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麻疹疫苗
B . 丙种球蛋白
C . 干扰素
D . 青霉素
E . 类毒素
[单选题]某幼儿园2岁女孩,突然因高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继而出现全身红色皮疹而入院。印象诊断是麻疹。试问对接触过的幼儿应注射()A . 麻疹疫苗B . 丙种球蛋白C . 干扰素D . 青霉素E . 类毒素
[单选题]男性,18岁,起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继而双下肢出现红色针尖状出血性皮疹。约1个月以后出现蛋白尿(++++),符合肾病综合征诸项表现肾活检显示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伴IgA为主的沉积物。本例应诊断为:()A . 紫癜性肾炎B . IgA肾病C . 系膜增生性肾炎D . sjgren综合征E . 多动脉炎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20岁,因"全身皮疹伴表皮破溃2天"就诊。患者1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多次给予多种抗生素及退热药物,2天前躯干部出现红色点状皮疹,迅速增多、增大,伴大小不等水疱、破溃。查体:T37.6℃,口腔黏膜轻度糜烂,躯干、四肢弥漫性暗红色斑片,伴大小不等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部分水疱破溃见表浅糜烂面,水疱及破溃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40%。治疗原则首先考虑()A .局部清创处理B .糖皮质激素C .停用可疑致敏药物D . D.抗生素E .抗感染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女性,20岁。因"全身皮疹伴表皮破溃2天"就诊。患者1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多次给予多种抗生素及退热药物,2天前躯干部出现红色点状皮疹,迅速增多、增大,伴大小不等水疱、破溃。查体:T37.6℃,口腔黏膜轻度糜烂,躯干、四肢弥漫性暗红色斑片,伴大小不等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部分水疱破溃见表浅糜烂面,水疱及破溃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40%。治疗原则首先考虑()。A .局部清创处理B . 糖皮质激素C . 停用可疑致敏药物D . 抗生素E . 抗感染
[单选题]患者,女性,1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急诊入院,查体体温40.1℃,呼吸急促,面色潮红,正确的物理降温措施是A.嘱患者多饮水B.前额、头顶部置冰袋C.前额及足底冰敷D.腹部乙醇拭浴E.冰敷60分钟后测体温
[单选题]1998年贵州省某县陆续发生2起以发热、精神萎靡、皮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的疾病流行。疫情波及6个自然村,2 339人中发病116人,死亡5例。发病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19岁。0~7岁发病48例,10岁以上68例,男68例,女48例。苗族发病107例,布依族发病9例。体征检查部分患者费-柯斑阳性。此病流行最大可能的病原是A.溶血性链球菌B.甲型流感病毒C.风疹病毒D.麻疹病毒E.巨细胞病毒
[单选题]4岁女孩,5天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因腹痛2天,高热,体温39.5℃,呕吐3次赴急诊室就诊。查体:腹胀,双下腹部肌紧张及压痛,肠鸣音极弱。血白细胞1.8×10/L,中性粒细胞82%,腹平片未发现异常。进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是()。A . 腹部CTB . 腹腔穿刺C . 腹部B超D . 直肠指检E . 消化道钡剂造影
[单选题]患儿,男,7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7℃,突然出现全身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为防止患儿受伤,以下处理错误的是A.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B.床档处放置棉垫C.用纱布包裹压舌板D.强行牵拉患儿肢体E.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单选题]麻疹前驱期最有诊断价值的表现是( )A.皮肤红色斑丘疹B.上呼吸道卡他症状C.结膜炎D.麻疹黏膜斑E.高热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女性,31岁,农民。因高热、咳嗽、咳痰2周入院。院外曾经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先锋霉素治疗5天无效。起病以来,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夜间盗汗。体温39.5℃,呼吸19次/分,脉搏106次/分,血压120/70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发现。ESR86mm/h,PPD阴性。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76。血肥达反应阴性。X线胸片提示,两肺上、中、下广泛粟粒样病灶,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密度均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A .亚急性粟粒型肺结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