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患者男性,32岁,乙状结肠镜检见直肠上段一个直径1.7cm的息肉。患者唇黏膜可见色素斑,其母亲也有类似口唇色素斑。该患者的大肠息肉最可能是

A.Peutz-Jeghers息肉

B.幼年性息肉

C.化生性息肉

D.结肠家族性腺瘤病

E.黏膜肥大性赘生物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患者男性,32岁,乙状结肠镜检见直肠上段一个直径7cm的息肉。患者唇黏膜可见色素斑,其母亲也有类似口唇色素斑。该患者的大肠息肉最可能是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乙状结肠镜检见直肠上段一个直径7cm的息肉。患者唇黏膜可见色素斑,其母亲也有类似口唇色素斑。该患者的大肠息肉最可能是A.Peutz-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32岁,乙状结肠镜检见直肠上段一个直径7cm的息肉。患者唇黏膜可见色素斑,其母亲也有类似口唇色素斑。该患者的大肠息肉最可能是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乙状结肠镜检见直肠上段一个直径7cm的息肉。患者唇黏膜可见色素斑,其母亲也有类似口唇色素斑。该患者的大肠息肉最可能是A.Peutz-

  • 查看答案
  • 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光束结肠镜检

    [单选题]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光束结肠镜检A.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B.引起直肠大出血C.交叉感染及癌细胞种植性转移D.引起直肠穿破E.引起内痔出血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34岁,反复腹泻3年,多次粪便培养阴性,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黏膜血管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男性,34岁,反复腹泻3年,多次粪便培养阴性,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黏膜血管纹理不清,黏膜细颗粒状,血红蛋白正常。下列哪项治疗最合适()A . 输血B . 禁食C . 激素D . 水杨酸制剂E . 营养支持

  • 查看答案
  • 男性,30岁,近5年腹泻,多次细菌培养阴性,结肠镜检查见直肠乙状结肠黏膜血管纹理

    [单选题]男性,30岁,近5年腹泻,多次细菌培养阴性,结肠镜检查见直肠乙状结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黏膜细颗粒状Hb110g/L,下面哪项治疗是适当的()A . 静脉高营养B . 禁食C . 输血D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E . 水杨酸制剂

  • 查看答案
  • 患者23岁,男性,久居北方未曾去过外地,偶尔粪便中带血,乙状结肠镜检查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见一个直径5cm的短蒂息肉状物。该肿物最不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单选题]患者23岁,男性,久居北方未曾去过外地,偶尔粪便中带血,乙状结肠镜检查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见一个直径5cm的短蒂息肉状物。该肿物最不可能的病理诊断

  • 查看答案
  • 患者23岁,男性,久居北方未曾去过外地,偶尔粪便中带血,乙状结肠镜检查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见一个直径5cm的短蒂息肉状物。该肿物最不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单选题]患者23岁,男性,久居北方未曾去过外地,偶尔粪便中带血,乙状结肠镜检查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见一个直径5cm的短蒂息肉状物。该肿物最不可能的病理诊断

  • 查看答案
  • 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入镜多长时可见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

    [单选题]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入镜多长时可见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A . 8cmB . 10cmC . 12cmD . 15cmE . 20cm

  • 查看答案
  • 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入镜多长时可见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

    [单选题]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入镜多长时可见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A.8cmB.10cmC.12cmD.15cmE.20cm

  • 查看答案
  • 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入镜多长时可见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

    [单选题]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入镜多长时可见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A.8cmB.10cmC.12cmD.15cmE.20cm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32岁,乙状结肠镜检见直肠上段一个直径1.7cm的息肉。患者唇黏膜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