3cm,形状不规则,界限尚清晰,溃疡边缘隆起。活检示组织坏死,唾液腺导管和腺泡上皮有鳞状化生。拟诊()A . 腭部鳞癌B . 口腔结核C .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D . 腭部腺癌E . 腺周口疮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58岁,腭部肿物2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软硬腭交界处有一结节状肿物,表面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58岁,腭部肿物2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软硬腭交界处有一结节状肿物,表面光滑,肉眼观察肿物有薄厚不一的包膜,不完整。切面大部实性,黄白色,局部可见针尖大小囊腔,偶见半透明状区域。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导管状结构及上皮细胞片块,并见黏液软骨样区。其组织来源为()A .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B . 腺泡C . 排泄管D . 纹管E . 口腔黏膜基底细胞

  • 查看答案
  • 软硬腭交界处稍后方,腭部黏液腺导管的开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