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第 75 题 关于受贿罪及与相关犯罪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三找到建委主任甲,希望甲能在某工程的招投标事项上提供便利,并送给甲5万元好处费。甲答应帮忙,但后因事没办成,甲及时将5万元上交。甲不是受贿

B.李四找到税务局长乙,希望乙能在税收方面给予照顾,并留给乙2万元。乙对于李四的请求搪塞了一下,在李四走后,立即将2万元上交。乙不是受贿

C.王某是工商所长丙的妻子,王某多次以通过丙的职务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名,欺诈对方,骗取财物,对王某应以诈骗罪论处

D.赵某是某市税务稽查人员,其发现一个体饭店老板秦某有偷漏税的行为,即乘机向秦某索取1万元,以便私了,并表示如不愿私了,等待秦某的将是数万元的重罚,秦某被迫交出1万元了事。赵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多选题]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系地税局局长,1993年向王某借款3万元。1994年王某所办企业希望免税,得到甲的批准,王某当时就对甲说

  •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多选题]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系地税局局长,1993年向王某借款3万元。1994年王某所办企业希望免税,得到甲的批准,王某当时就对甲说

  •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甲系地税局长,1993年向王某借钱3万元,1994年王某所办企业希望免税,得到甲的批准,王当时就对甲说“上次借给你的钱就不用还了,算我给你的感谢费”。但甲始终不置可否。2003年5月甲因其他罪被抓获时,主动交代了借钱,不还的事实。甲不构成受贿罪B.乙的妻子在乡村小学教书,乙试图通过关系将其妻调往县城,就请县公安局长胡某给教育局长黄某打招呼,果然事成。事后,乙给胡某2万元钱,胡将其中1万元给黄某,剩余部分自己收下。本案中,黄某构成受贿罪,胡某构成介绍贿

  • 查看答案
  • 试述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限。

    [主观题]试述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限。

  • 查看答案
  • 单位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为()

    [多选题] 单位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为()A . 国家机关B .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C .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D . 人民团体E .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

  • 查看答案
  • 关于受贿相关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多选题]关于受贿相关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知道交通局长张某吸毒,以提供冰毒为条件请其关照其道路维护工程,张某同意。甲中标后,送给张某

  • 查看答案
  • 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异同点?

    [主观题]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异同点?

  • 查看答案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区别的关键是()。

    [单选题]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区别的关键是()。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 查看答案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

    [单选题]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工作人员B.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C.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D.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受贿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正确的是:()

    [多选题] 下列关于受贿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正确的是:()A . 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的行为。只要具有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就具备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条件B . 行为人利用了本人职权或者地位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认定为是"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C .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包括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也包括利用职务上有隶属、制约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D .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

  • 查看答案
  • 关于受贿罪及与相关犯罪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