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三)阅读牛汉《根》一诗,然后回答36~38小题。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

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

但是我坦然

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

我跟枝叶同样幸福,

沉甸甸的果实,

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

1973年

36. 这首诗表现了“根”哪三方面的特征?(4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牛汉《根》一诗,然后回答 30~32 小题。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

[主观题]阅读牛汉《根》一诗,然后回答 30~32 小题。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是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沉甸甸的果实,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1973年第 30 题 这首诗表现了“根”哪三方面的特征?(4分)

  • 查看答案
  • 阅读全诗,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

    [试题]阅读全诗,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闯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第 36 题 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

  • 查看答案
  • 2013年1月4日,被许多新人解读为“爱你一生一世”。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吉利数字

    [单选题]2013年1月4日,被许多新人解读为“爱你一生一世”。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吉利数字,不过是人们的臆造,而不吉利数字,也大多含有附会的成分。这表明()。A . 联系具有普遍性B . 联系是意识的产物C . 联系具有客观性D . 固有联系可以改变

  • 查看答案
  • 阅读课文《爱尔克的灯光》片段,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我匆匆地来,也将

    [主观题]阅读课文《爱尔克的灯光》片段,然后回答 36~38 小题。……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吼叫……驱散了我的离愁。……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了广大的世界中去!第 36 题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所展示的两

  • 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概括本片段的大

    [主观题]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第 36 题 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 查看答案
  • “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下列

    [单选题]“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下列哪种植物的?( )A.梅B.兰C.竹D.菊

  • 查看答案
  • 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片段,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

    [主观题]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片段,然后回答 36~38 小题。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第 36 题 “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 查看答案
  • 阅读朱自清《论气节》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原来气是动的,可

    [主观题]阅读朱自清《论气节》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入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第 36 题 这段话可分几层意思?它们的关系如何?(4分)

  • 查看答案
  • 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用兵制胜的要

    [主观题]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第 36 题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 查看答案
  •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

    [主观题]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第 36 题 学者们所说的“发祥”、“发达”、“中兴”时代,在鲁迅看来,其实质是什

  • 查看答案
  • (三)阅读牛汉《根》一诗,然后回答36~38小题。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