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2岁,因发热4天后皮肤巩膜黄染7天,于5月15日入院。
患者于5月4日受凉后发热,体温39℃左右,伴有头痛,咽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曾诊断为“上感及胃病”,给以银翘片及雷尼替丁治疗,4天后热退,精神食欲稍好转,但旁人发现其皮肤黄染,病后大便稀,呈黄色,病后尿呈黄色,渐变为浓茶样,量中等,无皮肤瘙痒及咳嗽等症状,无出血倾向。
既往体健,其母HBsAg(+),无长期药史,未到过湖区,同学中有类似患者多人。
查体: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发育营养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肝掌及蜘蛛痣,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颈软,心肺正常,腹软,肝在肋下1.5cm,质软,压痛,表面光滑,脾可及0.5cm,质软,压痛,胆囊区无压痛,肾区无叩痛,膝反射存在,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4g/L,白细胞5.8×10/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8;尿常规:尿蛋白(-),镜检正常,胆红素(+),尿胆原(+);大便常规正常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4岁,高热、流涕、咳嗽4天,于2008年4月7日入院。入院1天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示双肺透亮度降低,经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不见缓解,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胸部X线片示双肺呈白肺,R35次/分,血气分析(FiO29%)示pH7.35,PaO56mmHg,PaCO36mmHg病原治疗主要选用()A .红霉素B . 碳青霉烯类C . 克林霉素D . 更昔洛韦E . 万古霉素
[案例分析题] 男,27岁,因发热5天,气促1天,于2004年8月20日凌晨入院。患者8月15日起无明显诱因感畏寒、发热、体温达39℃,伴头痛、乏力等,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感冒”,给予退热等处理病情无好转,8月19日出现咳嗽、咳痰,且痰中有少量血丝,再次就诊于卫生所,给予青霉素160万U肌注,2h后病情加重,体温升高达40℃,伴明显畏寒、寒战,并感气促,痰中血量增多。即来我院就诊入院。半月前,患者在当地农村参加田间劳动。查体:体温39.9℃,脉搏134次/分,呼吸42次/分,血压7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男性,24岁,高热、流涕、咳嗽4天,于2001年4月7日入院。入院1天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示双肺透亮度降低,经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不见缓解,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胸部X线片示双肺呈白肺,R35次/min,血气分析(FiO229%)示pH值7.35,PaO256mmHg,PaCO236mmHg。该患者可能的病原为()A .支原体B . 军团菌C . 病毒D . 葡萄球菌E . 厌氧菌
[单选题]男,5岁,发热、头痛、嗜睡4天于7月20日入院。血常规:WBC15×109/L,N0.85,L0.15。脑脊液:细胞总数100×106/L,中性粒细胞0.70,蛋白质0.6g/L,糖3mmol/L,氯化物198mmol/L。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 . 化脓性脑膜炎C . 乙脑D . 脑型疟疾E . 结核性脑膜炎
[单选题,A1型题] 4岁儿童,发热、头痛、嗜睡4天,于7月22日就诊。血象:WBC15×109/L,N0.85%,L0.15%。脑脊液:细胞总数100×106/L,多核细胞占70%,蛋白质0.6g/L,糖3mmol/L,氯化物12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 . 化脓性脑膜炎C . 流行性乙型脑炎D . 结核性脑膜炎E . 脑型疟疾
[单选题]患者叶某,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烦躁不安1天于2月12日入院,体检:体温39.5℃,脉搏123次/分,烦躁,颈抵抗,腹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克氏征(+),布氏征(-)。外周血象:WBC15×109/L,N0.89,脑脊液:压力22mmHg,细胞数2000×106/L,N0.95,蛋白质1.5g/L,糖1.4mmol/L,氯化物90mmol/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 . 核性脑膜炎B . 流行性乙型脑炎C . 毒性脑膜炎D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 . 球菌脑膜炎
[单选题]患者,王某,女,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烦躁不安1天,于2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3℃,脉搏123次/分,烦躁,颈抵抗,腹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克氏征(+),布氏征(-)。外周血象:WBC 17×109/L,N 0.89,脑脊液:压力312mmH2O,细胞数2.4×1012/L,N 0.95,蛋白质1.65g/L,糖1.5mmol/L,氯化物89mmol/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 . 结核性脑膜炎B . 流行性乙型脑炎C . 病毒性脑膜炎D . 流行性脑脊髓膜
[案例分析题] 男,38岁,发热4天,无尿1天,于3月16日入院。患者于3月12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39℃,伴头痛、全身不适,咽喉痛,经青霉素及退热药治疗,病情无好转,15日晨上厕所时昏倒,即送当地县医院,当时BP60/40mmHg,WBC19.0×109/L,N0.87,L0.13,拟诊为“败血症”,给予青霉素及卡那霉素并用升压药后血压回升,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未解出小便,以“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转来我院治疗。
[单选题]男性患者,35岁,农民,因畏寒、发热、全身酸痛6天,尿黄2天于7月28日入院,体温39oC,巩膜黄染,球结膜充血,ALTl80IU/L,TBIL58#mol/L,尿蛋白(++),RBC4~5/HP,WBCl0~12/HP,确诊本病人的诊断依据是( )A.肝炎病毒指标检测B.出血热病毒抗体检测C.肾功能检查D.钩端螺旋体血清凝集试验E.肥达、外斐反应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25岁,主因高热、乏力、头痛4天于8月15日入院,查体面潮红,皮肤可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血WBC3.5乘以十的九次方。半月前从海南打工回家。为明确诊断可进行的实验室检查()A .血培养B .外斐反应C .检测出血热IgM抗体D . D.血涂片E .检测登革热IgM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