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高层建筑,当不考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应取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3 的倍数,但不应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当考虑扭转耦联时,对高层建筑,振型数应取9;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刚度突变较大,振型数应多取,如结构有转换层、顶部有小塔楼、多塔结构等,振型数应取12或更多,但不能多于房屋层数的3倍;只有当定义弹性楼板,且采用总刚分析,必要时,振型数才可以取的更多。《抗震规范》指出,合适的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SA
TWE
等电算程序已有这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输出这种参与质量的比值。有些设计人员不大重视电算程序使用手册的应用,选取振型数时比较随意,这是应当改进。此外,由耦联计算的地震剪力通常小于非耦联计算,仅当结构存在明显示扭转时才采用耦联计算,但在必要时应补充非耦联计算。 结构周期折减系数 框架结构及框架--抗震墙等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但对框架结构的计算周期不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得过大都是不妥当的。对框架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砌体填充墙较少或采用轻质砌块时,可取0.7~0.8;完全采用轻质墙体板材时,可取0.9。只有无墙的纯框架,计算周期才可以不折减。 框架梁、柱箍筋间距 《抗震规范》第6.3.3条及6.3.8条对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箍筋直径和最大箍筋间距做了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工程习惯上常取梁、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电算程序总信息中通常也内定梁、柱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加密区箍筋面积,由设计人员要据规范确定箍筋直径和肢数。 但是,在程序内定的条件下,当框架梁的跨中部位有次梁或有较大的其他集中荷载作用却仅配两肢箍筋时,多数情况下,非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200mm会使梁的非加密区配箍不足,因此建议程序内定梁箍筋改为取梁的非加密区间距200mm。这样,既可保证梁非加密区的抗剪承载力,又可适当增加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00mm)的抗剪能力,梁的强剪性能更能充分体现。当框架梁由于种种原因纵向钢筋超筋时,梁端适当加大抗剪承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有利。这也是为什么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2%时,规范规定梁的箍筋直径应比最小构造直径增大2mm的原因。 对于框架柱,当框架内定柱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00mm时,在某些情况下,亦可能因非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200mm引起配箍不足。因此,我们也建议程序内定柱的箍筋间距改为取柱的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200mm。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梁、柱箍筋非加密区配箍验算时可不考虑强剪弱弯的要求,即剪力设计值取加密区终点处外侧的组合剪力设计值,并且不乘以剪力增大系数。 当然,如果电算程序能同时给出梁、柱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则于设计者应更加方便了。

地震作用怎样计算? 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使用地震电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使用地震电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何谓过梁?过梁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何谓过梁?过梁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怎样做真空严密性试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怎样做真空严密性试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怎样启用卸料线?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怎样启用卸料线?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在确定室内计算参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在确定室内计算参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为计算机除尘清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为计算机除尘清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计算机硬盘的维护与保养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计算机硬盘的维护与保养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印刷设计稿的作用有哪些,从事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印刷设计稿的作用有哪些,从事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查看答案
  • 地震作用怎样计算? 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