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63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T9、T10椎体骨质破坏。纤维支气管镜于右上肺叶支气管处见新生物,活检示:低分化腺癌。骨ECT示:T9、T10、L1、右侧第5肋骨转移性病变。头颅MRI、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

若患者目前身体活动正常,那么应当接受的治疗不包括()。

A .镇痛治疗

B . 手术

C . 化疗

D . T9、T10椎体放疗

E . 双膦酸盐治疗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患者男,63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63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T9、T10椎体骨质破坏。纤维支气管镜于右上肺叶支气管处见新生物,活检示:低分化腺癌。骨ECT示:T9、T10、L1、右侧第5肋骨转移性病变。头颅MRI、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应该马上进行的后续治疗措施为()。A .分子靶向治疗B . 全身化疗C . 姑息性放疗辅助脱水治疗D . 口服替莫唑胺化疗E . 最佳支持对症治疗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63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63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T9、T10椎体骨质破坏。纤维支气管镜于右上肺叶支气管处见新生物,活检示:低分化腺癌。骨ECT示:T9、T10、L1、右侧第5肋骨转移性病变。头颅MRI、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患者在3个月后突发一侧肢体乏力状况,需要考虑进行的检查是()A .头颅MRI,以了解有无脑转移B . 脊髓MRI,以了解有无脊髓转移C . 腹部CT,以了解有无肝转移D . 血生化检查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63岁。因"胸背部疼痛3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

    [单选题,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63岁。因"胸背部疼痛3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T9、T10椎体骨质破坏。纤维支气管镜于右上肺叶支气管处见新生物,活检示:低分化腺癌。骨ECT示:T9、T10、L1、右侧第5肋骨转移性病变。头颅MRI、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若对T9、T10椎体进行放疗,那么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最短的照射剂量与剂量分割是()。A .DT40Gy/20FB . DT30Gy/10FC . DT20Gy/5FD . DT8Gy/lFE . DT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28岁,因“发热、胸闷1个月余,加重伴咯血1天”

    [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28岁,因“发热、胸闷1个月余,加重伴咯血1天”来诊。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10年,1周前曾于外院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症状一过性好转。发病以来无明显咳嗽、咳痰,最高体温38.5℃。查体:体温38.1℃,心率115次/分,血压92/60mmHg(1mmHg=0.133kPa),呼吸32次/分,储氧面罩吸氧10L/min,动脉血氧饱和度96%。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增粗,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抗生素治疗应经验性覆盖(提示患者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治

  • 查看答案
  • 男,25岁,因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加重3天入院。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腰痛,当地医院

    [多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男,25岁,因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加重3天入院。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腰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腰肌劳损",予理疗,症状稍缓解。发病后食欲较差,体重稍降低,时有午后低热,夜间出汗较多。查体:腰椎活动度受限,腰4、5棘突压痛,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右下腹饱满,肌稍紧张,轻压痛。

  • 查看答案
  • 男性,25岁。因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加重3天入院。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腰痛,当地医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男性,25岁。因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加重3天入院。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腰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腰肌劳损",予理疗,症状稍缓解。发病后食欲较差,体重减轻1.5kg。时有午后低热,夜间出汗较多。查体:腰椎活动度受限,腰棘突压痛,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右下腹饱满,肌稍紧张,轻压痛。根据以上病史和体征,初步诊断首先考虑()A .腹部肿瘤B . 慢性阑尾炎C . 腰椎结核D . 腰椎间盘突出症E . 腰肌劳损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72岁,因“间断上腹隐痛不适6个月,加重1个月”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因“间断上腹隐痛不适6个月,加重1个月”来诊。服用抑酸药后有所改善,无消瘦及贫血。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角切迹有2.5cm突出腔外的龛影。若C13呼气试验(+),则最佳处理是()A . PPI+果胶铋+阿莫西林治疗2周,然后PPI+果胶铋治疗1个月后复查胃镜B . PPI+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1周,然后PPI+果胶铋治疗1个月后复查胃镜C . PPI+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1周,然后PPI+果胶铋治疗2个月,1年后复查胃镜D . 组胺H2受体拮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34岁,因“右下肢肿胀、麻木、疼痛、乏力1个月”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4岁,因“右下肢肿胀、麻木、疼痛、乏力1个月”来诊。既往有外伤史。查体:右下肢局部皮肤颜色变深,可触及一搏动性肿物,并可闻及杂音。超声图像如下。动静脉瘘与动脉瘤的鉴别诊断依据不包括()。A .动脉造影动静脉瘘可见动静脉之间的异常通道B . 动静脉瘘的受累静脉扩张、血栓形成和血流动脉化C . 动脉瘤常表现为搏动性肿物,而动静脉瘘的搏动性可以不明显D . 动脉瘤不能在动静脉之间发现异常通道E . 动脉瘤导致心脏扩大

  • 查看答案
  • 7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余,伴双下肢疼痛8天”住院。体检

    [单选题,A4型题] 7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余,伴双下肢疼痛8天”住院。体检:体温39℃,面色苍白,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肝肋下4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Hb85g/L,WBC25×109/L,N14%,L80%,PLT45×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4%,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浆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15岁,因“发现阴囊肿物3个月余”来诊。查体:囊

    [单选题,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15岁,因“发现阴囊肿物3个月余”来诊。查体:囊肿呈实性结节状。初诊意见:间叶组织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肿瘤是()。A .纤维肉瘤B . 脂肪肉瘤C . 横纹肌肉瘤D . 血管肉瘤E . 平滑肌肉瘤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63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1天”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