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术后第5天胃镜检查:胃幽门(胃窦、体交界处)处2cm×1.5cm不规则形溃疡,取溃疡处脱落细胞涂片,并行活检。3天后病理诊断示:印戒细胞癌;免疫组化:CK+,CEA+,CD68一,CD34一,Ki-67+(不定);脱落细胞分析:未查到癌细胞。下一步处理恰当的是

A.转胃肠外科

B.转肿瘤化疗科

C.请胃肠外科会诊

D.请肿瘤化疗科会诊

E.尽快行胃癌根治术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胃角的位置是A、大弯与小弯交界处B、胃体与胃窦的交界处C、贲门与胃底的交界处D、

[单选题]胃角的位置是A.大弯与小弯交界处B.胃体与胃窦的交界处C.贲门与胃底的交界处D.胃与十二指肠交界处E.胃前壁与后壁交界处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5cm×1.0cm浅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

    [单选题]患者男,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5cm×1.0cm浅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为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两个淋巴结转移。其组织病理学分期是A.中期胃癌B.早期胃癌C.小胃癌D.进展期胃癌E.晚期胃癌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70岁,腭部血疱2天。检查:软硬腭交界处黏膜见一血疱,直径2cm。发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腭部血疱2天。检查:软硬腭交界处黏膜见一血疱,直径2cm。发病前患者因进烫食而有烫伤史。最可能的诊断是A.创伤性血疱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D.天疱疮E.血友病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37岁。肛门口可见一黑色浅溃疡,大小2cm×2cm×1.5cm,边缘不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7岁。肛门口可见一黑色浅溃疡,大小2cm×2cm×1.5cm,边缘不整齐。该肿瘤细胞表达的较特异性的抗体是()A .VimentinB . S-100C . CEAD . HMB45E . EMA

  • 查看答案
  • 临床上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和胃体黏膜交界处、小弯胃角附近的胃窦一侧的可能原因下列错误

    [单选题]临床上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和胃体黏膜交界处、小弯胃角附近的胃窦一侧的可能原因下列错误的是A.溃疡易发生在小弯侧的机制较明确,而交界处机制不清B.交界处胃窦黏膜较脆弱C.交界处直接溶于相邻胃体腺分泌的胃酸中D.小弯侧部位黏膜下层的血管网相对欠丰富E.小弯侧部位斜肌特别发达,收缩时易导致血管闭塞引起黏膜缺血性损伤

  • 查看答案
  • 临床上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和胃体黏膜交界处、小弯胃角附近的胃窦一侧的可能原因下列错误

    [单选题]临床上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和胃体黏膜交界处、小弯胃角附近的胃窦一侧的可能原因下列错误的是()A . 溃疡易发生在小弯侧的机制较明确,而交界处机制不清B . 交界处胃窦黏膜较脆弱C . 交界处直接溶于相邻胃体腺分泌的胃酸中D . 小弯侧部位黏膜下层的血管网相对欠丰富E . 小弯侧部位斜肌特别发达,收缩时易导致血管闭塞引起黏膜缺血性损伤

  • 查看答案
  • 颞下颌关节的体表投影相当于A、耳屏上1.5cm处B、耳屏前1.5cm处C、耳屏前

    [单选题]颞下颌关节的体表投影相当于A.耳屏上1.5cm处B.耳屏前1.5cm处C.耳屏前1.0cm处D.耳屏下1.5cm处E.耳屏下1.0cm处

  • 查看答案
  • 胃角溃疡,大小约1.5cm×1.5cm,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首选治疗方案是A、免

    [单选题]胃角溃疡,大小约1.5cm×1.5cm,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首选治疗方案是A.免疫治疗B.手术治疗C.内镜下切除D.动脉栓塞E.放疗+化疗

  • 查看答案
  • 男性,50岁。胃镜示胃窦部2cm溃疡,内科治疗5周无效应行

    [单选题]男性,50岁。胃镜示胃窦部2cm溃疡,内科治疗5周无效应行A.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B.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C.胃根治性切除术D.胃空肠吻合术E.迷走神经干

  • 查看答案
  • 男性,50岁。胃镜示胃窦部2cm溃疡,内科治疗5周无效应行()。

    [单选题]男性,50岁。胃镜示胃窦部2cm溃疡,内科治疗5周无效应行()。A . 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B .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C . 胃根治性切除术D . 胃空肠吻合术E . 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 查看答案
  • 术后第5天胃镜检查:胃幽门(胃窦、体交界处)处2cm×1.5cm不规则形溃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