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没有按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专用防雷引下线”,且没有利用所有柱子作为防雷引下线,仅仅是利用部分柱子内的的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审查时如何定性?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第9款规定的人员密集

[问答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第9款规定的人员密集场所,在实际操作时很难把握,例如:一幢建筑物的一至三层为商业,四至十层为办公,属于综合楼,是否按人员密集场所考虑?是否能与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各类建筑物的面积、人数等有一个量化指标,以便更好地执行规范。

  • 查看答案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4.3.9.2-1条:高于60m

    [问答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4.3.9.2-1条:高于60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各表面上的尖角、墙角、边缘、设备及显著突出的物体,应按屋顶上的保护措施处理。是否按10m*10m或12m*8m的网格设计?在建筑物立面上明设避雷网格,必需与建筑专业配合并影响里面造型。

  • 查看答案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4.5.4条第3款规定,在配电箱

    [问答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4.5.4条第3款规定,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SPD,旧规范为宜,新规范要求更严格,那么,此类配电箱若为双电源进线,是否必须装设两台SPD?

  • 查看答案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4.4.3条为强制性条文,该条文

    [问答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4.4.3条为强制性条文,该条文规定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专设”即指专门敷设,区别于建筑物的金属体,请问具体怎么执行?是否可优先执行第4.4.5条和第5.3.8条的规定?

  • 查看答案
  • GB、-50057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采用的方法是:()

    [多选题] GB、-50057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采用的方法是:()A .保护角法B .圆锥法C .滚球法D .折线法E .避雷网格

  • 查看答案
  • 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定,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

    [填空题] 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定,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被雷击后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把需要采取防雷措施的建筑物分为()类,用滚球法计算其直击雷防护范围时,一、二、三类建筑物分别选择()米的滚球半径。

  • 查看答案
  •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规定,民用建筑

    [单选题]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规定,民用建筑物应划分为()防雷建筑物。A . 一类和二类B . 二类和三类C . 一类、二类、三类D .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 查看答案
  •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有关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设,其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单选题]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有关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设,其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 查看答案
  •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有关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设,其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m。

    [单选题]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有关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设,其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 查看答案
  •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有关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设,其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m。

    [单选题]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有关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设,其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 查看答案
  • 建筑物防雷设计没有按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专