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李某,男,29岁,失业。李某于1993年7月,伪造了假身份证,并持伪造的身份证在中国银行某分行骗取信用卡,持该信用卡在中国银行各地分行透支取款多次,骗得现金5万元。

(问题)李某的行为应认定是什么犯罪,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李某,男,29岁,失业。李某于1993年7月,伪造了假身份证,并持伪造的身份证在

[案例分析题] 李某,男,29岁,失业。李某于1993年7月,伪造了假身份证,并持伪造的身份证在中国银行某分行骗取信用卡,持该信用卡在中国银行各地分行透支取款多次,骗得现金5万元。【问题】李某的行为应认定是什么犯罪,并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
  • 案例分析:李某长期在甲市行人较多的马路边询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然后将需要身份证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资料送交何某伪造。何某伪造后,李某再交给购买者。在此期间,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

    [问答题]案例分析:李某长期在甲市行人较多的马路边询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然后将需要身份证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资料送交何某伪造。何某伪造后,李某再交给购买者。在此

  • 查看答案
  • 甲明知乙犯了杀人罪,不仅没向公安机关报案,反而为乙伪造了假身份证,让乙持假身份证

    [单选题]甲明知乙犯了杀人罪,不仅没向公安机关报案,反而为乙伪造了假身份证,让乙持假身份证逃走。甲的行为构成()。A . 包庇罪B . 窝藏罪C . 伪造身份证件罪D . 伪造身份证件罪和包庇罪

  • 查看答案
  • 甲明知乙犯了杀人罪,不仅没向公安机关报案,反而为乙伪造了假身份证,让乙持假身份证逃走。甲的行为构成()。

    [单选题]甲明知乙犯了杀人罪,不仅没向公安机关报案,反而为乙伪造了假身份证,让乙持假身份证逃走。甲的行为构成()。A.包庇罪B.窝藏罪C.伪造身份证件罪D.伪造

  • 查看答案
  • 甲明知乙犯了杀人罪,不仅没向公安机关报案,反而为乙伪造了假身份证,让乙持假身份证逃走。甲的行为构成()。

    [单选题]甲明知乙犯了杀人罪,不仅没向公安机关报案,反而为乙伪造了假身份证,让乙持假身份证逃走。甲的行为构成()。A.包庇罪B.窝藏罪C.伪造身份证件罪D.伪造

  • 查看答案
  • 黄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先后在多家银行开户申请了借记卡

    [单选题]第 24 题 黄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先后在多家银行开户申请了借记卡。随后,购得伪造的人民币,使用借记卡先后将7.4万元假币存入银行的自动存款机,随后又从取款机内取出6.5万元真钞。黄某的行为应定:(  )A.购买假币罪B.使用假币罪C.诈骗罪D.盗窃罪

  • 查看答案
  • 持票人以伪造的身份证提示付款,商业银行未审查出系伪造身份证,不构成重大过失付款。

    [判断题] 持票人以伪造的身份证提示付款,商业银行未审查出系伪造身份证,不构成重大过失付款。181、A . 正确B . 错误

  • 查看答案
  • 李某为实施某方面诈骗活动,伪造了身份证、工作证、某单位的授权委托书、印章及其他有

    [单选题]李某为实施某方面诈骗活动,伪造了身份证、工作证、某单位的授权委托书、印章及其他有关的公文,但在行骗过程中被人识破了真相,导致诈骗失败,而对于李某的行为我们应()。A.认定为已经构成诈骗罪(未遂)与伪造公文罪,实行数罪并罚B.认定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未遂)与伪造公文罪,两罪构成牵连犯,以一重罪论处,应定诈骗罪(未遂)C.认定为只构成了诈骗罪(未遂),伪造公文的行为被诈骗犯罪所吸收D.认定为构成伪造公文罪,因为李某的诈骗行为并没有既遂

  • 查看答案
  • 甲因参与赌博活动被公安机关发现,为逃避处罚,伪造了一张居民身份证,并以此虚假身份证购买火车票逃往外地,在火车站查验身份证时被民警发现。甲伪造并使用虚假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单选题]甲因参与赌博活动被公安机关发现,为逃避处罚,伪造了一张居民身份证,并以此虚假身份证购买火车票逃往外地,在火车站查验身份证时被民警发现。甲伪造并使用虚假

  • 查看答案
  •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情节严重的是( )

    [单选题]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情节严重的是( )

  • 查看答案
  • 李某,男,29岁,失业。李某于1993年7月,伪造了假身份证,并持伪造的身份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