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气象学上称作冷云催化。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碘化银粒子。1g 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在冷云中产生几万亿到上百万亿个冰晶。因此,用碘化银催化降雨不需飞机、设备简单、用量很少、费用低廉,可以大面积推广。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测出碘化银催化降雨不需飞机的原因是( )。

A.碘化银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

B.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形成碘化银粒子

C.冷云催化使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

D.微粒在冷云中会产生几万亿到上百万亿个冰晶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X线胶片中感光物质是哪一组物质A、溴化银B、氯化银C、溴化银£«碘化银D、碘化银

[单选题]X线胶片中感光物质是哪一组物质A.溴化银B.氯化银C.溴化银+碘化银D.碘化银E.氟化银

  • 查看答案
  • 碘化银作为冰核的缺点是()。

    [多选题] 碘化银作为冰核的缺点是()。A .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易于分解B .可以破坏表面结构C .从而性能下降D .有毒

  • 查看答案
  • 用干冰和用碘化银催化过冷云降水的成冰机制有何不同?

    [问答题] 用干冰和用碘化银催化过冷云降水的成冰机制有何不同?

  • 查看答案
  • 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单选题]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A .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B .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 .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D .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

  • 查看答案
  • 根据测量结果,碘化银成冰阈温大致为,吸附成核()。

    [单选题]根据测量结果,碘化银成冰阈温大致为,吸附成核()。A . -20~-19℃为B . -9~-8℃C . -16~-13℃D . -5~-3℃

  • 查看答案
  • 氯、溴、碘离子在稀硝酸溶液中,可被银离子沉淀,生成的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分别是

    [单选题]氯、溴、碘离子在稀硝酸溶液中,可被银离子沉淀,生成的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分别是()。A .白色,红色,黄色 B .黄色,淡黄色,白色 C .白色,淡黄色,黄色 D . D.红色,黄色,白色

  • 查看答案
  • 根据测量结果,碘化银成冰阈温大致为,吸附成核为()。

    [单选题]根据测量结果,碘化银成冰阈温大致为,吸附成核为()。A .-20~-19℃B .-9~-8℃C .-16~-13℃D .-5~-3℃

  • 查看答案
  •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其中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应

    [单选题,共用题干题]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其中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应用于感光材料,只有氟化银不能应用。传统X线胶片的感光物质是溴化银加上微量的碘化银,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物质仅为溴化银。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卤化银是以微晶体状态存在,卤化银的感光作用是以每个晶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颗粒的大小、分布会给影像效果带来影响:①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②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③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④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 碘化银的成冰机制尚不清楚,但是他们都是通过异质核化过程起成冰核作用的。

    [判断题] 碘化银的成冰机制尚不清楚,但是他们都是通过异质核化过程起成冰核作用的。A . 正确B . 错误

  • 查看答案
  •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已知氯化银Ksp=1.8×10-10,碘化银Krp

    [问答题]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已知氯化银Ksp=1.8×10-10,碘化银Krp=1.5×10-16,假如在CL-和L-含量相等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试问:哪种离子首先被沉淀出来?

  • 查看答案
  • 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气象学上称作冷云催化。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