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写道:“三代已还,一坏于秦之焚书,再坏于魏晋之清淡,三坏于宋明之性命,至诋工艺之末为卑无足道,而古人之实学益荒矣。”问:以下哪项,属于“宋明之性命”()

A.佛学

B.理学

C.医学

D.经学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写道:“三代已还,一坏于秦之焚书,再坏于魏晋之清淡,三坏于

[单选题]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写道:“三代已还,一坏于秦之焚书,再坏于魏晋之清淡,三坏于宋明之性命,至诋工艺之末为卑无足道,而古人之实学益荒矣。”问:以下哪项,属于“宋明之性命”()A . 佛学B . 理学C . 医学D . 经学

  • 查看答案
  • 黄遵宪于()年写作的《日本国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

    [单选题]黄遵宪于()年写作的《日本国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A . 1887B . 1902C . 1905D . 1900

  • 查看答案
  • 翻译: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

    [问答题] 翻译: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 查看答案
  • 黄遵宪《日本国志》该书较好地采用了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二是史表,三是史评。该

    [主观题]黄遵宪《日本国志》该书较好地采用了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二是史表,三是史评。该书中的十二种志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该书的这一特点,曾使清朝大臣、洋务派首领们赞不绝口。

  • 查看答案
  • 黄遵宪《日本国志》该书较好地采用了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二是史表,三是史评。该

    [填空题] 黄遵宪《日本国志》该书较好地采用了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二是史表,三是史评。该书中的十二种志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该书的这一特点,曾使清朝大臣、洋务派首领们赞不绝口。

  • 查看答案
  • 日本国歌《君之代》歌词最早出处是?()

    [单选题]日本国歌《君之代》歌词最早出处是?()A . 《伊曽保物語》B . 《和汉朗咏集》C . 《古今和歌集》D . 《后撰和歌集》

  • 查看答案
  • 在“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中,“坏府”之义为()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在“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中,“坏府”之义为()A . 六腑败坏B . 脏气败坏C . 肠胃败坏D . 中气衰竭

  • 查看答案
  •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

    [单选题]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尔。”这说明()A .三代时期儒法并重B .夏商周采用“刑主德辅”的法律思想C .秦朝抛弃了以吏为师的做法D . D.法律是夏商周秦相沿的统治工具

  • 查看答案
  • 翻译: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问答题] 翻译: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 查看答案
  • 黄遵宪于()年写作的《日本图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

    [单选题]黄遵宪于()年写作的《日本图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A . 1887B . 1900C . 1902D . 1905

  • 查看答案
  •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写道:“三代已还,一坏于秦之焚书,再坏于魏晋之清淡,三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