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男性患者,76岁,上颌余,下颌余,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的措施是

A.用咬蜡的方法记录余留牙的咬合关系

B.用蜡堤记录垂直距离

C.用蜡堤记录正中关系

D.用蜡堤记录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

E.直接用模型咬合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某患者上颌余16、17,下颌余36、37、41。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颌关系,应

[单选题]某患者上颌余16、17,下颌余36、37、41。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颌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A.用咬蜡的方法记录余留牙的咬合关系B.用蜡堤记录垂直距离C.用蜡堤记录正中关系D.用蜡堤记录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E.直接用模型咬合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

  • 查看答案
  • 缺失时,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

    [单选题]缺失时,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A . 用咬蜡的方法记录余留牙的咬合关系B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C . 用托记录正中关系D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及正中关系E . 利用模型直接建立咬合关系

  • 查看答案
  • 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

    [单选题]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A . 用咬蜡的方法记录余留牙的咬合关系B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C . 用托记录正中关系D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E . 利用模型直接建立关系

  • 查看答案
  • 缺失时,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

    [单选题]缺失时,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A . ['['用咬蜡的方法记录余留牙的咬合关系B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C . 用托记录正中关系D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及正中关系E . 利用模型直接建立咬合关系

  • 查看答案
  • 缺失时,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

    [单选题]缺失时,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A . ['['用咬蜡的方法记录余留牙的咬合关系B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C . 用托记录正中关系D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及正中关系E . 利用模型直接建立咬合关系

  • 查看答案
  • 缺失时,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

    [单选题]缺失时,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哪种方法()A . ['['用咬蜡的方法记录余留牙的咬合关系B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C . 用托记录正中关系D . 用托记录垂直距离及正中关系E . 利用模型直接建立咬合关系

  • 查看答案
  • 某患者,上颌6|缺失,上颌7|近中倾斜移位,余牙正常。其固定义齿设计应采用A、特

    [单选题]某患者,上颌6|缺失,上颌7|近中倾斜移位,余牙正常。其固定义齿设计应采用A.特殊固定桥B.复合固定桥C.半固定桥D.单端固定桥E.双端固定桥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22岁。缺失,唇侧牙槽骨丰满,余无异常,在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时,模型应

    [单选题]患者,男性,22岁。缺失,唇侧牙槽骨丰满,余无异常,在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时,模型应做的倾斜方向是A.向前B.向后C.向左D.向右E.不做倾斜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22岁。缺失,唇侧牙槽骨丰满,余无异常,在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时,模型应

    [单选题]患者,男性,22岁。缺失,唇侧牙槽骨丰满,余无异常,在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时,模型应做的倾斜方向是()A . 向前B . 向后C . 向左D . 向右E . 不做倾斜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76岁,牙列缺失,要求修复,检查:见患者上颌弓小,下颌弓大,明显反颌,

    [单选题]患者男性,76岁,牙列缺失,要求修复,检查:见患者上颌弓小,下颌弓大,明显反颌,造成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 . 上颌骨吸收,下颌骨增生B . 上颌骨向下向外方向吸收C . 下颌骨向上向内方向吸收D . 上颌骨向上向内方向吸收,下颌骨向下向外方向吸收E . 上下颌骨都向内向下方向吸收

  • 查看答案
  • 某男性患者,76岁,上颌余,下颌余,为了在模型上建立正确的关系,应采用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