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斩崔宁》是宋代话本小说,明代冯梦龙把它收入《醒世恒言》 ,改名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本篇情节离奇,纯是以世相的偶然性构成,“戏言成巧祸”确是最为准确的概括。事情起于微末:刘贵家道衰落,得丈人资助十五贯钱开店,回得家门,乘着酒意戏言这是典卖小娘子的身价。这一戏言本也无伤大雅,刘贵只是吓她一吓,想不到小小的起因却酿成大祸,断送了三条人命,共间因果关系大小实在不相称,可结果却依然是如期而至,这全在于起因与结果之间的一连串巧合。小娘子听说自己无端被卖,连夜出走, 离家时只是把门拽上,这给贼人入门提供了方便,当夜也恰好有贼入门偷窃,不料惊醒刘贵,贼人操斧劈死了他。小娘子次晨回娘家讨主意,半路上遇见崔宁,崔宁身上恰巧带有卖丝所得的十五贯钱。两人被告到官府,恰巧遇上糊涂府尹,只认十五贯钱是丈人给女婿的事实,不问十五贯钱是典卖小娘子的身价的可能性,只认妇人家黑夜行走,且与一男子同行,这男子身上又正好带有十五贯钱,便断定是与奸夫合谋,谋财害命的逻辑,不勘察现场,不查验死者,不问其他情由,严刑逼供,轻率断案,断送两条无辜的生命。三样巧合,缺一就难成奇祸。事情的发展本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作者却把无以尽数的可能性进行选择,使三样巧合聚拢,让人感慨命运弄人。虽说“无巧不成书”,但一味求巧却也非为文之道,巧合的生成要合情合理,巧合才成艺术。刘贵在丈人家得钱十五贯,归途遇相识,进门讨教生意之事,相识见面,喝上一盅两盅,本是情理中事。酒醉回家,敲门半晌,小娘子才开门,于是心中不快,乘着酒醉与她开玩笑,也合自然。小娘子听说自己被卖,心急离家,自然难以顾及门未上栓。贼人入门,刘贵惊醒,十五贯钱关系到全家今后的生计,自然要拼抢回来,贼人行恶,砍杀刘贵,也是必然会发生之事。小娘子次晨上路,行走乏力,与人结伴,也属合乎情理。邻里捉得两人,交刘大娘子、刘贵丈人扭去见官,借此可以摆脱干系,正是普通小民的心态。问官糊涂,且崔宁身上又有十五贯钱,奸夫淫妇谋害亲夫,似是合理推断。虽说崔宁身上恰巧有十五贯钱,巧得离奇,却也并非是不可能之事。作者让一连串的巧合看起来顺理成章,与世风合在一起,紧紧网住笔下人物,使小说主人公不由自主,无可脱身。巧得自然便构成了一种强大的逻辑,“合理”地把两条无辜的生命推向死路。更巧的是刘大娘子后来被静山大王劫为压寨夫人,在劫得几笔大财、家里富裕的前提下,规劝静山大王改恶从善,竟把静山大王劝得回心转意,去城市租下一处房屋,开起了杂货店,干起正当的营生。巧的是这静山大王正是前文入门偷盗、劈死刘贵的贼人,那贼人改恶从善后,竟向刘大娘子忏悔若干年前盗窃杀人,并枉送两条人命的罪孽,结果把自己的头颅送上了刘贵、小娘子和崔宁的祭台。这巧合无论如何是巧得过分离奇了。作者为了实现这过分离奇的巧合,牺牲了刘大娘子这一形象, 把她写得如冷血动物一般。 父亲在眼面前活生生被杀,竟心生“脱空计”“拍手叫道:‘杀得好!’”诱得静山大王劫她做了压寨夫人。这使人联想起《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在全家人被梁山好汉杀绝之后,竟心甘情愿嫁给矮脚虎王英。作者追求如此离奇的巧合,无非是想表达因果报应的思想,以佛道幻想作为世俗道德的心理力量。实际上,删去后半部分,无论是以《错斩崔宁》为题,还是以《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为题,故事都已完整,无需再添蛇足。小说前半部分对封建官府的革菅人命作了深刻的揭露, 作者还抑制不住情绪,直接站出来加以批判说:“这段冤枉,细细可以推详出来,谁想问官糊涂,只图了事,不想捶楚之下,何求不得!”并告诫这些官吏:“做官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公平明允,道不得个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如此明言,可谓大胆,就此结住,作品更加鲜明有力,就艺术而言,应当如此,但叙事受作者世界观的限制,以此要求古人,或为过分。鉴赏集萃宋元话本的“巧”、“奇”作品,《错斩崔宁》带有典范性,因为它丝毫不涉神鬼怪异,与《碾 、玉观音》《志诚张主管》等异趣。(《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第 47 页,刘世德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无巧不成书”,也是话本小说最常见的一种叙事模式。它在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刺激读者亦惊亦喜的快感的同时, 透视了或隐喻着人心叵测的生存危机感和世事浮沉的命运播弄感。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以喜剧性的轻松描写悲剧性的沉重,是一种深知世故三昧的表现方式。(《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 265 页,杨义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错斩崔宁》等,取材多在近时,或采之他种说部,主在娱心,而杂以惩劝。(《中国小说史略》第 79 页,鲁迅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

简析《错斩崔宁》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错斩崔宁》作品选自( )

[单选题]《错斩崔宁》作品选自( )A.“三言”B.“二拍”C.《唐人传奇集》D.《太平广记》

  • 查看答案
  • 简述《错斩崔宁》的结构特色

    [问答题] 简述《错斩崔宁》的结构特色

  • 查看答案
  • 话本《错斩崔宁》故事情节的重要特色是运用了

    [单选题]话本《错斩崔宁》故事情节的重要特色是运用了A.悬念B.巧合C.铺叙D.旁自

  • 查看答案
  • 简析《玩偶之家》的思想意义。

    ①通过娜拉的反叛,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婚姻制度以及法律、宗教的不合理性; ②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自私和虚伪;③提出了妇女解放这个重大的社会。简析《玩偶之家》的思想意义。

  • 查看答案
  • 简析《罗兰之歌》的思想意义:

    [问答题] 简析《罗兰之歌》的思想意义:

  • 查看答案
  • 简析许地山《春桃》思想意义。

    [问答题] 简析许地山《春桃》思想意义。

  • 查看答案
  • 简析《变形记》的思想意义。

    ①小说的基本主题是人的异化,即人与现实.人与人以及人的自我本质的全面异化;②这些描写,确实给现代主义文学指引了痛苦。它使我们从反面窥测到了实现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激起了对人性彻底解放和充分展开的强烈愿望;③小说表现了作者的悲观主义情绪和虚无主义倾向。简析《变形记》的思想意义。

  • 查看答案
  • 简析《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问答题] 简析《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 查看答案
  • 简析肖红《呼兰河传》的思想意义。

    [问答题] 简析肖红《呼兰河传》的思想意义。

  • 查看答案
  • 简析《沉沦》的思想

    [问答题] 简析《沉沦》的思想

  • 查看答案
  • 简析《错斩崔宁》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