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九龙壁”、“九峰山”、“九曲桥”等景点均以数字“九”为首,“九”的文化含义是()。

[单选题]“九龙壁”、“九峰山”、“九曲桥”等景点均以数字“九”为首,“九”的文化含义是()。A.正、大、多、尊B.高、大、多、显C.大、高、忠、贵D.大、高、

  • 查看答案
  • 九山八海

    [名词解释] 九山八海

  • 查看答案
  • 《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

    [单选题]《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 . 中央集权B . 中正有序C . 敬天法祖D . 君权神授

  • 查看答案
  •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在题材上属于()。

    [单选题]《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在题材上属于()。A.游记B.诗歌C.小品D.杂记

  • 查看答案
  • 九世同堂图

    [主观题]九世同堂图

  • 查看答案
  • 九州

    [名词解释] 九州

  • 查看答案
  • 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主观题]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 查看答案
  • 乾隆时的《陶冶图说》中记载:“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

    [单选题]乾隆时的《陶冶图说》中记载:“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这表明()。A . 清代开始景德镇具有瓷都的地位B . 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C . 手工业发展提高了富商地位D . 清代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

  • 查看答案
  • 浙江省山多平原少,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主观题]浙江省山多平原少,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 查看答案
  • 浙江省山多平原少,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判断题] 浙江省山多平原少,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A . 正确B . 错误

  • 查看答案
  •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