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

Y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产品为其主营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2年末,除A原材料发生减值外,其他存货均未发生减值。该公司2012年12月31日部分账户余额资料如下:“原材科-A材料”账面余额为12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账面余额为12万元。

该公司2012年1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A . 该公司2012年1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B . (1)从甲公司购人生产用的A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货款已经支付。在购人材料过程中支付运费9万元(可按7%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A原材料已到达并验收入库。

C . (2)用A原材料对乙公司投资。该批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0万元,经协议,以作价60万元的A原材料换取乙公司8%的股权。Y公司取得乙股权后,对乙公司无重大影响,该股权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有关资产转让及产权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假设该批原材料的计税价格也为60万元。

D . (3)销售应税消费品B产品一批,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实际成本为1000万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购货方,货款尚未收到。该销售已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E . (4)本期建造一栋办公楼领用生产用A原材料60万元,其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10.2万元。该工程同时又领用本公司生产的应税消费品B产品,该产品实际成本75万元,计税价格92万元。

F . (5)本期从国外进口一批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商品准备在国内直接销售,商品价值100万,进口环节需要交纳消费税20万(假定不考虑增值税),采购的商品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税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G . (6)收回委托加工的C原材料一批并验收入库,C原材料是消费税的应税物品。该委托加工材料上月发出,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5.2万元。本期收回时以银行存款支付受托加工企业加工费2.8万元(不含增值税),同时支付增值税和其代收代交的消费税,但受托加工企业无法提供C原材料的同类消费品价格。收回委托加工的C原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B产品。

H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H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产品为其主营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

[不定项选择,共用题干题] H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产品为其主营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该公司2012年5月31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余额为16万元,该借方余额均可用下月的销项税额抵扣。6月份发生如下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1)购买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40万元,增值税额为40.8万元,公司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2)建造仓库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20万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额为20.

  • 查看答案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销售为其主营业务。原材料

    [不定项选择,共用题干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销售为其主营业务。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月初原材料的余额为3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月初余额为30万元(其中20万元为原材料计提的,10万元为库存商品计提的)。2012年12月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本月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500万元,增值税额为255万元,发票账单已经收到,计划成本为1400万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 查看答案
  • W有限责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产品为其主营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不定项选择,共用题干题] W有限责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产品为其主营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销售产品一批,开出普通发票,金额为140400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产品成本为80000元。(2)接受投资转入一批商品,该批商品计税价格为240000元(假定该价格是公允的),增值税额为40800元,未形成资本溢价。(3)领用本公司的产品一批用于生产设备(假定符合增值税抵扣条件)更新改造,该批产品成本为1440000元,不含税售价为1500000元。(4)将自己生

  • 查看答案
  •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营业税

    [试题]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营业税税率为5%,所得税税率为33%,存货收发采用实际成本核算。该企业2002年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货款已经支付,另购入材料过程中支付运费1万元(进项税额按7%的扣除率计算),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2)收购农业产品,实际支付的价款20万元,收购的农业产品已验收入库。(3)将一批材料用于工程项目,材料成本为10000元。(4)

  • 查看答案
  • 南海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的产品为应纳增值税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产

    [试题]南海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的产品为应纳增值税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销售价格中不含增值税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产品销售成本按经济业务逐笔结转。南海公司2009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向中华公司销售电子产品一批,销售价格20万元,产品成本12万元。产品已经发出,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2)委托环海公司销售电子产品一批,协议价格10万元,产品成本6万元。南海公司收到环海公司开来的销售清单,环海公司已将销售的该批电子产品售出80%。(3)收到环海公司按售价1

  • 查看答案
  • 富泰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l0%,营业

    [试题]富泰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l0%,营业税税率为5%,所得税税率为25%,存货收发采用实际成本核算。该企业2008年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货款已经支付,另购入材料过程中支付运费10000元(进项税额按7%的扣除率计算),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2)将一批材料用于工程项目,材料成本为10000元。(3)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工程物资一批,其价款为20万元,增值税为3.4

  • 查看答案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的产品为应纳增值税产品,增值税率为17%,产品销

    [试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的产品为应纳增值税产品,增值税率为17%,产品销售价格中不含增值税额。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产品销售成本按经济业务逐笔结转。甲公司2004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一批,销售价款20万元,产品成本12万元。产品已经发出,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甲公司在销售商品时,已知乙企业资金周转发生暂时困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同时也为了维持与乙企业长期以来建立的商业关系,甲企业还是将商品销售给了乙企业。(2)委托丙公司销售A产品一批,协议

  • 查看答案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产品销售

    [不定项选择,共用题干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产品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金额。销售产品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在确认收入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2012年度6月份,甲公司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1)6月5日向A公司销售应税消费品一批100000件,单价10元。为了鼓励多购商品,甲公司同意给予A公司10%的商业折扣,同时支付运费10000元。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是500000元,商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2)6月8日,在购买材料业务中,根据对方规定的现金折扣条

  • 查看答案
  •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

    [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材料的成本为200万元, 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成本为( )万元。A.290 B.300 C.320 D.335.3

  • 查看答案
  •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

    [主观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支付消费税为30万元。该批原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成本为(  )万元。A.270B.280C.300D.315.3

  • 查看答案
  • Y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产品为其主营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